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崇拜英雄,英雄的故事来源于电影。看露天电影成了那个年代唯一的娱乐方式。城里人去电影院,买一桶爆米花儿、两杯汽水,随着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变幻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如歌如泣,时而缠绵哀伤。农村人看一部电影是非常艰苦的。爸爸回忆说,当时还是生产大队,每天都有繁重的生产劳动和任务。不管白天累成什么样儿,只要晚上有电影看,大家立即情绪高涨。姐姐、哥哥也是电影  相似文献   

2.
电影《英雄》是中国新世纪商业大片的代表性作品,其情节布局的缺陷一直为人们诟病。运用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katharsis”阐释,对电影《英雄》情节设计、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情感表达上的缺陷进行分析,探讨英雄悲剧性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应遵循的艺术规律,以启示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艺谋突然“失去”了合作伙伴巩俐和国外投资後,张伟平出现了,他慷慨自掏腰包让张艺谋拍片,并迅速从电影外行修炼成高手,写下2.5亿的《英雄》票房神话,开创了中国电影“制作-营销”新模式,成为中国电影梦工场的最大“买家”。2005年,张伟平和张艺谋一起联手高仓健,打造艺术大片《千里走单骑》。  相似文献   

4.
电影《霸王别姬》处处隐含着对中国传统观念的解构,具有将英雄还原成普通人的倾向,并形成了文本的多义性和开放性。对电影《霸王别姬》所含意义进行重新阐释,主要从电影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英雄/凡人观念、传统英雄/关人观念,以及对传统同性/异性恋观念三个方面的解构来评述。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敌视一直存在着。为了达到扼杀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他们费尽心机,用尽伎俩,在不同的时期和场合,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时而以武装干涉为主,时而以经济封锁为主,时而以和平演变为主,时而又各种方法并用。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相似文献   

6.
《美国队长》是美国漫威影业公司制作的好莱坞英雄电影,《英雄》是中国导演张艺谋的英雄电影代表作。两部影片虽然文化环境不同,上映在不同档期,但所描述的人物,都是在战争背景下,由凡人变成英雄。不过,由于中美导演的电影理念差异,影片所体现的文化观念重点不同:《美国队长》以科幻主题,突出美国式的个人价值与生命意义,暗含典型的美国主流文化观念;《英雄》则通过功夫场景,高扬中国的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透露出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中西英雄史诗电影塑造英雄的面向和特征出发,以《嘎达梅林》和《角斗士》为例,比较中西英雄人物形象和叙事模式的异同,可以揭示中西民族精神和文化异同。在英雄人物基本的道义品德、遭遇结局上,中西电影塑造英雄人物的套路是大体一致的,差异在于西方英雄偏于神性和个人化,中国式英雄偏于群体性和超越本己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影《英雄》的解读,从阶梯式英雄人物的出场模式、异彩粉呈的英雄色彩、英雄内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论认为,只有胸怀天下,为了天下和平统一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  相似文献   

9.
电影<英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从古老的刺秦王故事中翻旧出新,表达了一个另类的英雄主题,塑造了一群心中无剑的别样英雄;采用三个整齐的叙事段落来组成影片的叙事结构;运用电影修辞手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具像物准确地象征影片深刻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董景玲 《21世纪》2007,(1):24-25
在当今好莱坞大片充斥着全球化市场的时代,中国电影也不甘落后,以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为首的中国导演,拍摄华语大片,并逐渐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004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在北美地区电影票房排行榜上连续两周稳居榜首,开创中国电影百年纪录。《华尔街时报》报道:“《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从《卧虎藏龙》开始,李安打开了华语大片开始登上世界电影舞台的新通道。从《卧虎藏龙》到《英雄》、《十面埋伏》,再到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功夫》,成龙的浪漫爱情剧《神话》以及陈凯歌的魔幻武侠电影《无极》、冯小…  相似文献   

11.
多年以来,中国银幕上的本土英雄(譬如美猴王)不得不与美国的银幕经典(如米老鼠)竞争。这几年随着本土电影市场的发展,尽管米老鼠们更加活跃,但是美猴王手中仍然有足够的牌,来把这个游戏玩下去。  相似文献   

12.
市场交易中的人们,会通过实际行动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自己的真实信息电影《英雄》2001年11月拍摄完成。月底,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了《英雄》电影音像版权拍卖会。这次拍卖并不是一次普通的商业活动,而是一次成功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商业冒险。  相似文献   

