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罗马法学家在罗马法律体系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罗马法学家对政治法律问题的思考带有明显的务实取向,他们关于自然法、市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分以及法与正义之间关系的论述呈现出斯多葛哲学的理论路向。罗马法学家以法律制度内部秩序的统一性、有机性和连续性为前提,构建了精致的法律分析体系,造就了实质的法律文化。罗马法学家的思想中蕴含着罗马人重传统的精神,这种精神和思想通过罗马法呈现给世人,并影响到此后的法律体系和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2.
罗马法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世俗职业法学家集团,他们长期根据罗马社会实际需要进行法学研究,使罗马法成为古代世界最发达最完善的法律体系.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主张,是对人类法制文明一个创造性贡献,体现了罗马法学家长期专注研究法律的智慧成果,促进了罗马私法体系走向繁荣发达,奠定了大陆法系关于法律属性分类的基础.罗马法学家公私法划分的理论对我国明确划分公权与私权边界、依法约束限制公权、尊重和保障私权、提倡权利本位观念等方面可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古罗马法能够发展成为一种精致的法律体系,得益于其自然法思想的指导,它内含着罗马法学家的推理模式、解决法律问题的方式。古罗马法思想中关于政体的论述首推伟大的政治家和法律思想家西塞罗的共和主义思想。而古罗马法律思想关于政体理论的研究又不仅囿于西塞罗,而是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因此,文章尝试的是在古罗马法律思想中找寻关于当代中国政体理论的法律正当性,运用自然法理论阐述,在这样的大胆设想的基调与背景下,通过比较分析试图阐述中国政体中的顽固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关于法哲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创新中,法哲学应是一个重要课题。法哲学是法律、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法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但侧重为法学的分支学科,可概括为“法学为体,哲学为用”,即用哲学的方法去研究法律现象。法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法的两重性。法的原则、规则、概念等,都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这两种属性。这就产生了法律的基本矛盾。法律理论和观念来源于法律和法律制度的现实,反过来,先进的法律思想和法律理论又影响到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发展,这就形成了法律自身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讲“依法治国”,应该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一起抓。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不是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应是“制度文明”。过去法学界受危害最大的有“五个主义”:法学教条主义、法学经验主义、法学实用主义、人治主义、法律工具主义,其根源是思维方法离开了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探究法社会学的思想渊源需以西方法哲学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作类似于谱系学的考察。最初,古希腊思想家着重法律及正义观对保障国家与人民的重要作用。进入古罗马时代,思想家们则更看重理性自然法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平等观。中世纪的法学笼罩在神学主义的迷雾中,以人性恶的立场来定义法律,但这也招致了一些进步学者关于法律禁欲主义的质疑。进入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兴起,作为其成果之一的社会契约思想得到丰富,有关自然状态假设的提出为法律保障人民自由与公共利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十九世纪社会学学科的创建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为法社会学学科的创立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6.
探究法社会学的思想渊源需以西方法哲学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作类似于谱系学的考察。最初,古希腊思想家着重法律及正义观对保障国家与人民的重要作用。进入古罗马时代,思想家们则更看重理性自然法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平等观。中世纪的法学笼罩在神学主义的迷雾中,以人性恶的立场来定义法律,但这也招致了一些进步学者关于法律禁欲主义的质疑。进入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兴起,作为其成果之一的社会契约思想得到丰富,有关自然状态假设的提出为法律保障人民自由与公共利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十九世纪社会学学科的创建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为法社会学学科的创立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根据罗马法的经典文献──《法学概论》与《学说汇纂》,解析罗马法学家的法哲学。第一部分着重分析罗马法学家阶层的形成及其地位与作用的变化;第二、三、四部分展开对罗马法学家的法哲学基本观点的剖析,最后简析罗马法学家的法哲学之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立法、法律适用的过程是与人民群众心相通、理相同、情相连的过程,离不开“常识、常理、常情”的指导。“常识、常理、常情”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人与人相处的、至今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基本道理、行为准则。“常识、常理、常情”既是一种法治观,也是一种指导培养法学人才基本方向的法学教育观。坚持“常识、常理、常情”的教育观,法学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9.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发达、最完善的法律,是罗马人民天才的最高体现。古罗马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发达的法律制度,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古罗马奴隶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是罗马法发达的根本原因。此外,罗马法学家的贡献、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以及罗马统治者重视法治和法典的编纂也是罗马法发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学思想 ,从而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的许多法学思想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从立法应从实际出发 ,法随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立、改、废 ,加快立法的进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列宁的立法思想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的法律哲学的三个主流学派,自然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和法社会学三大法学派在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分别提出各自的主张,法律是价值?是形式?还是事实?三大主流学派各主张法律研究的某一方面,进而围绕法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论战。由于三大法学派的片面性和排他性,法学家们呼吁各流派相互融合、补充,以此来形成一个新的法学理论体系,综合法学理论便应运而生。但综合法学理论还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本文将从法律概念、法律规则的角度来评述综合法学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及其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在罗马法制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制定法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主要的法律渊源。《十二表法》公布之后,罗马裁判官拟定的诉讼程式、法学家的解答、皇帝的敕令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该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它们以衡平的方式创设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实了制定法的内容,使其更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法制现象,罗马法中衡平机制的生成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即以古希腊自然法为理论基础,以罗马裁判官和世俗法学家为智识条件,以市民法和万民法为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3.
传统分析法理学主要关涉到两个基本命题:第一是法的本质是什么;第二是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而法理学经久不衰的问题之一是法律和道德之间是否具有直接的关系。坚信法律与道德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这些人,我们一般称之为"法律实证主义";而坚持认为法律与道德具有直接的联系的这些人,我们通常标示为"自然法学家"。在法律理论上的"自然法",按其发展路径理解它的意涵为:(1)有某种客观的道德真理;(2)这些道德真理至少部分地构成了法律作为真理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罗马法是西方世界法制的源头,它深深地影响着欧洲大陆法系的发展。对于与欧洲一水相隔的英国而言,罗马法也留下了特殊的烙印,使英国法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呈现另一番特有景象。英国在其民族特征、王权统治、法律职业阶层等因素的作用下有限输入罗马法,使罗马法对英国的法律发展方式、法律体系、司法体系及法学教育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法与私法划分理论是西方法律文化的重要成果,影响了人类从古至今的历史.其由古罗马法学家创立,中世纪一度沉寂至罗马法复兴得以延续,近代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中获得充分发展.20世纪后出现"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趋向,传统公法与私法划分理论发生动摇.  相似文献   

16.
早期俄罗斯法哲学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法学家从欧洲大陆,主要是德国,汲取了先验唯心主义和古典自然法的法哲学思想,并把这种思想与俄国的斯拉夫文化和东正教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俄罗斯早期法哲学。他们从抽象人格出发,呼唤人的解放;他们阐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证了自然法对实在法的作用,并探索了理想国家的观念,以此向专制制度的合理性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7.
对于法律哲学怎样辅助法律的成长,卡多佐指出,法律哲学将告诉我们,法律如何产生,如何成长,发展的未来又会怎样。正是法律哲学的这些普遍性和抽象性,指导法律思维,左右法官意志。在卡多佐看来,每个判决提出的问题其实都涉及一种有关法律起源与目的的哲学,这一哲学尽管非常隐蔽,实际却是最终裁判者。法社会学具有将法定义泛化的特征;依法判决只是法律运作的外在形式,法官的独断还要经受实践和理论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罗马法中的自然法精神和实践理性的完美结合 ,是促使罗马法成熟繁荣的重要因素。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发展历史 ,把握其内在精神 ,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法治建设提供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