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次朋友请吃饭,我一定会衷心地说一声:“谢谢你请我吃饭。”即使是很相熟的朋友,也不会省掉这一句。  相似文献   

2.
祝福爱女     
“哇……”,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哭声从产房里传出,年轻的助产士小姐轻捷的身影飘然而至,向我贺喜:“恭喜恭喜,喜得千金,母女平安!”在产房外等候多时,快提到嗓门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缓缓落下,紧张、担忧烟消云散。如释重负的我,异常激动地拉着助产士小姐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相似文献   

3.
坐公共汽车 在美国,我注意到,很多人上车时,会开心地对司机说声“你好”,下车时对司机说声“谢谢”,这是礼貌。因为他/她毕竟在一段短时间内为你工作。 坐地铁 说到地铁,我就想到20年前在日本第一次坐世界最高速的新干线的经历。这是一个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当列车门开的时候,男人们就抢先往车厢  相似文献   

4.
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未发一言。“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话题展示 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他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几下掌。部长讲了一番话后发纪念手册,同学们都随意地用一只手接,只有林晖双手接过,并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两个月后,部委实验室录用了林晖,有些同学颇感不满,导师却说:“其实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比他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赵锐 《金陵瞭望》2007,(13):31-32
6月21日清晨,53岁的谷宁丽和往常一样6点刚过就起了床。出门买菜回来匆匆吃了早饭,她8点20分就赶到工人新村社区上班了。自从2000年通过竞聘和民主选举当上中央门街道工人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她这个“小巷总理”一干就是7年。尽管每天处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但每当居民对她说一声“谢谢”时,她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相似文献   

7.
母亲太客气     
王月冰 《中国农村》2007,(10):58-58
我这做女儿的。平日给她生活费,她感激不尽,偶尔送她衣服保健品什么的,她客气十分,甚至打个电话问她一声好。她也一再说谢谢。  相似文献   

8.
祥子 《金陵瞭望》2007,(3):10-10
据悉.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陆永康脚穿自制的“船鞋”跪教36年.创造了水乡贫困山区儿童入学率100%的奇迹。侯耀华说:“你跪了36年了.今天我应该给你跪。我代表所有的孩子们.说一声谢谢你,陆老师。”笔者相信.这一跪是侯耀华真情流露,这一跪让陆永康以及他背后的乡村教师感动。在感动之余.笔者却要指出.陆永康以及乡村教师需要的不是明星下跪:笔者更想对侯耀华、对所有的明星以及整个社会说.他们需要的是我们、你们对乡村教育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董国宾 《山西老年》2012,(10):50-50
暖风抚着面颊,太阳挂在楼角上朝我微笑。在这样一个和煦的日子里,或急或缓,或疏或密的游人,打破了公园的静,吮吸着公园的美。我在公园里迈着悠缓的脚步,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沐浴着灿烂奔放的时光。突然,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急急地传来,循声望去,一个小女孩"哇哇"地扑在妈妈的怀里,妈妈心疼地捂着小女孩的腿。原来,小女孩在花丛里玩耍,不小心划破了腿,鲜血流了出来。我走过去,急忙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创可贴,递给小姑娘的妈妈,让她把创可贴贴在了小女孩的腿上。鲜血止住了,小女孩的哭声戛然而止。小女孩的妈妈向我说了一声“谢谢”。小姑娘甜甜地喊了我一声“叔叔”。我心想,幸亏刚才路过药店时买了~点常用药。第二天,我照例来到公园散步,又遇到了那个小女孩。小女孩蹦蹦跳跳,可爱得像个精灵。小女孩娇嗔地朝我跑过来,“叔叔,送给你。”小女孩一边说,一边递给我一大块巧克力。我说:“小朋友,谢谢你,叔叔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真性感     
罗西 《社区》2012,(8):51-51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  相似文献   

11.
开心屋     
董芳 《山西老年》2011,(8):35-35
一天。白羊和一只狮子走进餐厅。老板说:“您要啥?”羊说:“一份套餐。谢谢。”老板又问:“你的狮子不饿吗?”羊说:“不。谢谢。”老板不死心又问:“真的不要吗?”羊说:“是的。”老板有些不甘心又问:“你再考虑一下,它真的不要吗?”羊不耐烦地吼道:“你认为它饿了我还能在这儿吗?”  相似文献   

