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永久  冯辉 《民族学刊》2023,14(1):1-12, 140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为互相促成的逻辑关联和功能关系,分别发挥支撑与指向的功能作用,统一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多元一体的结构格局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和文明两方面的显著优势;团结统一的内部秩序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保障,有助于避免认同危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命运与共的共同愿景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发展指向,在性质指向上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内容指向上要求开展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相适应的内容建设;在价值指向上要求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远大理想和价值追求,努力促进各族人民的全面发展。维系并深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要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联系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动员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增强共识,凝聚力量,夯实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都是中国共产党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都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共同蕴含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基因,共同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共同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共同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铸牢思想基础、形成价值引领、凝聚团结伟力等方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指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提供重要举措和物质基础。二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同频共振的逻辑关联。因此,探究二者的互构逻辑、双向影响及互动的实践进路,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柴小君 《西藏研究》2023,(5):11-16+159
党的二十大发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号召。边疆民族地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是资源储备基地,也是保障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要地,有其显著的使命任务、比较优势、特殊责任和区域特征。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做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打造生态安全高地、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安宁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俊良  侯喆 《民族学刊》2023,(9):38-49+157
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地方政府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从理论层面分析,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涵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属性特征、前提条件和关键变量;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体建设有相互契合的逻辑,其包含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十二个必须”等重要论述;在新时代构筑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依托。从地方实践层面分析,广东民族工作通过创新党建引领的体制机制,破解基层民族聚居社区治理难题;通过各类培根铸魂的育人工程,开展少数民族班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改进多民族聚居社区互嵌格局,激发老街区新活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为载体,在文化创意方面搭建中华民族共同建设的平台;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国际实践,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益经验移植到国际化社区治理工作。上述创新模式与方法,从不同维度、广度和深度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的边疆实践,是新时代以来党推动边疆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成功实践的系统论述和经验总结,具有共同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等地域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三个共同体”构成了边疆地区现代化实践的三重演进逻辑。研究表明,坚持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措施;坚持把统筹安全和发展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指导;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疆成功实践的主要表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边疆实践为世界各国解决边疆问题提供了一条可选择、可复制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许鑫 《中国民族》2023,(2):25-27
<正>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2年9月7日,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动员部署会在京召开。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作为因应现代化而生的学科,理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深化和创新中有所作为。中国民族学有研究现代化的深厚传统和丰硕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力推进既对中国民族学的知识创新提出了急切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广阔平台,还激发其强劲动力。中国民族学的知识创新应面向:中国社会实践和重大战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民族学基本问题和方法。民族学知识创新的原则是:守“魂”、寻“根”、开“眼”、从实、原创。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民族学知识创新应聚焦于“变”和“特”。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始终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经验。作为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非遗保护与传承经历了由萌芽到发展、从成型到深化的系统化发展历程,贯穿于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历史飞跃。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探索建立多元立体的非遗保护空间模式,建立健全体系完整的非遗保护法律机制,打造数字非遗治理共同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引领下,非遗保护与传承必将以崭新的面貌推动世界非遗保护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进一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全面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性意义,可以从马克思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文明观的内涵,而且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和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超越。走现代化道路、推动本国发展,是当前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选择,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现代化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为全世界既想实现现代化、发展生产力又想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发展中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民族高校群众工作既有与普通高校相一致的一面,又有与普通高校相区别的地方,有自身的特殊性。面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道崭新课题,民族高校必须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建立健全民族高校治理机制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紧紧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参与,让群众受益,提升民族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更多的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各族共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正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学习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他们热情赞颂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畅谈十二大的伟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衷心拥护新党章和新选举产生的新老合作和交替的中央领导机构,决心沿着十二大指出的航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何雄浪  邓舒耀 《民族学刊》2023,(8):97-107+165
飞地经济开启了“既要经济发展,又要低碳环保”的一种创新发展路径,在为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的同时满足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贴合了各族人民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强烈愿望,响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探索,成阿飞地工业园区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是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实践,其成效值得全面总结。本文以成阿飞地工业园区为例,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促进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机制,研究认为我们有必要从利益分配机制、“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机制、协调发展机制、绿色发展机制、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来进行探索,为了更好发挥飞地经济对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创新民族飞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民族飞地园区要素支持机制、优化民族飞地园区协同招引机制、健全民族飞地园区绿色发展机制、巩固民族飞地园区民族团结机制等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创新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使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以近年多次深入藏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的第一手材料为据,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从三个视角探讨推进藏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课题:首先,总结新中国治理藏区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阐明推进藏区治理现代化的历史依据;其次,分析当前藏区的区情和发展态势以及推进藏区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阐明推进藏区治理现代化的现实依据;第三,探讨推进藏区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途径,提出推进藏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和路径的全面、深入认识是推动民族地区开展以“要素澄清、结构适切、功能明确”为关键表征的高质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根本动因。当前,以支撑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坚力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要对象的社会语言教育在内容、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需从明晰教育目的、拓展教育面向、重塑教育生态三方面改进实践,以高质量的教育成果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关切民生发展的新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什么是小康?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此,学术界从不同的侧面给予关注与研究。笔者认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2023,(1):4-5
<正>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大家好!2023年即将到来,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相似文献   

19.
钟敬文是中国民俗学的创建者,他对中国现代社会文化改革的信念与投入,对人民学问的一世钟情,以及他面向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开放意识,使其学问与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具有某种深刻的默契。钟敬文学说的特征主要有三:一是让“五四”精神成为中国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人文科学的共享思想文化;二是用民间文化研究补充传统国学,促成从现代意义上完整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三是以亲近和热爱人民为最高治学理念,促进民俗学与中国式现代化协同发展。《钟敬文全集》全面反映了钟敬文学说的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这是对民族工作和侨务工作的重要指引。广大侨胞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他们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和条件。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反过来增强了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弄清海外侨胞参与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对于理解、落实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这一要求,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