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文臣 《理论界》2007,20(12):120-121
哲学从米利都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理性主义的。理性便被历代哲学家所关注、探索,成为西方哲学发展的奠基石。而不同时代的不同哲学家对理性主义的理解和阐释又各有差异、形成了各种流派和观点。今天,我们从源头上再一次弄清楚理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我们以理性的哲学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故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的神话孕育着欧洲[西方]哲学,神话是前哲学思维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创世神话与万物本原”、“宇宙的演化”、“灵魂、生死观念”和“社会历史观”等几方面分析,可以见出古希腊哲学思想脱胎于神话的痕迹与路向。  相似文献   

3.
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品格,一直是古希腊与先秦哲学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尽管古希腊与先秦哲学对精神境界的理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色,但对真善美意蕴理解的不同,以及实现真善美路径的不同,导致古希腊和先秦哲学在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上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趋向."至真至善"的理性主义人格至上精神和"至善至美"的"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是两者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4.
论价值哲学视域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从现代价值哲学的视域看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像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价值哲学将人的价值和自由的探讨集中于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层面 ,也不像马克思的价值哲学集中于经济批判和政治批判 ,而是将价值批判的主题转向了意识形态批判 ,特别是转向揭示西方意识形态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他们的上述批判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义与义形成于古希腊和先秦时期,构成一组可类比的概念,两者在雅典学派和儒家的相关理论中集成,共同构成轴心文明时代两种典型的正义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守法正义观关注个人外在行为规范,与荀子行义以礼等观念具有相似性,构成两种不同道德规范体系;古希腊公平正义观涉及利益占有行为,不同于孔孟个体道德领域的义利之辩,却与荀子礼义观具有相似处。柏拉图个人正义强调心灵和谐状态,类似于孟子义内说之寡欲集义,两者聚焦个体内在德性,但属于不同人格类型。从社会制度德性而言,柏拉图城邦正义与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各与荀子群居和一说及度量分界论具有极大相似性,两者皆强调基于天赋资质的社会分工和个人优绩的差等分配。正义与义容纳德性与规范维度,在个体或社会层面体现秩序与公正本质。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明从静态的角度指的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指的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层次.中国古代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其主要思想表现为对圣人的"德治"、"仁政"的张扬和对"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的推崇.西方古代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代表人物为亚里士多德,其所宣扬的是"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与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哲学家们,在哲学本体论思维逻辑指导下,纷纷提出自己的音乐美学观点,例如,亚里士多德,他本着艺术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探究音乐艺术的情绪模仿,领悟到音乐艺术的精神享受的深刻内涵,肯定了音乐艺术的娱乐功能,其音乐美学思想是对前人的系统而辩证的继承与扬弃。总之,诸古希腊哲学家们都为西方音乐美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数学的应用不是古希腊人的独创,但把数学和哲学实现完美的结合却是古希腊人的原创。古希腊数学不仅是其哲学家思维和创造的工具,同时也是他们所追求真理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古希腊相关哲学思想中数学因素的研究,揭示古希腊哲学何以成为人类科学与理性的源头,并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数学这一工具在人类思想史和认识史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哲学精神是哲学永葆"爱智慧"风范的精神品格,是哲学与其他学说在精神层面划定界限的重要标志。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原初、最根本、最精妙的表达,追求纯粹、反思批判、高扬自由是其基本内容。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作为人类精神境界的不同方面,哲学精神不仅与科学精神内在相通,而且在关怀人生命无限性追求、自觉人自己的生存态度、反思人自身的高贵品性等方面还是对科学精神的积极超越。  相似文献   