12.
深秋。城里。一幢楼前,停着一辆载着家具的卡车。几个大汉正在搬运车上的家具。不一会儿,车上空了。“谢谢啦。要不是你们,俺真不知怎么办呢!”车旁一位妇女对大汉们谢道。她穿着一件单薄的棉褂。鼻子被风吹得微红。“纽儿,快,谢谢叔叔。”妇女示意身边的女儿。“谢谢!”一声甜  相似文献   

13.
挑战妙爪帮     
马士钧 《新少年》2014,(7):54-57
那天,斑马老师把手伸进兜里掏绣花手绢,掏出来的却是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绣花手绢真美丽,鼠辈见了心欢喜。今日借用别生气,鞠躬说声谢谢你!妙爪帮帮主:安思虑 “香喷喷的绣花手绢,岂能落入小偷的脏手?那可是我老婆送我的定情信物。”斑马老师嘀咕着,去问大家,这个“安思虑”是谁。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必然差异。所以反映在言语行动中也有很大差别。例如“谢谢”一词,在一般的语用环境,中、俄两国人在使用该词时,功能效果是相同的,但在某些情景对话中,又是无法沟通的。俄罗斯人使用“谢谢”一词的频率和场合要大大高于中国人使用这一词,原因是俄国人在不同场合使用它时,都隐含着俄罗斯民族的文化背景,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容。 俄国人每餐用完之后必说“谢谢”。否则被视作对上帝不恭敬,对做饭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应邀去明友家做客,做客完毕与主人告别前必说“谢谢”,否则被视为没有文化修养;下课时,学生一般要向老师致谢,感谢老师传授知识;教师在学生记分册上当面打分,无论分数高低学生一定要对老师说“谢谢”,否则被认为对老师所给成绩不满的无声抗议;在商店买完东西要谢谢售货员的服务;客人离开主人家时,主人要说“谢谢您赴邀”。上述语境使用的“谢谢”,在俄语都有很大功能,是人们在正常社会交际中必须使用的,说与不说标志着一个人懂与不懂做人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否则被视为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一般。而在汉语里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有些场合干脆不用。中国的习惯是客人离开时,主人常说“有时间常来玩儿”或“招待不周,请多多包含”之类的谦恭之词,而俄语中邀请别人常来随便  相似文献   

15.
朱自珍 《社区》2013,(31):40-40
2013年4月6日,83岁的高龄老人周奶奶,拿着一封感谢信笑眯眯地来到社区,她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工龄这事能解决,谢谢你们,我心中多年的结总算解开了。”周奶奶说的事缘于我的一次常规性走访。  相似文献   

16.
《说文》亦声字说略任胜国“从某,从某,某亦声”是《说文》分析汉字结构、训释字义、标明音读的一种条例,例如“拘,止也,从手从句,句亦声”。据我们对大徐本的统计,《说文》亦声凡212条,约占全书总字数的2.2%。这个比例虽然不大,但亦声条例揭示了汉字形音...  相似文献   

17.
一天,轮子生产车间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麦克斯放下手中的锤子和凿子,打开门。一位男士见到麦克斯这位著名的轮子制造者之后,真诚地微笑起来:"我终于找到你了!"麦克斯问:"你有什么事吗?"那人说:"我叫伊迈姆,是一个农民。我只想过来说声谢谢,谢谢你  相似文献   

18.
宋代诗学及其诗声理论影响着宋代乐学的理论发展与成就,并形成互联互通,较突出的理论是“声词相从”说、“乐为诗作”说和“声转机萌”说。这一融通来自于对先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之诗乐合一观念的解释与发扬。“声词相从”说追求声意相谐,最高境界是“声中无字”“字中有声”;“乐为诗作”说强调乐为诗流、志本声用,并批判了宋代诗学与乐学上流行的“声依永”之观念;“声转机萌”说要求声韵要转换、歌诵需转喉等。这些理论是先秦诗乐合一观念的发展,特别是这一观念在宋代诗词曲乐中声律或声音等技巧层面上的具化。  相似文献   

19.
我想谢谢他说“感谢你的给予”,而不是感谢我的施舍。他让我知道了——  相似文献   

20.
漂亮的女狼     
一位姑娘向一个小伙子求爱。她写了一封求爱信。信上说:“人们都说我是一位漂亮的女狼.假如我们两个人……”小伙子见信,忍俊不禁,很有礼貌地写了回信,说:“狼姑娘.谢谢你的美意。非常遗憾,我不敢答应你。我幸亏是在信上遇见你.要是在路上碰见,我可就没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