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绘画情感较之日常情感有所不同,绘画情感是审美情感,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与提炼,绘画情感不仅是艺术家的自我情感,还是人类本能的情感,是内容与形式、对象与自身、抽象与具体的完美结合。情感的灌注为艺术创作插上了翅膀,艺术家们品味生活,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感情的浓缩,它包含艺术家的思想和一个时代,艺术家们将其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作品中,从而让欣赏者们通过作品感受事物的美好。  相似文献   

2.
绘画艺术早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并且不断发展着。绘画艺术受特定的文化氛围影响,其艺术作品也自然而然会体现出艺术家本质特性因素。其中,情感因素的影响如同看不见的细线,成为影响绘画艺术的诸因素之一。丹纳曾指出:"艺术作品必然与条件完全符合,任何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是按照这一规律产生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更是以其独特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传达着不同艺术家的内心情感。而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也就缔造了不同艺术家的情感,从而在绘画艺术中出现了不同样式的线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作为一名著名的画家,他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在众多艺术作品当中,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就是在绘画中带给人们的色彩力量与视觉冲击。色彩本身能够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会给人们带来激动、紧张、感动、兴奋等情绪的影响。所以在绘画中,色彩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而梵高的作品中正是运用了色彩力量与象征意义,来向人们展示一种独特的画风。下面笔者首先会对梵高绘画中色彩艺术的成因进行简单分析,并对梵高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艺术和象征意义进行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油画的主要表现力之一,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油画色彩表现力以及具有的情感力量,直接在艺术家和观众的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美术绘画作品是情感的宣泄,油画作品中的感情色彩是创作者表现在油画创作中的真情流露情感,本文通过马蒂斯的油画作品进行分析了绘画在于追求色彩上的表现性,作品稚气并单纯,其色彩饱和浓郁,吸收了修拉、梵高、高更的所长,从而他的作品具有一种色彩鲜明强烈,线条具有活力,画面奔放,造型夸张,艺术风格。通过运用感情与色彩的交融来表达自我内心世界,其创作造出的纯粹的色彩表现形式,以色彩感情实现了对色彩感觉和色彩理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表现主义画派是20世纪初前卫艺术画派的一支,是在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等后印象派画家影响下诞生的现代绘画艺术主流趋势之一.与之同时出现还有以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为代表的法国野兽派,表现派在初期同野兽派持有相似的绘画理想,即最大程度的发挥色彩的表现性.许多表现派画家早先就是野兽派的成员,随着野兽派对色彩的理性把握逐渐局限在绘画性的形式研究上,其作品开始变得倾向于没有内容的纯粹的色彩审美形式.而表现派们则更重视内在心灵情感色彩的运用,主张自觉运用野性的色彩情感力量结合内在知觉直接转移到绘画中去,摆脱传统绘画理性观念的束缚,用个性鲜明的色彩绘画语言展现自我,追求一种更加直率真切的情感色彩表现形式.表现主义画家赋予了色彩表现以独立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一副好的绘画作品创作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绘画作品创作的效果,但基本上离不开这三个因素,那就是构图、造型和色彩。不管是在具象的绘画写生创作中还是以抽象的表现性绘画创作中或者是两者交融的创作过程当中,只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创作的形式都离不开构图、造型和色彩这三个最基本要素,研究画面表达思想情感也离不开这三个基本要素。然而以上这几种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画面中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在对于这些要素的实践中有着诸多的表现技法值得研究,这些技法对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明中灿烂辉煌的美术史,是由千百年来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美术家共同创造的。美术家是一切创造活动(美术生产)的主宰者,是美术成果作品的创造者,没有美术家及其创造和活动,有关美术的其他一切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和实现。艺术是人类的情感形式,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情感史的缩影。油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同样也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8.
