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立足新时代国情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要手段,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实践育人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的研究现状,探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与乡村振兴融合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发展乡村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乡村产业带头人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和支撑。文章梳理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素质和胜任力研究文献,提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概念,基于冰山模型构建带头人素质的静态结构与动态模型,并结合典型实践案例,从知识素养、能力技能、精神品质和意识思维等四个维度形成带头人的素质指标体系,进而提出培育带头人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实现乡村振兴,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去考量,全面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教育。当前,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教育已经取得可喜成绩,同时还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站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厘清乡村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前提,分析现实挑战,在实践层面寻求乡村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进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构建高质量的乡村教育体系,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满足村民文化需要、推进乡村振兴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高校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解决乡村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打造实践育人新路径。本文基于晋中学院美术系“三下乡”墙绘活动的实践成果,总结已有的实践育人模式,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和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探索美术类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布局、总规划和总要求而提出的,而乡村振兴实践则是一种结合我国乡村实际,运用路径依赖的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把乡村振兴战略付诸乡村振兴的行动。在诺斯路径依赖理论视域中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依赖"运行机理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我们对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康美娟  崔扬 《现代交际》2023,(2):113-120+124
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做出顶层设计,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组织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和国家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应通过加强乡村本土人才的培训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及职业教育促进人才振兴的方式有效解决乡村人才引进面临的困境,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新时代适宜乡村人才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资源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驱动力、加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影响力、推动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推动力,激发村民奋斗富裕生活的重要内驱力。用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要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作用,又要挖掘红色文化经济价值,还要坚持地方特色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郭雨晴 《公关世界》2022,(22):18-20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如何实现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当前农民农村已实现巨大发展,但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振兴人才短缺、乡村存在不良之风、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和乡村组织力不足是阻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五大难题。以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为抓手,探索农民农村发展路径,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索家寨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东南的元固乡境内,有贫困户27户、121人.邯郸市委农工委工作队驻村以来,同村民一起定思路、强措施、谋发展,使该村实现了由贫困村向省级美丽乡村的华丽蝶变.  相似文献   

10.
王腾 《公关世界》2023,(22):42-44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是引导大学生走基层、走生产线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贡献。但也面临着一个困境,即“乡村振兴”的人才匮乏与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不相适应。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到基层去就业。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从小康社会建设到全面小康再到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相继实施,我国基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本文结合延安市大学生返乡创业实践,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返乡创业动力偏弱、返乡创业能力欠缺、返乡创业跨界支持不够。从健全信息联动共享机制,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健全乡村人才培养机制,塑造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健全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质量方面提出了改善对策,以期对乡村振兴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崔大勇 《现代交际》2013,(12):227-227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他们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国家振兴的历史使命。但是,他们在思想政治上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迷茫的一面。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入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钟艺晴 《公关世界》2022,(14):77-78
结合“十三五”规划,各个学校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展开仔细的分析与深入的研究,学有所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而且高质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当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的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方向,另一方面,突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以及意义,制定出未来阶段的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案。本篇文章撰写的目的在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长期以来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延边州为例,论述大学生在服务地方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义务劳动、科学文化先导、提供人力资源的作用,每个作用的发挥都有相应机制的配合和支撑,机制的运作离不开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乡村层面的不懈努力和维持,同时这些机制的实现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乡村共同合作,如此才能促进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乡村振兴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乡村自治的关键在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要通过加强乡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健全法治、自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就需要在乡村治理中实行村民自治,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乡村治理中实现法治,保证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稳定;在乡村治理中融入德治,发挥道德规范、引领、约束的内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振兴乡村战略,作为农村主体的村民是实践的主体,而村民自治是推动乡村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历史的演进、制度的变迁、当前村民自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村民自治的当代价值浅析坚持好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因此对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路径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善治理论针对陕北地区治理资源不足、治理主体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将新乡贤"引回来,留得住,用得好"。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定义新乡贤的职能与角色,将新乡贤培养为"四型级人才"(技术型、管理型、文化型、公益型),有效融入农村治理,使新乡贤成为乡里乡亲的领路人、带头人、守护人、知心人。实现乡贤依法治村,以德治村,自我治村,打通政府与村民间"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其破碎化、边缘化、逐步消亡的态势突出表现为乡村与自然关系割裂,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和村落空间建设日趋无序,乡村道德规则碎片化,村民思想意识麻木。而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乡村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精神信仰。以甘肃省三益村中心公共空间修复为例,通过重塑空间生态伦理,以空间营建诠释"俭"这一传统文化,并逐步引导村民自主参与建设,来实现乡村传统文化重拾。修复过程将传统文化融于村民的生产生活,使村民在参与建设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益处,同时唤醒了其自身的家园意识和文化自豪感,进而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借鉴参考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懿德是美德之意。人有善性,追求美好的品德。探索懿德对乡村发展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按照乡村发展建设的要求,将懿德融入农用地整治、生态环境治理、文明乡风建设。在乡村发展建设中融入懿德,可增强村民自治自觉性,分享致富经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探讨懿德融入乡村发展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给兴北村发展建设提供指导,为相似村庄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借助乡村振兴这股东风,积极鼓励大学生在乡村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既能对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起积极作用,又能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价值。但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大学生返乡意愿不强,就业观念保守;其次校乡企未联动,项目开展困难;最后乡村产业缺乏长期规划,产业集群难等成问题。本文提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第一要宣传创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第二社会齐聚力,推动创业项目实施;第三建成帮扶体系,形成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大学生在乡村开展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