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开发的职业能力培训服务和国家认证的新项目,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处理、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数字应用"等6个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职业核心能力决定着当前技工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为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技工学校,必须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简单说,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具有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的教育. 一、职业教育与职业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课题中,首次把人的职业能力分为职业专门技能、行业通用技能、核心技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职业》2014,(30)
日前,人社部“维修电工”“餐厅服务员”职业培训包开发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召开。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领导、培训专家、学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通过对德国职业教学的培训学习,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为重要的载体,阐述了优化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骆潇 《职业》2009,(34)
2009年11月15日,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界、培训界的代表共聚上海金茂音乐厅,庆祝第三届国际、亚洲、中国十大培训师评选活动暨第四届国际职业培训师节日盛会的召开.此次活动由国际职业培训师行业协会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共同主办,旨在推动培训行业发展和创新,搭建企业与培训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大力开发培训人才,为培训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6.
袁咏平 《职业》2011,(17):115-116
对岗施教,即对照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各行业岗位任职要求,构建职业化课程体系和开发职业化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吕海龙 《职业》2017,(8):73-74
从目前看,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讲授层面,教学目标也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各类、各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其他专业课的衔接不紧密,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因此,运用CBE教学模式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进行改革,通过对职业岗位分析,发现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针对职业能力要求重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提升专业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司法警官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管理方式单一、法律职业精神的培养不够深入、学生知识储备匮乏、学生人文素养先天不足的问题。结合司法体制改革对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的新要求,将法律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将法律职业精神和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教师行业内实践制度;建立行业专家、业务骨干兼职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文化融合在校园文化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政法队伍源源不断提供合格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和专业化发展,各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到销售顾问式的模式,教育咨询师在国内是一个新生的热门行业。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纷纷高薪聘请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营销推广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为教育咨询师,文章对此就职业要求和可从事工作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启文 《职业》2014,(11):11-11
日前,由湖北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组织的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制度建设座谈会在荆门技师学院召开,来自全省部分市州人社部门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的代表对即将出台的《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湖北省技师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进行了讨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刘欣荣 《公关世界》2024,(3):118-120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优化旨在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需求现状,提出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引入行业专家、鼓励教师进修培训以及定期评估与调整等措施,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交际》2006,(3):59-5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公布了网络编辑的考试申报条件与考核办法。据介绍。将在理论知识考试与专业能力两方面进行考核,其中包括职业道德、基础及相关知识、专业能力等鉴定内容。网络编辑申报条件:(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助理网络编辑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应是对社会高技能职业、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群、岗位群所需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一种科学编码,应是一种以突出行业特色、以企业高技能职_业需求为导向的建立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载体.  相似文献   

14.
苍中洪 《职业》2017,(1):104-106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要素及意义 不同学者从各自领域、不同角度对职业能力的内涵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心理学派认为职业能力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能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个体心理特征.结构学派认为职业能力是由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道德、素养、经验、知识、技能等全部能力单元的构成.过程学派认为职业能力是在特定职业活动中通过对已有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类化而不断发展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综合以上观点,笔者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体成功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或在特定情境下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能力特征和素质的综合,是个体具有的职业素质的外化.  相似文献   

15.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的引入背景与定义 行为引导型教学是20世纪90年代德国职教界根据新时期行业和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所进行的综合性教学改革.它强调以职业行为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对专业按学习领域来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主张以突出实践性为特征的整体性学习代替传统的学科学习.  相似文献   

16.
清青 《职业》2010,(13)
4月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京联合举办了全国创业培训培训师经验交流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专门给会议发来贺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张斌副司长、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宋建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124名培训师齐聚北京.这是创业培训工作近十年来,以创业培训培训师为主体,组织的规模最大、出席人数最全的一次会议.会议回顾了十年创业培训工作成果,交流了创业培训工作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内模拟实训课程改革为例,通过具体的课程改革实践,得出:校内模拟实训课程定位应以就业岗位能力为出发点,根据岗位需求合理设置实训项目,通过采取与行业相结合的校企培训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与就业岗位相一致或相似的项目实训,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实现高校教学与岗位培训的接轨。  相似文献   

18.
张伟 《职业》2003,(8):5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对广大劳动者系统地学习相关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为企业合理用工以及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各种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知识和技术也愈来愈多地融进当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优化劳动力素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提升职业标准、完善技能鉴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推出了“1+X”的鉴定考核细目和题库。“1+X”中的1代表国家职业标准和鉴定题库,X是为适应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标准和题库进行的提升,包括增加了职业标准未覆盖的职业,也包括对传统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的提高,同时还融进了当前最新的高技术、新工艺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李阳 《职业》2013,(36):87-88
随着企业对技术人才要求的变化,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已不能完成培养目标,基于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旨在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技能脱节、教学技术技能与行业技术脱节的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在工作中学习,通过学生完成完整的学习任务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晓曦  张瑞 《职业》2021,(5):18-21
通过对世界技能大赛这一全球范围内最高水平职业技能赛事的竞赛项目技术标准——世界技能职业标准体系开展研究,揭示世界技能职业标准的架构、内容、开发机制及更新机制。研究发现,世界技能组织通过系列举措,包括进行世界技能职业标准体系建设,设定其开发机制和更新流程以及和全球行业企业的互动沟通机制,确保了其标准体现全球最新的技术技能和行业标准。此外,通过“准入计划”等专业能力建设和认证,世界技能组织对世界技能大赛的参加者——各成员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专业能力建设设立了规范,辅以资质审核、实际操作考核认证等重要举措,对专家的专业能力建设进行了推动、规范和掌控。这些以标准引领、赛事为载体的做法,对于我国的职业技能竞赛专业人才培养、竞赛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