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具有新式教育背景的女性是清末民初婚姻变革的先锋。当通俗小说家对“自由结婚”的现象进行批判和思考时,她们也成了文本中的女主角。在民初的哀情小说中,践行“自由结婚”的女学生的价值取向被设定为“情之正”:其举动须“发乎情,止乎礼义”,同时尊重、遵从“父母之命”。她们对“情之正”的选择,正是对爱情的真挚、炽热性质的回避。小说家由此显示出其立场的局限性。因为通俗小说对市民庸俗道德观念的迎合,这类文本的使用在“小说证史” 的研究中存在一定限度:小说中女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宜等同于现实中女性的取舍,通俗文本只在心态史的层面才具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 ,带来了情爱小说的繁荣。“五四”情爱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对自我的肯定 ,对理想的追求 ,以及对人和人性的全面自由、彻底解放的渴求与“五四”作家精神气质的契合 ,使“五四”情爱小说在价值取向、审美品格和表现形态上 ,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民初上海进一步都市化形成的消费性文化市场和辛亥革命后南社文人的创作 ,是 1914年“甲寅中兴”出现的原因 ;“甲寅中兴”主要表现在“言情小说”创作和“家庭戏”演出两个方面 ,为几年后的“五四”新文学提供了必要的资源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更主要是文人的精神蜕变 ,导致了“甲寅中兴”的迅速衰竭 ,民初上海文学遂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空间叙事是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的重要内容。空间场景的“锁闭式”循环使小说结构明晰而浑然一体,而现实空间场景中的象征性的场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以及反讽性的对立,又让小说显示出复杂的“开放式”特征。明晰和复杂的高度统一正是作家对人的内在精神困境的结构性的象征式表现。  相似文献   

5.
“超复杂人”理论,认为人通过对自然、对他人的不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自我”,不同的“自我”在实现自己的需要过程中因别人对其帮助或者阻碍而表现出“善”或“恶”,管理者可以根据组织的目标与被管理者的需要,分析其所处的“人性关系圈”的位置,考虑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写作开始“转型”。在许多学者看来,余华转型后的小说不再一味地展示暴力与苦难,而是强调忍受、乐观,和“温情地受难”。但在笔者看来,对苦难的展示与“忍受”并非余华“转型”后小说的深层思想主旨,而再现由传统社会步入消费社会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中国人“经验”的日趋萎缩与贫乏,以及面对这种困境而试图重新整合“经验”的努力,成为余华“转型”后小说的深刻主题。正是对这一独特而深刻主题的挖掘与艺术表现,凸显了余华“转型”后的小说写作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和萧红的抒情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独立新帜,又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抒情小说,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淡化冲突和情节,并且放慢了叙事节奏。但在沈从文的笔下,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人性美好的一面,而萧红笔下的世界则让人触目惊心,这点也表现在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沈从文的显得平和、从容、含蓄,而萧红作品中的情感则激烈、外露一些,他们对笔下世界的不同情感关照同时也表现在景物的描写上。虽然有这许多不同,但两人的作品都贯穿着现代乡村的“常”与“变”。   相似文献   

8.
乌托邦文学从其呈现出来的特点来看,可分为唯情式与实事式两种类型。唯情式乌托邦将审美作为最高功利性,力求通过“艺术化图景展现”方式,去改造人的精神进而改造现实世界;实事式乌托邦着眼于对社会形态与制度的关注,体现着理性建构秩序的“救世”情怀。反观上世纪40年代文学地图,孙犁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轻灵”审美旨归与赵树理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救世”理性追思可以算是这两种乌托邦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9.
论清末民初通俗小说的娱乐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的通俗小说家表现出超然型的创作心态,更重视小说的“情”和“趣”,更关注小说的娱世功能。他们的娱乐主义文学观与世俗化价值取向同生共存,既是对通俗小说艺术特性的尊重,又是对接受者的尊重。他们在适应读者阅读需求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和探索,丰富了通俗小说的表现技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通俗小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普及。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美学观念中的"超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前后,沈从文的诗歌、小说、散文和文论作品,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超人”意识。尤其是他的文论,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带有尼采、叔本华直觉感悟式的哲理意味,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可以听到尼采、叔本华的有关“审美愉悦”的回响。在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批判上,沈从文又跟卢梭、康德有些接近,但西方哲人是站在哲学的角度对文学的“玄思”,沈从文是站在艺术家的立场对文学的哲理阐释。  相似文献   

