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通信功能的日趋完善,网络已经覆盖高校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中最活跃的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为在网络时代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高校应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线上教育模式,设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从不同角度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对策,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是多种社会信息杂陈交错的舞台,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产生的影响与促动不可忽视。及时了解网络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掌握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正向、反向影响,并提出符合新时代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结合网络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新情况与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大力加强以"新媒介—新表达—新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三新"机制建设,以正向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及远大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成为高校与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领域。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众多问题与挑战,疫情常态下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高校通过发挥榜样力量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助推大学生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以其便捷适用、涵盖面广,迅猛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变得精彩,这是摆在每个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是每个高校学生辅导员在网络时代所必须肩负的使命.本文试从分析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网络引导,探讨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各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仰,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与文明素养,塑造他们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让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本文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着重探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目标,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成为互联网的忠实使用者,随着"00后"大学生升入高校,高校的思政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互联网"冲击。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中应加强网络环境建设,通过培养学生树立教育主体意识,旗帜鲜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为广大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时代针对"00后",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群体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7.
庄秋琴 《现代交际》2012,(6):250-251
互联网作为一种高速信息传播工具,凭借信息的海量性、传播的即时性和影响的深远性,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入手,就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俊花 《现代交际》2010,(10):188-189
文章分析了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以及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通过加强网络系统性建设,建立系统的、完全的、统一的网络行为规范,建毒富有针对性的信息网络管理机制,主动占领校园网络阵地,提高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刚 《现代交际》2010,(11):219-219,218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校园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已成了大学生在校生活的标志。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沟通和交际的重要方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战略选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广阔的空间。本文阐述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获得了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微媒体的信息渗透挑战着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防御能力。网络微媒体具有信息主体的泛化、信息内容的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即时化、信息方式的生活化等特点。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正视微媒体给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挑战。积极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密切关注微媒体平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努力排查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险情,携手联动多部门,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当着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来看,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重专业,轻思政、职业定位不明确等,这些越来越尖锐的问题对高校思政教学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鉴于此,先对网络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进而着重阐述优化网络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策略,期望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钰 《现代交际》2015,(4):143-144
科技的进步推动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网络时代的主要参与者与实践者,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尚浅,心理还未成熟,最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本文主要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几点策略,希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网络让世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共享和对话,让地球变成为"地球村"。科技的发达,传递信息的快捷,网络功能的强大,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大量的信息涌入,一些不良信息来不及被筛选过滤,势必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的影响因素,探讨基于这些现象,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实现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问题,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高校崇洋媚外风气有所增长;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有所淡漠;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够广泛,缺乏深度,缺乏创新,效果欠佳。为此,本文在以往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进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举措,即进行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式创新等,将爱国主义情怀与时代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在中国的网络发展史上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从1987年中国发出第一份电子邮件,到2008年中国网民数达2.21亿人,普及率超过16%,中国成为互联网上的“第一人口大国”。而大学生是中国网民中比例最高、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统计,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为了准确掌握新时期大学生接触网络的基本情况,以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好地推进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在上海大学生中进行了调研。以期对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主旋律电影因其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传播我国主流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等优势,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新的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深入挖掘主旋律电影的独特教育价值,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短视频等新兴文化日渐兴起,其信息内容多元化、传播碎片化、泛娱乐化、信息茧房化等特点日益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态度,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作为一种现代的传媒工具,已经深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同时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教育模式正从封闭式的课堂教育向着开放式的网络化教育转变.随着网络应用不断深入,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模式.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大学生就业,帮助其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本文通过介绍网络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而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生力军的大学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络中丰富的资源和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以求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找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