中西绘画呈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面貌,而相当一部分的境内学者主要是从绘画的形式和内容展开探讨,本文拟打算撇开对于绘画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从中西艺术家创作对待自然观的态度上进行展开讨论,同时得出结论,影响绘画差异根源的是中西艺术家对待自然观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1. "自闭的"或"艺术的" 在英文词汇里,分别用autistic和artistic描述自闭的、艺术的,拼写只差了一个字母,它们之间或存在一种不确定的性质判断.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对很多事物泾渭分明,但在艺术领域,没有绝对的自闭和不自闭、正常与不正常之分,人们通常认为的"正常",在艺术领域反倒可能是一种"不正常".自闭症儿童未经过专业技术性训练,作品中也没有结构、透视、比例等绘画技法,许多作品却能触动很多艺术家.因为自闭症儿童依靠直觉和本能,在绘画作品里呈现出人性中最天真的一面,没有"经验的堆砌".成年艺术家或许可从自闭症儿童的绘画中吸取有益因素,弥补创作中思维的局限与不足.自闭症的艺术,是否可能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或艺术风格,存在于万紫千红的多样艺术世界中?这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绘画世界里,每一张作品都包含着我对人世间的解读和记录着我生命的过程。我用真诚和情感创作每一个画面,它记载着我的理想、情感和梦,还有快乐与悲伤。”——张娜。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处于成长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自律能力较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如自我中心,任性自私,对人敌对冷漠等。但因农村地区中小学在师资和教学硬件条件较有限,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加以有效地心理辅导,从而错过了最佳时机,酿成悲剧。儿童绘画作为儿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简单方式,易于实施和解读。绘画中对色彩、线条等的挥洒运用,能帮助留守儿童将口语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情感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通过绘画作品能呈现很多儿童潜在的心理问题。笔者在设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问卷,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儿童对自己绘画作品阐述为主旨,根据绘画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与留守儿童充分沟通,仔细倾听留守儿童绘画作品所蕴含的寓意,谨慎的进入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绘画概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绘画界就是否应该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图像展开论战,这似乎成为每个活在图像时代里的艺术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图像无处不在的今天,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图像对于绘画的影响,所以在我看来,创作中是否运用图像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图像、研究图像、运用图像,最终为自己的绘画创作注入新的元素,以下我将通三种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运用,来探讨油画创作中图像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中,画家利用各种色彩来表达情感,而在这其中,梵高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梵高的一生短暂贫苦,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备感艰辛。但是他却用他的画笔,勾勒出绚烂的色彩,在世人面前展现再熟悉不过的人和事,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着生命的炙热。色彩在梵高的艺术王国里,不仅仅表达着最直接的情感,而是被赋予了深不可测的意义,梵高在艺术作品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对现代绘画产生了影响的深远。通过对梵高作品的分析,探讨出他对当时外部条件和内心世界的色彩表现与情感释放。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早期,借助透视法和光影的明暗处理,营造真实的绘画世界,再现真实的主题空间,成为一代画家的基本追求。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的审美追求为之后的绘画创作开辟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同时,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往往表现出对空间、透视的刻意追求,反而使绘画趋于呆板,不利于绘画的发展。波提切利,作为文艺复兴早期最后一位杰出的画家,将空间三维感的自觉追求和人物立体感的纯熟塑造,以及对绚丽色彩的高度把握和线条表现力的流畅和谐集于一身,创造了颇具浪漫风情的绘画作品。其画面中的忧郁沉静的气质及优美婉转的女性情怀,及对宗教的反叛精神,使其在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中独树一帜,成为意大利现实主义艺术的先驱,此外,其绘画也体现了一定的东方情调。  相似文献   

15.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当今许多画家运用戏曲京剧的元素,表现在自己的作品里。虽然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是两大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其美学价值息息相通,从意境与神韵,再从意象到造像,追求艺术美是绘画与京剧的共同艺术特征。本文通过对吴大羽晚年作品运用京剧元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分析,体现京剧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在过去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沉淀。我国唐代是一个文化气息十分浓厚的时代,人文艺术发达,而陶瓷就是其最具象征意义的一种艺术形式。唐代陶瓷艺术不仅仅代表着我国人民的智慧和超群的绘画天赋,更加体现出了其时思想的突出和先进性。本文对陶瓷装饰中的写意绘画艺术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唐代陶瓷中的写意绘画艺术感染力以及写意绘画在唐代陶瓷中思想突破上的独特表现进行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抽象绘画的先驱者康定斯基这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作品刻上了环境的烙印。本文将立足于康定斯基的一些绘画作品,从格式塔的角度,去探讨绘画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异质同形的关系;点、线、面这些形式和色彩采用格式塔心理效应如何达到平衡,才能将艺术家的内心需要恰当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18.
绘画语言经过人类的不断探索与创新,逐渐把最优秀,最精彩的部分传递到我们手中。充分地学习和研究古人流传下来的绘画语言,对于我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在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是十分重要的。人类之间相互交流需要语言,那么对于画家来说,绘画语言就是作者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直接方式,它表达出画家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及想要表达的内容。我们在绘制一幅完整的作品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多方面的。创作什么样的作品用怎样的绘画语言来达到理想的创作效果,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现今的中国画已经是缤纷绚烂的多元化世界,但是却始终不变它特有的思维模式,仍然坚持着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目前我们在学习画画时几乎对于绘画语言是一种忽略,可能只是在所要达到的效果之时使用一些简单的表面的语言。我们要加强对绘画语言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印象派画家莫奈致力于大自然中,通过大自然环境与光线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绘画“固有色”的表现,采用鲜明的色彩和笔触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形成了以“条件色”表现物象的新的色彩观念.本文以莫奈的《日出·印象》作为分析的入手点,来研究色彩与绘画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从整体上研究印象派在绘画中的价值和影响,以期有助于在艺术实践中对色彩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阐述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几位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对蝉的描写,探究蝉在诗中不同的艺术形象及不同的意义。在诗人们眼中,它不仅仅是一种昆虫这么简单。诗人们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给它留下一席之地,把它人性化,但却都融入了他们的情感和寄托,甚至流露出自己的影子来。从那些描写蝉的诗句中可以读出诗人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