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东伊斯兰文化中,都包含着构成民主观念的本质要素。这两种宗教强调的-神论信仰,都奠定了平等这个民主思想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同时,伊斯兰宗教强调的“协商”,“公议”、“尽力而为”等观念,都是培养公民社会和建立民主制度所必须的因素。近代以来,尽管民主在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伊斯兰文化中同样包含着民主的成分,更不能以伊斯兰文化缺乏民主因素作为西方国家改造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借口。  相似文献   

2.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社会。至此,伊斯兰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它还包含着一种社会秩序、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涵盖了比宗教更为广泛的内容。伊斯兰教很快结束了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阿拉伯民族以伊斯兰为中心的团结和统一。随后,伊斯兰又战胜了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征服了伊拉克、埃及、叙利亚和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地区。到阿拔斯朝前期,阿拉伯大帝国已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从阿姆河到尼罗河,从中国西部边界到大西洋,都统属于伊斯兰。而伊斯兰也不再是纯粹阿拉伯民族的宗教,其信徒遍及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埃及人、蒙古人和中国人;伊斯兰的文化基础较创教初期更加坚实,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灿夺目的瑰宝,在它的辐射下,华夏文明、欧洲文明在这一时期都迅速发展,并以“盛唐”和文艺复兴运动的辉煌载入史册。伊斯兰虽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就其本质而言,它最初是作为一种宗教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其影响力到倭马亚朝和阿拔斯朝时期达到顶峰。本文拟以中国和地中海地区为聚光点,探讨伊斯兰的传播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文明是在伊斯兰教基础上创造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它对穆斯林个体的身份认同、群体的社会生活、伊斯兰国家的政治体制、伊斯兰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深刻、巨大的影响力。伊斯兰文化的显著特征是统一性与多样性密切结合、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从文化、文明视角深化对伊斯兰宗教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全面客观和历史地认识人类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4.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兰的战斗经历如同其自身的发生与发展一样漫长.伊斯兰教从发端年代开始,便一直处于基督教西方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的压力之下.在未来,只要伊斯兰依旧存在,那么它必然表现出对外界尤其是西方挑战的生命力.伊斯兰与西方的文化抗争在当今世界,战斗与动荡的伊斯兰是若干国际难题的重要部分.不仅穆斯林、亚非地区,而且整个第三世界、整个非西方的不发达的南半球都面临着如何适应正在迅速蔓延全球的西方生活方式的问题.一位穆斯林宗教政治家直言不讳地表达了第三世界的激愤心情:“今天,在落后和权利被剥夺的情况下我们像一只跳蚤,怀着道德和精神上的种种顾虑,面对着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巨人.”非西方人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只能有三种可能的反应:效法西方,加入西方行列;置之不理,摒弃西方及其一切成就;最困难的是,在自己和西方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劫持民主”这一民主化前景影响了美国在中东推动民主的热情,这似乎印证了民主化问题上的“中东例外论”。然而,伊斯兰教与民主的关系并非结构性冲突,二者对立关系的成因是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相互建构的共有的敌对观念。政治伊斯兰的分野和转型使不同派别对于民主的态度出现分歧,美国对政治伊斯兰党派态度的转变也有利于其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宗教与伊斯兰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文明是在伊斯兰教基础上创造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它对穆斯林个体的身份认同、群体的社会生活、伊斯兰国家的政治体制、伊斯兰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深刻、巨大的影响力.伊斯兰文化的显著特征是统一性与多样性密切结合、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从文化、文明视角深化对伊斯兰宗教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全面客观和历史地认识人类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7.
