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万里茶道是17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蒙古、俄罗斯之间以茶叶大宗商品流通为主的贸易线路,是继丝绸之路后又一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商贸通道。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河畔的渔洋关古镇,在历史上是鄂西南、湘西北的茶叶集散地和宜红茶加工、运输、贸易中心,通过万里茶道与俄罗斯等欧洲大陆相连。2018年,渔洋关镇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旅古镇”称号。  相似文献   

2.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 7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事业将进行的“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8大任务和将开展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24项工程。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并在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这是兴边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编制发布的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是全面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巩固祖国万里边疆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并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2004年11月关于加大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民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研究拟订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是湖南旅游资源富集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湖南省旅游局加大了对全省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有: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特别是《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两个核心、三大板块、四条黄金旅游带”格局中,把民族地区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并且还在全省民族地区重点开发了一批古村、古镇、古民居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深入贯彻《方案》精神,大兴调查研究,对于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精心部署、落地落实、见真见效。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省荆州市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四措并举”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举措一:统筹推进,“三级”联动抓宣传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荆州市先后下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荆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教育实施方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月活动方案》《荆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手册》,省市县三级联动,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短消息     
《民族大家庭》2022,(2):63-64
<正>湖北省民族宗教工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出台近日,湖北省民宗委印发《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系统“八五”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到2025年,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民族宗教工作系统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和干部法治素养显著提升,运用法治方式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领域矛盾问题的能力普遍提高;民族宗教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民族宗教工作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民族宗教工作法律法规社会知晓率显著提升,各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湖北省民宗委政策法规处覃辰恺)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下简称“四个会议”精神),咸宁市民宗部门以“九好”为目标,推进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领导支持争取好及时向党委、政府做好工作情况汇报,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落实“四个纳入”、做到“四个全覆盖”和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学习培训、制发落实措施等方式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市、县两级都及时以党委的名义高规格的召开了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都把“四个会议”精神和宗教政策法规纳入主体班教学内容。重点对乡镇统战委员、村支书等一线党员干部,以及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进行会议精神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导”的能力和宗教界自律能力。咸安、通山等地专门组织村支书开展宣传培训。全市民族宗教界采取“首个议题”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学习“四个会议”精神。专门出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新时代全市宗教工作》文件。  相似文献   

10.
短消息     
《民族大家庭》2024,(1):62-64
<正>湖北省民宗委命名140多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近日,《湖北省民宗委关于命名2023年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印发,决定命名武汉市洪山区等140多个地区和单位为2023年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突出“融”的导向,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有形有感有效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有力促进了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湖北省民宗委民族一处陈燕辉)  相似文献   

11.
2007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它的颁布实施.不仅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喜事,国家民委副主任丹殊昂奔强调,必须充分利用实施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比族政策体系,解决好少数比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 ,宜昌市在5月21日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专题听取了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 ,并就如何贯彻好中央、全省的会议精神和进一步加强宜昌的民族工作确定了八条具体措施 :一是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民族工作会议 ,研究部署“十五”期间全市民族的民族工作。二是出台一个民族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进一步完善民族优惠政策及扶持措施。三是召开第一次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四是市每年拿出120万元无偿资金设立“支援民族地区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6]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精神及《国家民委“十一五”工作规划》,切实做好“十一五”时期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史,是一部民族交融汇聚成的中华民族史。2023年10月23日,国家民委组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第三期在北京蒙藏学校旧址开展。湖北七大类体验项目亮相此次轮展。“锦绣中华、和美共融”“万里茶道、以茶促融”“中华诗魂、屈子之歌”等七大体验区中,曾侯乙编钟演奏、中华茶艺体验、西兰卡普织锦、精细竹编等项目受参观者热捧。各类沉浸式、可体验的项目,充分展示了湖北依托长江中游文明中心,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14,(8):10-10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金安排、项目审批等工作中给予了倾斜支持。加强指导协调,推动《规划》组织实施。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民委加强统筹协调,指导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编制片区省级实施规划,做好省级实施规划备案审查工作,推动将《规划》中明确的重点任务、建设项目、支持政策等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正>滚滚黄河万年长,绵绵华夏文明始。作为养育中华亿万儿女的母亲河,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北麓的一缕清泉缓缓流下,绕过九曲十八弯的河套平原,以万马奔腾之势从壶口瀑布倾泻而出,最终在长河落日的美景下汇入浩瀚的渤海。在这130多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内,黄河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更凝聚而成中国人民高尚的民族品格与夺目的时代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着重强调要“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7.
刘玉萍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21,12(3):37-51, 98
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是我国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以高铁开通作为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准自然实验,结合2004~2018年民族八省区地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的高铁建设具有选择性,高铁发展阶段、城市规模、以及与规划骨干网的距离均有可能影响所在城市的高铁开通;整体来看,高铁开通对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且高铁的影响既表现出显著的“节点效应”,又展现了较强的“场所效应”;从影响的异质性看,高铁规模和新建站点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会分别随城市财政实力的增强和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体现出影响的“马太效应”;从影响的动态性看,在高铁开通的第三年,其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开始变得显著,至第五年累积影响则达到最大,其后快速衰减,显示出高铁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时滞性和阶段性;从影响的机制看,高铁开通可通过交通改善机制和投资激发机制促进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且当前投资激发机制所具有的中介作用更大;基于有效挖掘“高铁红利”考量,研究结果蕴含的政策含义包括: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高铁建设;完善高铁站点周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高铁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8.
湖南是全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惟一的自治州,湘西州的民族工作是湖南省民族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1994年,湖南省委提出举全省之力扶持湘西州脱贫致富,湘西州委、州政府以此为契机.狠抓各项民族政策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施“八七扶贫计划”的意见》等3个文件的贯彻落实,把湘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湖南省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湘西州委、州政府在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和湘西州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全州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汉语“民族”一词的起源 ,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汉语中的“民族”一词是梁启超从日文中借引过来的。梁氏 1 899年所著之《东籍月旦》中 ,出现了“东方民族”、“泰西民族”、“民族变迁”、“民族竞争”等术语 ,这是汉语“民族”一词的最早来源。① 第二种观点认为 ,中国古代虽有“族类”、“邦族”、“国族”、“部族”、“种族”等词语 ,但汉语“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 1 882年王韬所著之《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② 第三种观点认为 ,汉语“民族”一词的出现时间为 1 9世纪后半叶 ,而其普遍使用是 1 90 3年梁启超将瑞…  相似文献   

20.
契丹是公元4世纪兴起于中国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公元It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请部,建立起了强大的契丹辽朝政权,其疆域“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胜胸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辽史·地理志》)公元1125年,金灭辽。此后,契丹人逐渐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有辽一代200余年,契丹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以往,民族史学者对辽代契丹人习俗文化的研究多显零散,不成系统,无法反映契丹人习俗文化的全貌。由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国庆先生等撰著的《辽代契丹习俗史》(辽宁民族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