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贺小松 《理论界》2006,(5):195-196
美国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分别调整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随着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的综合发展,《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发生制度综合。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市场层次逐渐丰富,但远未形成综合市场,未来立法宜采取《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分立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个典型且影响较大的案例显示,场外取得的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不受法律保护.通过对于该案例的分析评价,本文认为,该案的根本性违法之处在于股票转让的场所条件,而这一条件是《公司法》特别附加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关于股份转让必须在特定证券交易场所进行的规定,不但存在明显的法秩序混乱,额外增加了权利人的法律义务和交易场所的法律利益,构成对私权的不合理、非正义限制,而且与我国的股份转让现实状况不相吻合,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为更大地伸张股份转让自由的正义,建议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相关条款.  相似文献   

3.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和<证券法>两部在资本市场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法律的修改对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券法>中证券发行与交易制度的根本改革,使得我国资本市场逐渐摒弃了以前的单一的交易市场、单一的交易方式、单一的交易品种模式.以前的这些制度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实现良性运作.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多重交易市场、多种交易方式和多样化交易品种等与资本市场国际化相契合的国际化市场格局.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合理构建需要改变资本经营理念,改善政府在资本市场中的监管职能,并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民事法律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4.
白莉 《新疆社会科学》2011,(3):97-102,164
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是确立公司清算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公司清算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稳定市场交易秩序和维护市场信誉的前提。文章就我国《公司法》中,对普通清算程序和强制清算程序中的相关行为进行监督的机制现状和问题展开讨论,继而提出以债权人利益保护为出发点的完善建议,以防止在公司清算中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股份公司发展的时间较短.加上立法上的严重滞后性和人们主观认识方面的偏差.现行公司债制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为股份公司规范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健全和完善公司债制度,对于促进股份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社会公众投资的利益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公司债制度中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司债制度有所裨益。一公司债概念的界定是公司债制度建立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公司债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广义说和狭义说。广义说认为.公司债是指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或贷款方式与特定人或非特定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金钱债务关系;狭义说主张.公司债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有价证券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务关系。这两种观点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集团在当前的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如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实的基本法、现行法律法规难以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等法律问题.为此,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探求其根源,并借鉴德国的做法,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在法律制度构建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红一 《学术研究》2001,11(6):89-94
我国公司立法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规范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本文认为,修订<公司法>应当兼顾一般规则与国有企业特殊规则的关系,其原则是要确立尽量与国际接轨的一般规则对国有企业区别分类,对不适宜公司制的国有企业进行单独或特别立法,将"国有独资公司"的内容从<公司法>中去除,由<公共企业法>规范;对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所涉及的特殊问题可以在<公司法>中订立一些特别条款,但不得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赋予它的优惠待遇;对国有控股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公司法>中增加"关联企业"的内容进行规范,并由<公共企业法>、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范有关政府与企业关系、国有股权代理行使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田春雷 《兰州学刊》2009,(1):217-219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虽然已通过立法形式正式确立,但立法的模糊性与制度的粗放性仍十分明显。文章通过对日本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介绍,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完善路径,即廓清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联系,实现统一立法;加强债权人利益保护,建立公司债管理人制度与债权人会议制度;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
股东平等是各国公司立法的基本原则,它是一个“三维”或“多维”概念,它从主体角度界定平等,进而要求实现实质的、具体的平等。我国股东平等制度的长期缺失曾引发公司实践中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尴尬;新修订的《公司法》实现了股东平等保护的巨大飞跃,但其制度设计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本土化诚信义务约束之下的实际控制人制度,有利于约束不当追求企业自身控制权的消极行为,缓和股东内部利益冲突,填补公司治理漏洞。一是导入整体实际控制人的概念,为建立起统一、完善的实际控制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规制体系奠定基础。二是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对实际控制人的义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建议采用引致条款与特别条款相结合的立法技术对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进行规制,避免法律规则的叠床架屋和重复紊乱。三是通过设置强制信息披露和公示登记制度的条款,强化对实际控制人的全面监督解决和受害人的举证难题。四是适度扩张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适用范围,为持续遭受实际控制人压制的受害股东提供终局性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1.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股东的一项法定权利,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一项请求权。《公司法》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具有局限性,表现在对公司是否有权购买股东的股份、公司章程对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则作出规定的效力如何以及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如何确定等未做出规定,因此应当从立法完善上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同时司法调节适度介入公司自治。  相似文献   

12.
