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仕伦 《天府新论》2010,(5):145-149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移情说美学体系,但存在着不少对审美移情现象进行探究的理论。作为汉语母语中的"移情",其概念具有不确定性,一是指改变性情以向善,这个意思又作"移情性";二是指情谊的改变;三是指心境的变化。前两个概念与心理学上的移情较为相似,指称"心境变化"的"移情"则与西方审美中的移情作用比较接近。与西方美学相比,中国古代审美移情更看重自然对自我生命情感的影响以及自我与自然的交流。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成熟于魏晋时期,魏晋玄学在这个成熟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王弼"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的说法为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所谓“移情”或“移情作用”,本是德文和英文的意译,是指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一种感情移入现象。它是审美主体将自己的主观感情移入到审美客体之中,从而使客观景物生命化、性格化,达到物我一体,主客融合的审美境界的结果。移情理论虽然是西方首先提出来的,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它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实践中,却早已得到普遍的运用。且不说在我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中早已存在着移情现象,即使在魏晋南北朝的咏物抒情小赋中,移情现象也普遍存在。魏晋南北朝“触兴致情,因变取会”①的咏物抒情小赋,大都假草区以致意,托禽族而言志,通…  相似文献   

3.
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世纪后半期,西方的美学研究出现了两个重要转变:一是在方法上从自上而下的理性思辨方法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心理实验方法;一是研究的重点逐渐从审美客体转移到了审美主体,注重审美观照中的自我活动,特别是集中对审美活动进行心理分析,集中探讨“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等问题。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就是在这一潮流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理论体系。立普斯是移情说理论的系统化者和最大代表。他对移情说作了较充分的发展,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的每一个领域中去,作为审美活动的根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  相似文献   

4.
变形是指作家在描写、表现或反映现实生活时,为了强化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诸如场景、人物)的空间、时间以及形态、色彩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改变。或者说变形是作家的感觉完全超然于现实经验之上的结果。文学创作是按美的规律进行的,从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出发,“变形”,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美学手段,正如高尔基所言:艺术“并不是一面反映的镜子,而是一片夸张的镜子。”这就是指的变形。变形或者基于某种特殊的情绪感受,或者基于艺术的抽象构思的需要,因此,变形艺术往往朝着两个极端发展:一是高度情感化,一是高度哲理化,当人对事物产生强烈的情感时,往往伴随着对象的变形。夸张、比喻、拟人、通感、移情、幻觉,这些都是情感化的变形;当人对事物产生某种哲理意念时,往往略去事物原貌而服从某种抽象  相似文献   

5.
贾振勇 《河北学刊》2008,28(1):99-103
审美观念是过去二十多年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强势阐释支点。但人们对这一观念的理解存在形式主义的偏执。审美体验作为审美活动的中枢,包孕着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理性、欲望、潜意识、道德判断等人类诸种精神因素。左翼文学的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是审美体验在特殊艺术时空的特殊艺术展现。  相似文献   

6.
郭慧英 《船山学刊》2005,(2):122-124,121
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主要表现为:自出机杼,词句清新优美;语言浅俗,形象鲜明生动;词音律和谐婉畅;心理描写富有戏剧性;善用白描手法和移情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文学类教师的文学创作对教学、科研有一定影响.教师在授课中如果只以理性为思维基础,那么就容易在解读文本时存在"不到位"甚至根本性误读的现象.感性的艺术直觉和审美能力是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文学创作经验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艺术直觉与审美能力,因此有必要引导和鼓励教师进行文学创作,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成纪 《中州学刊》2006,(5):284-288
海德格尔认为,审美体验是西方美学解释艺术本质的主导方式。但这种对艺术中主体因素(体验者)的强调,却导致了艺术的终结。据此,搁置主体性,放逐审美体验,让作品摆脱艺术家和欣赏者的钳制而独立,就成为一条有效的艺术救赎之路。但海德格尔从作品寻找艺术本源的方式,并无法改变艺术由人创制、为人而在的基本事实。这一事实说明,审美体验对于理解美和艺术的本质仍具有不可或缺性;也说明当代美学的任务不是放弃体验,而是通过现代改造,为体验者与体验对象重新确立一个可以共在的基点。这一基点,就是暂时搁置人对自然的器具性再造(实践)和情志化改造(移情),以最不具僭越性的身体与对象建立联系。由此,所谓审美体验的主体性,就是身体性;所谓审美体验,就是“以体去验”。  相似文献   

