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残疾文化胜任力是残疾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为残疾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野。残疾文化胜任力的嬗变过程经历了研究视角的转型、概念内涵的探明、实践目标的定型三个发展阶段。研究视角的转型包括从“同质化”向“文化多元化”的转型,以及从“文化胜任力”向“残疾文化胜任力”的转型。残疾文化胜任力的内涵包括意识胜任力、态度胜任力、知识胜任力和技能胜任力。残疾文化胜任力的实践目标包括观念性目标、机制性目标与能力性目标。残疾文化胜任力对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价值,并在残疾人工作研究、残疾人工作实务和残疾人工作策略方面具有视角创新、工具创新与思路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建忠 《职业时空》2009,5(10):88-89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对员工胜任力的管理。可以说,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的胜任力资源的管理。文章从胜任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两方面对以胜任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素质是构成能力和胜任力的基础,它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和胜任力。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显形式,素质通过能力可透射出来。胜任力是素质和能力的升华和发展.是对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三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促进人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创业作为一种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新兴创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逐步成长为不同于商业创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混合模式。创业竞争的加剧使得社会创业者胜任力日益成为社会创业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梳理国内外创业胜任力相关文献和开展问卷调研,构建了包括创业基因、机会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建设能力5个维度17测项的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模型,并结合胜任力理论模型与创业过程理论模型对其内部关系结构进行了解释。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为社会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测评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BEI)技术访谈29名高校熟手型外语教师,并通过主题分析和行为编码以及对不同绩效的高校熟手型外语教师胜任力特征的差异比较,建构了高校熟手型外语教师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包括14项胜任力特征,经聚类分析,这些特征可分为关系导向、素质导向、发展导向、专业偏好、积极关注、自我调适六大胜任力特征群。  相似文献   

6.
汪海伟 《职业》2017,(18):65-66
本文将胜任力理论运用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微信运用能力的培养上,分析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微信运用能力培养体系的优势,探索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微信运用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以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力结构是多维度、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综合体。本文借鉴国内外胜任力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教育行业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构建出KACM(知识水平-技术能力-性格动机-职业品德)四维度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为未来的实证研究和现实的实践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首先基于对37位艰苦边远地区青年基层公务员的访谈资料,构建了一个包含10项要素的工作胜任力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应用于“能力—动机—机会”(AMO)框架,对725名艰苦边远地区青年基层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他们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提升工作绩效的关键胜任力要素主要涉及应急事务处理能力、向上沟通汇报能力等,抑制离职倾向的关键胜任力要素主要包括心理压力调适能力、工作生活平衡能力等;工作胜任力、基层公共服务动机和职业发展机会均正向影响工作绩效并对离职倾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策划编辑是出版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其素质决定着出版产品的质量和出版企业的整体绩效.策划编辑不仅要进行选题、组稿等常规工作,还要对选题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指导.因此,对策划编辑的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策划编辑的胜任力特征模型应从意识、知识、能力、特质等四个维度进行剖析和构建.  相似文献   

10.
胜任力模型是一种新型人力资源分析、评价的方法,它将人力资源战略和组织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以胜任力为核心的发展体系,其将持续贯穿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所以,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招聘时要进行胜任力的考核。本文将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胜任力的特征和组成要素以及胜任力模型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体系进行探讨,希望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体系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秘书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诸多应用型高校在开设该专业时都设有相关的实践课程。以徐州工程学院秘书学专业教学体系为例,分析地方应用型高校对秘书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例如虽有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训和社会实习),但实践教学大多基于理论知识和简单的工作技能,以至秘书专业学生步入社会后仍缺乏竞争力和岗位胜任能力,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秘书人才的需求。研究秘书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胜任力的关系,有利于培养有较强学习能力和适应力的应用型秘书人才,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汪海伟 《职业》2014,(26):51-52
胜任力模型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工具,正推动着高校绩效工资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从而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对科学评估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胜任力评价强调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核心竞争力与员工的业绩水平、能力素质特征、行为特征结合起来,利用标杆分析,挖掘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胜任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思想。本文以邢台旭阳煤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阳煤化")为例,对该公司的中层管理者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适合该公司发展需要的胜任力特征模型,对今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汪海伟 《职业》2016,(33):57-58
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定义,从加强辅导员专业化理论体系建设、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专业化平台、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体系、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考核制度、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体系进行探索,旨在满足高职院校关于开发辅导员的自身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胡立 《职业时空》2015,(3):81-83
目前,高尔夫产业面临的尴尬处境是:一方面高尔夫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高尔夫专业学生却岗位胜任力低下。学校应该根据高尔夫企业的用人要求与能力标准来提高高尔夫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就业后的"人岗匹配"。  相似文献   

16.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人才队伍是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最贴近农民的队伍,是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最前沿阵线。当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人才队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胜任力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时代性和迫切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具备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创新技能、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和传播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自我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的能力必然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李丽丽吴倩 《职业》2023,(24):46-48
医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医学人才以及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任。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医学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如何评估学生的能力,却是医学教育工作的一个缺口。置信职业行为具有可执行、可测评的特点。将其运用于医学教育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胜任力,还能全方位、多元化、可持续地评估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胜任力模型是描述在组织中一个优秀员工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性格特点的特殊组合,已经被广泛用于刻画企业需要怎样的高绩效的人才。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在1998年专业目录调整中一度消失,今天重新回到招生目录,恢复后的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等培养模式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胜任力模型来构建适应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核心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培养人才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全球胜任力"在本质上与外语教育的素养培养密切相关。基于当前语言智慧习得现状,本文主要探索在语言智慧习得中如何培养"全球胜任力",并提出三种模式:认知力+胜任力培养模式、外语学科+其他学科培养模式和专门用途英语+其他语种培养模式,最后分析这三种模式的运行机制对智慧环境下语言习得的"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胜任力模型,然后以沈阳工学院为例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继而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