11.
贾宝玉并非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恰恰相反,而是封建礼教最忠实的维护者。宝玉的严守封建礼教的忠孝,是本于其维护"天"的动机。"补天"是顺应,只有破天、拆天才是叛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发掘的考古资料入手,通过对居住建筑布局演变过程的阐述,揭示出传统四合院建筑格局的发生机制不是封建礼制下的伦理序位,而是抽象化的人体图式;提出如果从人体图式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发生机制的观点出发,那么可对四合院建筑的形式、布局、称谓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做出比较合理和完整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当作家选取某个大家族的没落作为他小说创作的题材的时候,他实际上是要演绎他对他那个社会的悲喜剧的思考。《喧哗与骚动》集中描写了康普森家族最后一代人的故事,兄妹四人各有其象征意义。老大昆汀代表过去,代表旧秩序的终结和无望。老二杰森代表现在,而且是可诅咒的现在。弟弟班吉是个白痴,他代表着人类的悲哀、可怜、无助。妹妹凯蒂则象征了美的毁灭。《红楼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也各有其代表意义。贾政代表封建秩序,宝玉代表着反叛,宝钗是封建礼教的殉葬品,而黛玉则同样代表了美的毁灭。两位作家都想跳出自己时代的局限,超越时间,去反思历史。对于福克纳来说,未来还只存在于某种观念之中,而曹雪芹则似乎根本看不到未来。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们将“自然”等同于自然物,并围绕着自然物本身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本身的不可公度性和不可调和性宣告了生态伦理学的道德谋划处于失败的境地.“自然”不仅是自然物,也代表自然宇宙秩序.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向度关系,而是双重关系:一为人与作为自然宇宙秩序的本体自然的关系,二为人与物性自然的关系.建构人与自然的双重关系,在不可僭越自然宇宙法则和充分利用自然物之间保持必要张力,从而使人既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物,又能够限制人类对自然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5.
《礼记》等儒家礼学典籍,记录创制了中国礼教文化。旧时女性在娘家与婆家,人生两个阶段分别受到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礼学内容的教化,承受了沉重的人性压抑;但也派生出维护封建家庭稳定、教育子女成功的正面作用。礼学教化培养出的婆母,为维护家族利益而维护礼教和宗法,进一步维护了家族稳定。礼教的设定意在对社会结构以家族为基础的宗法社会予以支撑,从而有效地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能否建立一种全球性的普遍伦理,以及如何来建立这种普遍伦理是目前伦理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认为普遍伦理的建立是一项非常艰巨异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它不是某个国家或民族的“区域伦理”,而是跨越地区和国界的力求为全人类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世界伦理”.本文拟就此问题略作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7.
研究深广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孝伦理,有助于判识孝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生命力。在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及其所造成的人的依赖关系下,存在着产生、发展孝伦理的深厚土壤。封建生产方式决定了孝伦理的基本内容。孝伦理保护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推行、发展封建生产方式提供必需的政治、思想条件;从道德层面保障了封建社会农民群众实际利益需求的实现。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血缘宗族聚居的人口状况也是孝伦理突出地存在于封建中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礼学是儒学的核心部分。它以"仁"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原则,以人的自然情感和家庭伦理为基点,以知、行结合为手段,构建起一个庞大伦理规范系统。它使封建伦理规范得到人们认同和践行,保证了封建社会的安定和有序。虽然礼学最终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但对于封建伦理的构建却是非常成功的。这对当代我国伦理体系构建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生态伦理本质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说,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关系.生态伦理要求人们将生态价值和人类主体作为整体来思考和对待.保护自然的最深刻根源和持久动力应该是发自人内心的需求,人需要自然,人更需要热爱自然.  相似文献   

20.
封建伦理法律化体现为以伦理支配法、以伦理为法、引伦理入法;而法律伦理化则表现为法礼并举、德主刑辅、春秋决狱、同罪异罚。今天,我们有必要以封建法律的合理性为鉴,在实践中以民本思想作指南,加强德治法治相结合,力求以法促德求和谐,强化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