9.
在儒、释、道三家彼此渗透、重新整合的晚唐时代,一种长于抒情、偏于写意、善于表现、贵于朦胧的新的审美理想--优美在此时形成。这一新的审美理想在诗歌创作中通过“不光是泳史的怀古诗”、“不仅是言志的无题诗”和“不限于男女的爱情诗”等大量的作品得以具体展现。正是从晚唐开始,诗歌艺术由壮美、崇高的外在开拓,重新回到了优美、和谐的内心志趣,并开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审美之旅。  相似文献   

10.
在对待客观物象的审美态度上,石涛主张移情说,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画语录·海涛章>中.通过审美移情而获得的美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价值感",即物我同一.通过我与物的同化,由此感受到物物之间的同化.同化表现在艺术创作上是一种替代,绘画的创作过程就是寻求替代的过程.石涛在审美判断上提出"不似之似",这是形神关系的理论延伸.  相似文献   

11.
审美移情的机制是联想和同构、移情作为主体与对象的一种交流,审美感知是其起始。感知通过记忆生成表象,表象揉进情感生成审美意象;感知通过同构原理产生皮质力的活动,再触发与之相应的情感反应,移情现象即发生。审美移情的形态是同构、同情和象征。同构移情是人的生理方面与对象的稳定性铝合;同情移情侧重人的情感、。C境和情绪与对象的随机性耦合;象征移情则以观念、意忘为中介,是主体的类心理与对象的比附性耦合。  相似文献   

12.
抗战历史剧是郭沫若凭借审美激情对黑暗政治的抗议,是他的政治遇挫在戏剧艺术王国的一次艺术移情。在审美与政治较完美融合品格基础上,剧作充分展示了郭沫若独立自足的人文立场。1940年代的郭沫若凭借"内心的要求"和文人知识分子天性,向黑暗发出了对人的自由本质、人性崇高品格的呼唤。  相似文献   

13.
音乐艺术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优美的音乐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情商。音乐欣赏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古今,与各学科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女性文学创作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是五四女性文学创作的继续和发展。本文分别从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和生命层面三个不同的侧面对新时期文化转型进程中的女性文学创作及其流变作了历史的回顾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移情、抽象和过程作为艺术领域的基本范畴,它们不象再现、表现和形式等范畴那佯陈旧古老。虽然在我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批评中移情、抽象概念使用的频率很高,但很少把它们上升为美学范畴来思考。既然移情、抽象和过程已成为我们的美学家、艺术批评家共同使用的确定概念,而且它们的内涵与艺术的本质有着根本的联系,其外延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并已作为我们评价和研究审美现象、艺术现象问题的观点和方法,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把它们作为美学知识系统化、科学化的体系建构的“纽结”,即把它们从一般美学概念上升为美学和艺术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6.
审美移情,是美感体验的一种常见现象。 在世界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审美移情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位音乐家——伯牙。 根据汉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蔡邕在《琴操》上记载的故事,我们可以对“移情”这种特有的心理现象,做一个有趣的分析。 传说在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间,有一位音乐  相似文献   

17.
萨都剌诗歌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涛 《晋阳学刊》2001,(6):97-100
萨都剌诗歌的审美特征是 :一、中国画的写意风韵 ;二、色彩纷呈的优美境界 ;三、咏史诗歌的时事感伤。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移情说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言志"和"缘情"为其理论主张;二、移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景物对主体的刺激;三、移情的结果是"物我两忘"。而这三个特点自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家选择了文学这种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不只是出于审美或艺术的理由,而且也是因为,文学创作本身体现了人的公共生活和行动特征.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生活、介入与他人共同生活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川端康成在文学作品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充满东方美学的优美画卷,其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优美描写,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川端康成小说东方美学集中体现在其作品的多元叙事上,下面文章将重点从基于神秘叙事的东方生命观、基于符号叙事的东方传统美学呈现、基于忧郁叙事的东方物哀审美思想三个方面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