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两者之间虽有差异,但也能融合。归化和异化有各自的优点,亦有各自的缺陷。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处理,在翻译实践中又该如何运用之问题引起了翻译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正确使用归化和异化。  相似文献   

3.
阿语成语和汉语成语,包括谚语与典故,是各自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辞固定,含义丰深,流传广远,长期以来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生活的指针,对阿拉伯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文化、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无论阿语成语还是汉语成语,有些从字面上便可理解,像阿语的“小时所学,如镌石上”,“流满的小溪胜过堵塞的大河”;汉语的“小题大作”,“后来居上”.有些则要知道来源和典故方能理解,如阿语的‘曼希姆的香料,“奥斯曼的衬衣”;汉语的“杯弓蛇影”,“守株待免”.还有些对本民族来说一目了然,而对外族来说,如不加解释则无法沟通,如阿语的“春天的苍蝇”(丰年之兆)和汉语的“秋后的蚂蚱”等。这说明各民族语言除了共性之外,也有由于受地理社会环境与文化宗教习俗影响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杨婕 《现代妇女》2014,(6):279-280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策略,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归化,和以源语言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两种策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恰当处理好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掌握好分寸,不可走极端,不妨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促进不同语言的互相交融、渗透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各国之间文化科技交流频繁而深入,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沈静如  陈斌蓉 《现代交际》2013,(9):39-39,38
作为各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文化意象已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意象翻译传递文化差异,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蕴涵的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唐诗中文化意象翻译,表明译者通过采用适当策略对文化意象语言的字面转换拓展为对文化的内涵传递。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习语翻译中尽可能地传达源语文化以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文化交流功能.交际的目的是使参与的各方都能很好地沟通和相互理解.要使各方相互沟通,就要把信息的意思传达清楚.因此,作者认为,在翻译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习语时,应当采用异化法,尽可能地传达习语中的文化差异与民族特色,充分发挥翻译在文化交流及丰富本民族语言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但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电影字幕的作用不言而喻。字幕翻译是电影文化交流主要途径。而归化与异化作为两条翻译规律,也是电影字幕翻译实践不可或缺的法宝,直接关系到翻译效果,是电影与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相吻合、融入异域文化的保障,有助于推动电影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翻译方法的目的性,认为翻译方法或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在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指导下,译者可以选择对原文异化或归化。本文主要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有关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选择的问题,说明目的论是如何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起作用的,以及所选的策略又是如何进一步影响译文效果的。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两位译者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译本。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语具有丰富的语法手段,表达复杂的语法关系.这些语法手段包括正偏组合、介词短语以及各种形式的从句等等.其中,定语从句是使用得比较广泛和灵活的一种从句.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语使用被动语态的频率相对其他语言较高。本文试从文化的视角对这种现象进行解析,从中认识阿拉伯语语法所显示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元素,即阿拉伯语语法不仅反映出阿拉伯人受到的希腊哲学思维方式影响,也反映出伊斯兰教信仰及由此产生的认知世界方式对阿拉伯人恩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语使用被动语态的频率相对其他语言较高.本文试从文化的视角对这种现象进行解析,从中认识阿拉伯语语法所显示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元素,即阿拉伯语语法不仅反映出阿拉伯人受到的希腊哲学思维方式影响,也反映出伊斯兰教信仰及由此产生的认知世界方式对阿拉伯人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和组织规则,它兼具人类共性和民族个性.语法规则是人类长期抽象思维的成果和社团约定,它反映着语言社团的文化规约和语言学家的思维方式.阿拉伯语语法与汉语截然不同,与印欧语系语言相似,属于有明显形态标记的形式语法,具有清楚的逻辑推理思维,即遵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础模式.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阐释,并探究其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5.
Walter Benjamin famously portrayed the shock sensation as the cause of a "heightening of consciousness" in modernity, a process which in turn causes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aura" and the suffocation of "experience" under the "protective shield" of consciousness. When applied to the cultural space of Murakami Haruki's novels a discrepancy comes into view that calls for sociological elucidation. Here modernity is a "naturalized" space characterized by tranquillity and stillness, a low consciousness, and a fusion of reification with re-enchantment. This naturalization is made possible by a process of privatization whereby libidinal energy becomes transferred from objective human relations to the interior of the self. Murakami struggles with the dilemma of how to affirm naturalization while counteracting privatization. While the prime cultural contradiction according to Benjamin wa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ura" and the heightening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naturalized modernity portrayed by Murakami another contradiction emerges which revolves around the conflict between painless solitude and the struggle to regain auratic human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6.
象征在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很常见,它借助事物间的联系,以具体事物作媒介,使人联想到与该事物有联系的相关事物.由于它采用的是"托义于物"的手法,不但具有生动感的特点,又意在言外,容易使人产生广泛的联想.如我们看到"做老黄牛"这个字句,所想到的不仅是"黄牛"本身,而且由此联想到忍辱负重、敦厚温顺的人格."在象征中,语言符号本身似乎只是一种媒介,或者说只是一架桥梁而已,它让人们通过有限的符号去产生无限的联想,去联想语言符号所暗示的意义."[1]因为联想思维的不同,语言中丰富多彩的象征词汇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表示的寓意又大相径庭.如喜鹊,被阿拉伯人视为不祥之兆,当作小偷或笨鸟;但中国人却视之为吉祥鸟,报喜鸟.  相似文献   

17.
18.
颜色是人类对客观物质某种属性的反映,由于民族的文化不同,造成了对颜色词的理解和实际使用上的差异.分析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是了解中阿文化差异的一种手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尝试展现中阿文中颜色词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颜色是人类对客观物质某种属性的反映,由于民族的文化不同,造成了对颜色词的理解和实际使用上的差异.分析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是了解中阿文化差异的一种手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尝试展现中阿文中颜色词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naturalization policy for Syrians in Turkey. It analyses news media coverage in the religious, far‐right newspaper (Yeni Akit), a centre‐right newspaper (Hürriyet), a social democrat newspaper (Cumhuriyet), and a socialist‐left news portal (Solportal). The research question is: What are the metaphors, arguments, and omissions produced by media of different ideologies about the possible citizenship of Syrians in Turkey?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taphors and arguments differ according to ideological stance, suggesting that the current political polarization in Turkey affects the public's acceptance of Syrians and challenges Turkey's established migration policy. Each ideological stance accepts Syrians on a selective basis, implying that universal naturalization of Syrians is not welcome; instead, there seems to be consensus favouring naturalization according to socio‐economic criteria. These results indicate a need for a change in migration policy, especially concerning disadvantaged Syri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