13.
对武侠电影《英雄》的艺术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影坛最大的“新闻”就是张艺谋的武侠电影《英雄》的公映。然而这部影片不仅在思想认识上有诸多应当清理的糟粕(如对专制、强权的盲目认同),在艺术表现手法乃至人物对白上,对过去的武侠片也没有丝毫超越,更谈不上突破。  相似文献   

14.
电影产生的年代正是西方心理学蓬勃发展之时.电影理论史上第一位重要的电影研究者就是心理学家H·门斯特伯格,1916年他发表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先运用心理学研究电影艺术。从20年代开始,电影心理研究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大致包括实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两大类。前者涉及电影知觉心理过程和观众生理心理反映,如知觉、记忆、预期的规律等;后者与所谓观众深层心理过程有关.一、电影接受与电影观赏(一)、电影接受的涵义电影是电影创作者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包括认识、评价、情感、构思等等,用摄影机拍摄的一系列连续…  相似文献   

15.
电影从十九世纪末诞生之日起,一直以它无限的魔力吸引着最广大的观众,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电影逐渐摆脱了游艺、杂耍和戏剧的附庸地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几十年来,凝聚着人类聪明才智和无比创造力的电影艺术,如众艺之星光焰璀灿,耀人眼目。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下半期,即无声电影后期,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作为这门艺术的基础的电影文学。此后,历经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电影文学以其独立不倚的身姿跻入世界文坛,并在现代、当代文学史上  相似文献   

16.
张慧 《百姓生活》2013,(6):58-58
今年是《朝鲜停战协定》签署60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份协定几度“被下岗”,朝鲜对待它的态度因时而动,一时弃如蔽履,一时又视若珍宝。于是,它似乎成了朝鲜跟国际社会打交道的一个重要筹码。  相似文献   

17.
吴继军 《老友》2014,(12):23-23
正1976年,我退伍回到南昌,1978年初从南昌钢铁厂调入江西宾馆新成立的江西影剧院工作。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江西影剧院首场正式对外营业的电影放映。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978年3月1日,放映的影片是朝鲜宽银幕彩色故事片《农民英雄》。那时候,在"文革"中遭受严重摧残的电影放映事业,经过拨乱反正,正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原先被禁映的中外影片陆续恢复放映。由于当时电视尚未普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枯燥,面对突然开放且日益丰富的大量中外电影,南昌人争相观看电影的热情和欲望如井喷般高涨,促进了南昌市的电影放映事业蓬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对于战争小说而言,是一个难得的黄金时代。在南线战争爆发之后,一大批反映战争题材的军旅小说异军突起,彰显出军旅小说的独特品格和重要意义。综观这一时期的战争小说创作,无论是其文学理念还是题材内容,无论叙事风格还是审美品格,都因其对于"英雄是人"、"军人是人"理念的重新确立而展示出全新的风姿。由完美英雄走向伤痕英雄、由阶级英雄走向民族英雄、由正统英雄走向民间英雄,成为80年代战争小说英雄塑造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9.
巴金五十年代的英雄叙事,通过如对祖国、和平、人民等中心话语的认同,使其和主流意识形态获得了同构性.这是巴金的英雄叙事之所以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和推崇的内在缘由.但在其同构的背后,他们赋予这些话语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巴金以其无政府主义中的某些理念,整合了主流意识形态,并置换为自我意义上的话语,这又使巴金的英雄叙事具有了异质性.巴金的英雄叙事的"异质同构",使其英雄叙事获得了独立的美学品格,这表现为无政府主义文化视阈下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蕴涵着对于战争中的个体命运的关注.这一文学精神无疑是对五四文学精神的承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巴金的这一文化立场逐步为主流意识形态所取代,并最终在全民失却理性的狂热思潮下,放逐了自我既有的异质性,与主流意识形态趋于"同质同构".巴金的英雄叙事既有的鲜明个性也失落殆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文化整体进入后现代语境阶段,人类媒介选择发生重大改变。卡通影像被再度关注进而衍化为统摄创作与审美的卡通化原则。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作为体现这一变化的大片类型,从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映现了衍化的纹理。其类型生成、流变的历程与超能力奇观的银幕呈显,展现了"卡通化"作为商业美学原则独特的审美机制和美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