10.
静,最初与动相对,后来逐渐发展出政治安宁等褒义,并在春秋时期具有了德行的意义。先秦儒家十分重视静,孔子以静比喻"仁者",孟子讲"不动心",荀子讲"虚一而静",都认同静在工夫修养中的意义。但在儒家看来,静并不是第一性的观念,它是依附于礼或心的第二性观念。而在道家思想中,静被视作第一性的观念,是可以代表道的,所以静是道家本体论、宇宙论、修养论的重要观念。在法家和纵横家等其他先秦诸子的理解中,静则被视作一种有效的工具或方法,来实现政治目的。经过先秦哲学的发展,静具有了工具性、工夫论、本体论等丰富含义,这是动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1.
先秦佚诗与先秦诗歌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楚辞》之外 ,见于各种文献的先秦歌、谣、诵、辞之类约 30 0余首。这些作品不仅弥补了中国早期诗歌中的空白 ,将诗歌史提前到五帝的阶段 ,还显示了中国早期诗歌从二言到四言、杂言 ,再到六言诵诗的发展过程 ,使我们认识到诗歌的发生阶段除诗歌舞结合的形式之外 ,还有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谣谚、诵辞 ,这种口诵作品同歌的结合开拓了上古诗歌题材的范围 ,推动了诗歌体式的发展。《诗经·豳风·七月》就是谣谚同歌结合的产物。民歌、谣谚、祭辞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船山研究要深入发展,最重要的是向更广阔的儒学思想史的视野发展。在深入具体内在地研究船山的经典诠释基础上,全面、客观地理解船山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分析孔子、曾子、孟子三人的器质和主要思想(“仁”、“孝”和“内省”的修身方法),认为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肯定曾子是孔孟之间的主要承传者,这亦说明曾子在先秦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先秦文学的学科内涵--以欧洲文学学科发展为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学科是中国固有的一个学科 ,其发展变化 ,与西方文学虽然有别 ,但又有共性。东西方文学的演变规律让我们明白 ,虽然今天的文学概念不包括过去曾经作为文学存在的某些文学形式 ,但是 ,对于着眼建立文学理论体系的学者来说 ,我们应该把那些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学形式看作是今天文学的历史 ,而今天的文学观念 ,正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王建龙 《阴山学刊》2002,15(5):11-14
杨时以诚为核心,赋予诚意直心、忠信、自然随顺天道的内涵,反对私意,争胜急利之心以及权谋机巧,并将诚意上升为天道,以天道自然说明人道自然,其范围并未超出传统儒家论"诚"的框架.杨时的思想基点是儒家思想,他对佛的批评与认同都是从肯定儒家学说的意图出发的.杨时是儒家思想忠实的拥护者.  相似文献   

16.
在对中西古代哲学中“和谐”的相关要素有所界定的基础上.解读中西古代哲学中有代表性的和谐思想,结合目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精神文明建设,传统哲学智慧再利用,以及管理、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几大重要领域的实际情况,提出要秉承有利于继承的目标去解读中西古代哲学中的和谐思想,坚持“中西合璧,批判继承”的核心原则,阐述继承中西古代哲学中的和谐智慧具体路径,对当前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秦封泥与中原古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陆 《中州学刊》2003,(6):110-115
2 0世纪 90年代下半叶 ,在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遗址 (亦即秦都咸阳渭南宫区之一部 )内“相家巷南地” ,出土了数以千计、达数百品种的秦封泥。秦封泥上职官的记载 ,远远多于其他出土文献的记载 ;秦封泥的地理资料的记录 ,不仅远远多于其他出土文献的记载 ,而且更为系统 ,在职官与地理上 ,秦封泥都填补了不少空白。  相似文献   

18.
樊宝敏 《学术研究》2007,1(12):112-117
探讨我国古代的森林生态状况,不仅是林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已取得的考古成果,系统分析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结果表明,先秦时期森林资源分布广泛,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以及黄土高原地区都有相当多的森林分布。森林动物种类多,种群数量大,中原和北方地区有不少喜热动物和今天的许多珍稀甚至灭绝的动物,竹类、梅树在黄河流域广泛分布。湿地和水资源丰富,草原广阔,沙漠化土地面积较小,生态环境在整体上良好而优美,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融洽,由此在客观上奠定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循 《兰州学刊》2007,(4):185-187
从春秋末期开始,孔子的弟子们便展开了一场"造圣运动",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将孔子从一个平民宣传成为一个"圣人".这个运动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战国中期,在孟子的手里基本上取得了成功.此后的战国后半期,孔子作为"圣人"乃至"圣人"之首的形象就再没有动摇过.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哲学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可以将这些思想归纳为十个方面的特质:微观不变的简单性观念基础上的世界整体统一观;微观不变的简单性观念基础上的宏观可变的复杂性观念;整体性质不能简单归约为部分性质的整体涌现性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世界、事物演化生成的自组织性;承认世界本原具有"多样性"的复杂性观念;承认偶然性在事物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的复杂性思想;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在存在方式上的差异;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现了认识发生和认识过程的信息中介的机理;没有创新的预成论的全息理论;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两大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