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秀 《社区》2011,(22):51
怎样与婆婆相处,多老土的话题。可没办法,结婚了,这事儿就避免不了。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上网聊天煲电话,看书看碟泡酒吧;对于针线根本不知所云,烧饭烧菜更加摸不着头脑;情绪来了,不论时间地点要么大声宣泄,要么不理不睬……这样的媳妇,老公还能忍受,可到了婆婆那儿,看见了不气  相似文献   

2.
榕杨 《老友》2011,(11):42-42
和老公结婚几十年,我一直把婆婆当亲妈。年轻时,我们和婆婆分住两地;自打公公去世后,10多年来,我们一直和婆婆住一起。去年春节前20多天,婆婆突发脑梗塞住进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后虽然脱离了危险。但康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眼瞅春节就要到了,医院的病人陆续出院回家过年,病房里就剩下婆婆一人。思量再三,平时少有主见的我竟擅自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医院接婆婆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3.
郭龙 《百姓生活》2012,(1):21-21
正自从嫁入夫家,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公公和婆婆的争吵了。他们之间真可谓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特别是婆婆,所有的事都是在争吵中完成。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譬如公公衣服脏不知道换,婆婆要吵;头发长了不去理,要吵;  相似文献   

4.
去年母亲节的时候,我照例给母亲写了一张贺卡,送上节日的祝福。最后剩下两张,一张留给刚做了母亲的自己,另一张则寄给了婆婆,信笔写上一句:“但愿这一张贺卡给婆婆平淡的日子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贺卡寄出去以后,很快被我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婆婆从大老远的乡下跑来,异常高兴地说收到了我的贺卡,这时我才记起曾给婆婆寄过一张贺卡。婆婆絮絮叨叨地说着,大致是夸我细心,懂得她的心事,心里有她这个婆婆,说我是她的好儿媳;还批评一些年轻的媳妇眼里只有母亲没有婆婆,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婆婆斤斤计较。在婆婆眼里,我简直就是十全十美。一张…  相似文献   

5.
婆婆如母     
李德荣 《社区》2002,(20):29-30
如果我说我和婆婆情同母女,也许有人不以为然;如果我说婆婆去世后我真的很悲痛,也许有人以为很做作。但我与婆婆之间感情的交融与心灵的默契,是外人无法理解和体会的。我的母亲去世多年,没有母亲,我就感觉生活缺少了很多内容:慈母的体贴与关爱;出远门时的叮咛与牵挂;旅途归来见  相似文献   

6.
感动真爱     
原以为七十有五的公公再婚实属没有必要,我还以为再婚后的公公和婆婆之间是谈不上什么爱呀情呀的,因为他们都已经老了。 公公原是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称得上是一名知识分子;而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再婚婆婆却一字不识,大半辈子所定格的生活圈子注定他们是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的,更谈不上情感的交流了。 春节前夕,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同公公婆婆过年。家门是开着的,我们径直走进了公公婆婆的房间。婆婆  相似文献   

7.
老公是家里的独苗,从小受父母疼爱。我和老公的结合是婆婆钦定的,婆婆看中了我的勤快、孝顺、脾气好。按说我过了门应该和婆婆相处融洽,可时间久了也难免和婆婆产生隔  相似文献   

8.
《新天地》2011,(12):41
最近,家庭伦理剧《婆婆也是妈》、《当婆婆遇上妈》、《婆婆来了》、《丈母娘来了》的热播,让"婆媳风"在荧屏上火热开战。荧屏为何劲刮"婆媳风"?据权威人士提供的一组数据:"目前国内电视剧的观众有80%是中老年观众;80%是  相似文献   

9.
赵秀华 《老友》2010,(9):17-17
两年前,婆婆离开人世时的最后一句话是:"华,婆婆有你这样的儿媳知足了……"婆婆走了,我这个做儿媳的十分伤感。  相似文献   

10.
王华俊 《老友》2009,(11):64-64
收到今年第七期《老友》,封底的公益广告映入眼帘:"善待老人,善待明天的自己。"字的上方配了三幅漫画:一位中年妇女在服侍婆婆用餐;为婆婆洗脚;搀扶老人过马路。画的下方是一朵朵形似红心的花儿迎  相似文献   

