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实施绿色食品品牌经营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绿色食品品牌经营战略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及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绿色食品开发与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大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 ;合理布局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 ;强化政府市场监督管理职能等建议 ,以确保绿色食品开发与品牌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如今绿色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但许多人对它的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其实,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自然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无公害、无污染绿色食品开始风靡西方发达国家。1993年,中国政府宣布加入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并将绿色工程开发纳入了21世纪发展计划。最近一些农区率先开发绿色食品,特别是远离工业城市的偏僻贫困山区也开始投入开发绿色食品,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不但增加了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而且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即是企业使用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权利.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是否具有资产的属性和特征,是否能够确认为无形资产,在制定农业会计准则时,这个问题不得不澄清.依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具体准则对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进行分析认为,建立在合约基础上的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符合无形资产确认的条件,应归属于特许权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是黑龙江省较早开发绿色食品的城市之一。几年来,按照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要求,我们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努力抢占农村经济发展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沈阳市现阶段要全面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还存在许多障碍因素。因此 ,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大力合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人所共同注目的问题,而处理好人与地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历史上,青海的先民们在开发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可为今后发展青海农业经济、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陕北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的条件并提出了开发绿色食品的对策。认为陕北土地广阔,具有优质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少污染,农业生物资源丰富,是开发绿色食品的理想地区,开发绿色食品前景广阔。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陕北老区的发展,只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认识开发绿色食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作物生产中科学施肥,严格生产标准,做好示范工作,抓好绿色食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环节,强化产品销售手段就可使开发绿色食品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绿色食品"是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可持续食品,代表着未来食品发展的方向.发展绿色食品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改善农业自然生态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应该是"清洁生产",推行清洁农业技术,是生产安全、卫生"绿色食品"的先决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行IS014000系列标准,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绿色食品消费状况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省消费者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绿色食品认知程度、绿色食品营销组合因素、绿色食品购买频率以及绿色食品标志、类型与价格对不同地区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加大绿色食品研究、开发与营销的力度,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志的认证和管理工作,规范绿色食品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1.
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进入加速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时期 ,党中央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推动西部地区加快现代化进程。我们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时机 ,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 ,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 ,制定盐池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分析该县农业资源现状的基础上 ,找出该县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扬长避短 ,提出以草业、牧业、温棚种植业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点 ,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兴农、生态建设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绿色消费,是近年社会上 的一个时尚话题,也是现代文 明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生活方 式和达到食品安全的关键所 在。所谓“绿色消费”,最为重要 的实质性内容是“绿色食品”。从有关资料得知,绿色食品的定义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它是在特定的技术标准下生长、生产、加工出来的。由此不难看出其标 准涵盖了从产地到环境质量、 生产过程直至产品包装,是一 个“从土壤到餐桌”的严格全程 质量和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加入世贸组织与重庆绿色食品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绿色食品市场准入制是WTO的一项重要工程。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 ,将成为 2 1世纪世界和中国农业生产的焦点。加入WTO ,中国绿色食品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重庆有着发展绿色食品的资源、环境、政策和科技优势 ,结合重庆特点 ,加快绿色食品适应新规则、新形势向深层次发展 ,对于推动重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开发绿色食品的个案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分析是直接涉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如何在现实中国国情条件下向生态农业转变的核心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绿色食品产业能带动区域农业、相关产业逐渐成为适应新经济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深度开发化和渐次高度化 ,使之形成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要依赖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其他制度的兼容程度 ,以此判断是否能促进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作为绿色食品产业微观经济主体的农户和龙头企业 ,其开发绿色食品的经济效益如何 ,直接影响该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及整个绿色食品产业化进程 ,从而影响到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与我国农业产业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利用资本市场的程度高。由于多种原因 ,我国农业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 ,制约着农业产业重组和传统农业的改造。从资本市场与农业发展的内在关系出发 ,对现阶段农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基本途径进行探讨 :农业经营观念的创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和投资中介组织的发展是加快农业利用资本市场 ,实现我国农业结构重组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开发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 ,2 1世纪的标准食品是绿色食品。生态农业是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色食品则是体现生态农业市场价值的金牌 ;同时就甘肃省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项战略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业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西部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过度开发 ,加之长期形成的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使西部地区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负反馈效应不断加剧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与实施中 ,西部农业要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进程” ,走现代化和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实现资源、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源环境一旦开发不当,必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应确立文化经济在发展新疆中的地位,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产业优势转换,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使新疆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新疆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效的转移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但由于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提高转移质量,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