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群晖  曾莉莉 《社区》2011,(24):30-3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模式从平房大院居住转向高楼居住,单位或祖宅为中心的居住转向社会化小区的居住模式。防盗网、防盗门已把人们分隔成互不相识、互不联系的个体。居住者之间漠视、互不关心的现状已成为普遍现象;孤独的群居者,成了都市的普遍现实。由于缺少交流,缺少互动,缺少支持所产生的孤独感、压抑感在逐步加剧,剥夺了人们对生活的正常感受,影  相似文献   

2.
心理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将其运用于提升大学生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过程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绘画作品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艺术家的个性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作为西班牙绘画之父的格列柯,其风格独特的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加具体的了解格列柯当时的时代背景,画品及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论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的生成和培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地软环境的最重要因素是居民的文化心理,尤其是该地作为旅游地后促使居民生成的那种特有的文化心理。剖析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的各个层面,对发展旅游事业,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意义。影响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生成及其差异性的几个基本因素,揭示了旅游地特别是新开发的初期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的若干外在表现形式及其变化,还对一些不同类型的著名旅游地之居民文化心理进行了个案分析,认为尤其应对初期旅游地多变型的居民文化心理予以主动的导引,张扬和培育其积极性成分,改造或抑制其不利于旅游事业发展的消极性东西。  相似文献   

5.
:感情在艺术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情绪是作者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绘画艺术创作中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导致作者对创作内容的取舍、色彩的运用及构图、用笔的不同。只要是正常人 ,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 ,都能读懂作品中人物的表情 ,并知道这些表情所代表的内在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6.
由于绘画本身的优势,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进行绘画心理分析,更容易明白来访者的情绪和感受,对来访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调节,采取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回应或干预。  相似文献   

7.
在对居民读者进行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了解居民读者的阅读心理至关重要,它是实现社区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前提.通过对社区图书馆读者各种阅读心理的分析,提出应丰富馆藏、深化信息导航,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等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8.
蒋雨冰 《社区》2013,(21):36-36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宅吉社区服务中心以打造“宅吉平安、吉祥家园”活动为载体,与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杨涛携手走进社区开磷花园院落,为社区20多名群众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9.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角色扮演模式是行之有效 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本文着重阐述了这种模式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居民心理预期(乐观及悲观情绪)与宏观经济相互影响的关系来分析影响居民心理预期形成的因素,以及居民在心理预期的引导下如何支配个体经济行为,再到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最后总结出为稳定居民心理预期,提升经济政策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绘画受其封式文化模式的影响,日趋程式化、定型化、单一化,显示 出抗变性、保守性的特点。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改革,传统价值 观念和思维模式不可避免地要经受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绘画也受到外 来思潮的影响,一些过去视为神圣的模式受到质疑。创造在否定中不断更新 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西宁市区的居住格局与回汉族居民的社会交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西宁市区这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城市为对象,基于回汉族居民在居住场所及学校中的分离指数的测算,分析西宁市区回汉族居民的居住格局及形成此格局的主要因素。回族主要聚居于城东区,但总体而言,西宁市区的回汉族人口混居程度较高,形成目前西宁市区回汉族居住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历史因素与宗教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游客心理承载力是衡量古村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而古村落中居民行为又会对游客产生重要的影响,探究古村落居民行为与游客心理承载力之间的影响过程对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以游客体验为中间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古村落居民与游客的互动、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古村落居民的商业行为对游客心理承载力的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古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古村落居民的商业行为会通过游客体验影响游客心理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多民族地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个案研究,揭示了我国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并对此进行相应的分析,对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提升,提出了理性的思考。其一,创新普法教育机制。首先是角色转变,变“教育者”为“服务者”,其次在教育方式、内容上更新,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需、寓教于助、寓教于求”,以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群众最关心的身边的事情,以群众最需要法律救助途径,为社区居民提供宣传、咨询和服务,让社区成员在自主选择法律服务过程中吸取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修养和水平。其二,着力培育健康的法制环境。健康的法制环境是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形成的重要基础。广义的法制环境,它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与深化,以及对传统文化重构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才能冲破由自然经济所派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等级关系为特征的纲常伦理为主要社会关系调节器的宗法关系。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基本原则,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才能保障每一个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才能真正使他们成为法制的主体,激发他们参与法制的热情;同时居民法律意识的完善和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完善和发展,三者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统一整体。狭义的法制环境,主要是法制建设的自身状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方针;二是努力形成知法、守法的社会氛围。这两个方面相互依赖,彼此促进。其三,充分重视法律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即把法律所确定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内化为人的性格结构、文化观念和自觉的社会角色,从而通过人的内在的尺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居民法律意识提高的过程,二者是同一的。因此,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必须努力实现法律的社会化。通过法律社会化,在真正意义上打通了个人、法律、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法律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法律社会化的成果直接关系着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论高职院校心理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师资现状及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心理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阐述了课程式团体心理辅导,不失为一种提高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预防和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教学法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以促进医学人才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方法:将239名大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用社交能力自测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自测量表、自卑倾向自测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的抑郁、焦虑、社会交往能力和5项自卑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训练教学能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力,并对大学生心理具有多方面的积极的影响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转居"居民感知当前中国不同社会领域社会变迁,其社会变迁感知、评价、主观支持资源、社会支持资源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复杂关系,中国"农转居"居民的社会心理处境表现在农转居居民的年龄、教育程度、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教育程度高中以下的无业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其他新居民;社会变迁速度地感知和评价、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显著.对社会变迁的主观评价在社会变迁速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主观支持这个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转变户籍,成为城市居民。在转户的过程中,转户居民必将面临由农村到城市的各种改变,是否能够较快适应城市生活会影响他们的生活现状。从转户居民的转户意愿、社会适应、心理特点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关于他们生活现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提高转户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索团体心理辅导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用模式,为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