11.
婆婆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而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别人常说,婆媳关系不好处,更何况是农村的婆婆和城里的媳妇。可在我们家婆媳从来没有争吵过,反倒是其乐融融。这是因为婆婆和我各有“三招”。婆婆虽是个农村老人,思想却一点儿也不封建,她的“第一招”就是“重男不轻女”。当年,我生下女儿,唯恐婆婆心里有想法,于是吃不香、睡不实。谁知我是庸人自扰。在乡下的婆婆一听说我生了个女儿,赶紧把平时很少出门的公公也拉来,体体面面地为孙女过了个“满月”,我的“余悸”消除了,对婆婆也多了几分敬意。为了帮着带孩子,婆婆进城和我们小住了一段,使…  相似文献   

12.
王纯 《老友》2013,(9):41-41
婆婆不识字,所以我总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和婆婆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询问一些家庭琐事。虽然我们表面上很和睦,但在心里,我还是觉得难以沟通。有一次,我给一家杂志写了一篇关于婆婆的文章。我女儿看了,拿着样刊跑过去,兴奋地对婆婆说:"奶奶,我妈妈在文章里写你了。"婆婆听了很开心,拿过样刊就看。她看了两眼,问我女儿:"在哪  相似文献   

13.
婆婆来了     
王纯 《老友》2012,(10):42-43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们三番五次让她来城里,她都拒绝了,说在农村生活惯了,到了城里不习惯。女儿放了暑假,央求着婆婆来陪她。婆婆来了,我们都很开心。我偷偷对老公和女儿说:"这次一定要把妈哄住,千万别让她再走了。"让婆婆慢慢适应  相似文献   

14.
真实案例:去年,林虹和老公为了尽孝心,把在乡镇的婆婆接来城市一起居住,什么事情都给婆婆安排好。过了一段时间,林虹发现婆婆似乎得了疑心病,怀疑别人偷了她的东西,自己生了重病啦。开始林虹还信以为真,后来才发现一切都是子虚乌有。五年前,公公去世后,六十多岁的婆婆一直在老家独自生活,挺孤单的。  相似文献   

15.
78岁的婆婆酷爱下围棋。围棋,是婆婆的精神支柱,一种生命的需要,成了她的“夕阳事业”。 两年前,与婆婆共同生活了50多年的公公突然离去,孑  相似文献   

16.
换位来爱     
青衫 《百姓生活》2010,(4):20-20
那天正在单位上班,突然接到婆婆的电话,说是头晕。我忙放下工作请了假,火速赶到婆婆家。 公公几年前去世了,爱人又出差在外,看到无精打采的婆婆坐在那里,像个无助的孩子,我心里一阵难过。我先问了婆婆的身体情况,安慰了几句,然后帮婆婆收拾整齐,去了医院。  相似文献   

17.
朱晓燕与丈夫结婚后,体弱多病的婆婆先后罹患糖尿病、脑血栓、高血压、子宫癌等多种疾病。几次大手术后,婆婆由半瘫到全瘫,最后成了植物人。朱晓燕先后为婆婆请了12个保姆,都因嫌太脏太累相继离去。身为一家企业董事长的朱晓燕,毅然辞职回家悉心照料婆婆……  相似文献   

18.
善意的谎言     
佟竹 《新天地》2011,(3):22-23
婆婆去年89岁,耳聪目明。公公去世以后,婆婆就成了家中的宝贝,全家十几口人众星捧月般地照顾着她。婆婆的生日是1月25日,大家老早就盘算着转年给她过一个热热闹闹的90岁生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8月19日,婆婆的二儿子——我的小叔子文仲,在新疆旅游时突遭  相似文献   

19.
徐小雨 《社区》2009,(33):14-15
给婆婆买礼物,不要以为舍得花钱就行,其实用了心的礼物未必就一定要花很多钱。弄清婆婆的性格、喜好,礼物才能讨好婆婆。  相似文献   

20.
翼城县55岁的刘贞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公公去世后,为让年迈的婆婆晚年幸福,刘贞给自己立下了“4条规矩”:第一条:尊重婆婆意见。婆婆的祖籍是河南,老人每年都想回老家看看。刘贞每次都毫无怨言地陪婆婆回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