追溯董事的连带责任、确保债权人权益的思想,将持续在国内《公司法》中得到体现。随着相关法律的日臻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也应起到协调作用,特别是在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应用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上,要适度兼容于法庭证据采纳的标准,以救济处在信息不对称劣势地位的债权人。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首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浮动抵押制度,这是对我国传统抵押担保制度的重大突破。研究分析我国的浮动抵押制度,既有利于该项制度的推广使用,又有益于防范其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易玲 《理论界》2006,1(9):140-141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极具特色的一项重要制度,目前对其争议颇多。本文比较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有关法院调解制度的异同,旨在通过借鉴台湾地区的有关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中频频出现了董事等管理层侵犯本公司及其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在证券市场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加上“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日渐暴露,各界要求加强对董事等公司经营决策层的管理的呼声不绝于耳。本文就是在考察现行的董事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处于公司治理结构核心地位的董事的责任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吴汉东  刘鑫 《东岳论丛》2020,(1):164-171+192
我国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是一次无国际压力、主动、全面的法律修改。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技术现代化的现实情景以及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场景,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目标,即在于为参与建构著作权全球治理提供中国应对方案,为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现代制度产品,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产业化提供法律保障机制。此次我国《著作权法》修订的重点则主要呈现在著作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三个层面,并具体表现为权利产生机制、权利利用机制和权利救济机制的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为维护证券市场 ,规范关联交易 ,我国应尽快完善其立法和监管体系。我国证券市场关联交易监管体系框架构建方面 :一、事前确立和借鉴“揭开公司面纱”原则、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和股东异议估价权制度的预防监管体系 ;二、事中建立关联交易的分类管理和披露的监管制度体系 ;三、事后借鉴和设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控股股东赔偿制度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重构之所以效果不够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功能整合问题.我们要采取填充式整合方式,探寻监事会的监督盲区,在与监事会法定职能的统筹中设定独立董事的职能,从而打造出基本职能明确分割与界定,与特殊事项合力监督相结合的功能整合架构,为具体的职权配置提供依据.要逐渐减少强制性、增加自治性的制度安排,为公司实践预留更多的制度创新空间:还可以适当借鉴日本混合型公司的某些经验,作为我们制度创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夫妻平等原则为观念引导,以夫妻共同财产制为重要保障,以经济补偿请求权为权利的救济途径,其最具突破意义的是在夫妻财产约定制方面从法律上首次承认了家事劳动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我国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诠释入手,针对该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对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李金坤 《云梦学刊》2007,28(1):59-63
《诗经》、《楚辞》是两部充满忧患意识的早期诗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承继《诗经》精神,尤其深受《诗经》大、小《雅》贵族士人忧国忧民思想之影响,其忧患意识约有八端:自修之忧恐,不遇之忧思,育才之忧患,颓风之忧叹,遭诬之忧愤,疏放之忧怨,民瘼之忧伤,国难之忧戚,而其忧患之焦点则在于“忧国忧民”。《诗经》与《楚辞》忧患意识的本质相似,而其内涵与形态则有差异。《诗经》表现为:人称多样,无主名,集体性,句短情促,多用复句与赋比兴手法,个人、家庭、社会忧患层面丰富,多呈平民化色彩;《楚辞》表现为:诗人直抒胸臆,有主名,独立性,句长情婉,多用香草美人比兴象征手法,集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属贵族阶层身份。《诗经》、《楚辞》共同奠树了我国文学忧患意识的里程碑,对后世影响甚大。在21世纪,我们应当继承忧患意识优良传统,为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维护世界和平等伟大事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