"民族观念运动"是一场主要由土耳其前总理纳杰梅丁·埃尔巴坎领导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伊斯兰政党运动。伊斯兰政党的兴起除经济、社会、心理、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原因外,还与国家主动的吸纳战略有重要关联。作为一场持续40年的伊斯兰政治运动,"民族观念运动"的发展、高潮、危机和持续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化与世俗化的关系、宗教与民主的关系以及宗教复兴的复杂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土耳其再三改变自身的外交策略,从伊斯兰传统和奥斯曼帝国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共处的历史经验中汲取灵感,以包容的、超越对抗的观念来看待地区和全球性问题,通过经济整合、政治和文化对话及外交方式解决地区冲突,推动多元力量的和平共存。随着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大中东地区和平、民主、发展的任务艰巨,集团对抗性的地缘政治战略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土耳其再三改变自身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这个词从字面看,只是一个宗教词汇,但是对于学者来说,或是从现代史角度看,却包含着宗教和文明的双重意义。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伊斯兰这个词,即它起初是一种宗教名称,随后变成一个国家的名称,最后变成一种文化的名称。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西方在中东地区的推广民主运动及伊斯兰世界的应对是近期双方之间规模较大的一次互动。伊斯兰世界反西方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现实国际政治,而不是宗教;民主推广战略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继承和延续,“9·11”事件使其成为美外交战略中的首要目标和手段;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伊斯兰世界作出了必要的抗议和斗争,但从长期来看,伊斯兰世界必须正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e dramatic global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of the last decade reveals important systematic patterns. Using recent contributions to world-systems theor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regime changes and the position of nations in the world-econom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o argue that democratic transitions have been centered among semiperipheral nations. The study also found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the labor force and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but a weak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the labor force and the timing of transitions in the semiperiphery. Overall,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orld-systemic categories provide a useful vantage point to distinguish global trends from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nations, thereby allowing for greater analytical precision in identifying the crucial causal relations shaping transitions 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  相似文献   

12.
如何处理伊斯兰教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穆斯林思想家和政治精英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不同于阿亚图拉霍梅尼以教法为根、教法学家的权威为本的“教法学家治国”理念,或毛杜迪以真主主权为宗的“伊斯兰政府”理论,突尼斯“复兴运动”创始人拉希德·加努希提供了一种律法主义之外的新视角。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穆斯林思想家之一,加努希援引中世纪穆斯林思想家艾布·伊斯哈格·沙缇毕对伊斯兰教法之根本宗旨的解读,从伊斯兰教倡导的正义原则出发,强调穆斯林应积极参与非伊斯兰政府,在实现权力分享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元的现代民主国家。加努希在理论层面对伊斯兰与民主问题的论述及其在现实层面的实践,对处理伊斯兰教与民主以及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真寺既是穆斯林礼拜之所,又是传承穆斯林母族文化之地,爱资哈尔清真寺亦如此。由爱资哈尔清真寺衍生出的爱资哈尔大学,以其独具深蕴的教育科研能力、独到的科学理念引领着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承载着其千年传承,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千年学府。爱资哈尔由清真寺至高级学府的功能转换,成为管窥清真寺教育学术功能的最佳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文化维度理论,剖析了伊斯兰地区的人文特征,深入研究了伊斯兰文化的金融约束及当地微型金融服务的现实需求与人文嵌入方式。伊斯兰文化具有权利差距小、不确定性规避强、集体主义、阴柔气质以及长期取向等五大特征;伊斯兰文化对微型金融服务具有强力的约束效应,不但反对高利贷和利率,而且强调借贷双方的道德准则;伊斯兰微型金融服务通过成本加融资、利润共享及慈善贷款三种方式融入伊斯兰社区,因展现出形式灵活、运作高效等优越性而普受欢迎;微型金融服务与社区人文环境的有效交融是伊斯兰微型金融取得成功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5.
在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埃及爱资哈尔清真寺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是探寻伊斯兰学问的场所,是传播伊斯兰文化的中心。因此,爱资哈尔清真寺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宗教方面,也表现在教育和社会方面。爱资哈尔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特殊缩影,研究分析其社会价值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伊斯兰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中的主导文化是西方文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指导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沿着两条主线向全球进行辐射:一条是由商品化而导致的消费主义;另一条则是由市场化而导致的市场主义。伊斯兰与全球化在文化上的悖论实际上集中表现为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悖论。与利益至上的西方经济文化所不同的是,伊斯兰经济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其伦理价值取向与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释伊斯兰文化语境中的"现代化"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伊斯兰法现代化的法理依据与现实需要,认为十四个世纪以来伊斯兰法能够不断衍新、发展和完善,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迁的社会生活,并能够满足不同社会环境和条件的穆斯林民族的法律需求,完全是由其蕴含的现代化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阿文明交往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形成"官民并举"的一种基本交往态势,在各个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方式,并呈现出不同交往内涵与特征;伊斯兰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1."9·11"事件使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因受连坐而声名狼藉,伊斯兰文明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美国借"大中东民主改造"之名进行的文化改造,加重了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的程度,伊斯兰文明面临如何与怎样融入全球化的现实困境、3.目前发生的这场内生型的阿拉伯民主运动,实为阿拉伯民族从清真寺走向广场来集体表达民主诉求之举,凸显出伊斯兰文明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自觉意识;为进一步推进中阿文明交往,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认知、增进理解与沟通,警惕并应对美国互联网外交带来的新挑战,将宗教交流作为深化中阿文明交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