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反规划”基于尊重自然的思想,关注生态资源维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开发控制作为规划的重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森林景区的开发思路。在“反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城市森林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将更加重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而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了景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反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森林景区生态规划可以作为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平衡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有效手段,能够构建城市森林景区生态安全格局,促进域市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动态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生只有同时掌握动态规划的逆序解法和顺序解法,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动态规划理论,才有可能将动态规划模型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之中。由于动态规划模型比较抽象,教材只对动态规划的逆序解法做了重点介绍,而对顺序解法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动态规划理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对比”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动态规划理论,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辽宁省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1)认真编制和落实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规划;(2)推广适合小城镇发展的先进适用的技术;(3)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保障体系;(4)在各小城镇积极倡导生态文化,培育人们的生态观等。  相似文献   

4.
正一、福建试点小城镇建设现状和成效2010年初,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意见》。根据这一意见,福建省将把首批试点的城镇建设成为与中心城市相呼应、功能相互配套互补的卫星城市,按照小城市或者中等城市的标准,从提高试点镇规划起点、提升建设标准和加强管理等方面人手提出政策措施。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许多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正向宜居城市综合体转变。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5.
王万茂先生土地规划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万茂先生的土地规划思想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其绿图规划理念,奠定了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模式转变的思想基础;用规划悖论点拨规划迷津,厘清了土地规划的若干认识。其次,其提出的“三规(多规)”之间 “是协调关系不是替代关系”之观点,是规划理念上的一次拨乱反正;基于我国“总体规划越位,详细规划缺位”的现实,完善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再次,其多维土地利用规划理念,阐明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内在机制;提出的多维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推动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由单目标向多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小城镇发展不仅需要好的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还需要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对小城镇绿地系统社会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研究小城镇绿地系统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从提高城镇形象、保护延续优良文化传统、加快文明现代化步伐等角度探讨了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社会功能,并对小城镇绿地系统的规划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浅谈辽宁省小城镇规划编制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辽宁省小城镇发展的现状,论述了实施小城镇规划编制保障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辽宁省小城镇发展实际的规划编制措施:技术保障、质量保障、资金保障、法律保障、政策保障和管理保障,以指导辽宁省小城镇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仰观俯察”精神,投射于城市规划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象天法地”传统。以西周都城雒邑规划为例,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为基础,探讨“象天法地”规划思想和方法的成型及其在雒邑营建中的表现。雒邑规划综合运用“象天”和“法地”的手法,树立了中国古代城市“象天法地”规划的典范,影响深远。以雒邑规划为出发点,可以为商代都城和西汉长安的规划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荣昌县城绿地系统规划采用地形地貌分析、景观生态分析、游憩理论分析、视觉景观分析等分析方法,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荣昌县城2006-2020年构筑“山、水、城、林、人”和谐融合的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及各阶段的规划指标;提出“两环三带、四横四纵、三楔七园”的布局结构,营造“青山半入城,三河皆通汇,绿心嵌荣城”的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10.
把握住影响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关键因素,并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和评价,从中挖掘真正意义上的优势条件,同时认识不足,使小城镇建设规划制定有明确的依据,是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城乡发展的新趋势,以城乡统筹新发展观为指导,对城乡关系进行重新思考与界定,提出城乡发展应相互协调与融合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小城镇总体规划中,使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路与时俱进,克服传统规划产生的弊端,最终把陕北工业小城镇带入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现代城市发展的主题,昆明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在区域统筹、生态优先、公共交通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重点研究与规划实践,提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多组团网络化城市发展模式及支撑体系,使昆明由单核心圈层蔓延走向更高层次与形态的区域城镇群网络格局,充分体现了规划的超前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近来明确提出将按照以贵阳市为中心、迅速培育黔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将不断优化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城镇体系。针对这一经济区历史考察和现实发展需要,提出黔中经济区战略构建上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可以使全省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这在老少边穷的贵州省兴办经济开发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黔中经济区,既能又快又好的发展,又能更好更快的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5.12大地震受灾城镇的灾后重建规划应建立在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上,直面现实困难,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切实解决山地城镇人地紧张的关系,解决短时应急重建与长远规划之间的矛盾,协调城镇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受灾城镇的重建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经济、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和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工作。文章在对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城镇空间布局的优化、自然与城镇的协调发展、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城镇特色的营造、防灾减灾的规划设计等方面对重建规划的基本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建设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生态环境下的小城镇建设是“十二五“规划的组成内容,小城镇的生态建设不仅对国民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是由于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城镇建设也缺乏整体规划。因此,我们不仅应从道路、环境等各方面加强小城镇的整体建设,还应树立全民环保的意识,努力建设生态化、现代化的新型小城镇。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献研究和走访调研,运用对比分析方法,考察了社会角色现代转型对人口生育水平变动的影响,认为:社会由静态封闭的传统乡村转向开放流动快速变革的现代城镇,这一变迁带来中国人社会角色整体性的根本转型:由群体转向独立,由"家人"转为"社会人",由"熟人"社会转换为"陌生人"社会,社会活动由个体素质主导取代了血缘和宗族的规模依恃;女性则由依附从属性角色走向独立自主。上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低生育水平社会的自生成机制,因而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将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状况,阐述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目的和任务.通过典型乡镇现状资料和背景分析,提出了生态乡镇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提出了生态乡镇建设应在建立生态城镇区、生态农业区、生态林业区和生态工业区综合功能区块基础上规划模式的思路,进而探讨了典型乡镇的生态规划.  相似文献   

18.
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媒介生态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不断变化的生命系统,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枢纽,开放的、动态的、平衡的预警系统。媒介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含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和一级生产者(传播者)、二级生产者(媒介)、三级生产者(营销)、消费者(受众)和分解者(回收、利用者)等。媒介生态的机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两部分。对其进行科学规划,主要从媒介生态系统规划、媒介生态工程规划和媒介生态管理规划入手,依循合理的规划步骤,秉承整体互动、不偏不倚、平衡循环的路线,通过一定的社会革新和人类干预,争取形成媒介系统的“循环式食物链”和“绿色生态链”。  相似文献   

19.
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反规划”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规划”是在我国快速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的背景下提出的,是物质空间规划的方法论,以“反规划”为途径建立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引导区域与城市规划的基础之一。“反规划”作为规划研究手段应用于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形态、用地评价和选择方面,与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相统一,同时也与战略环境评价提出的“环境优先”原则,优先考虑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相统一。在此平台上,“反规划”思想作为一种以生态基础设施为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应用研究的重要手段,从生态基础设施的角度为环境影响的评价提供一定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0.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中心镇研究——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等级结构规划中,将建制镇划分为一般镇和中心镇两个层次,作者首先介绍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和中国目前城镇体系规划的现状,论述了建设中心镇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着重对如何进行中心镇选择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为了保证中心镇在各县(市)之间的平衡,首先应以县域为基本单位进行选择,然后利用Delph i与AHP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县(市)内的城镇进行综合实力评价,阐述了选择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和注意事项,最后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作者提出了中心镇选择的方法,对实例的研究又得到了当地规划部门的采纳和认可,不仅在方法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心镇选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对中国其他地市进行城镇体系规划和小城镇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