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归纳推理具有许多心理效应,如多样性效应、典型性效应和单调性效应等.其中多样性效应及研究方法备受关注,已有研究通过寻找证据、论断力度判别、属性扩展与归宿选择等方法来研究多样性效应.有关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儿童的归纳推理主要是受知识经验的影响,而不是受机制问题的影响.人格特质因素和属性可见性对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也有影响,并且国内外研究结论略有不同,显示多样性效应具有年龄差异与跨文化比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典类包含任务以及寻找证据法、属性扩展法和归属法的归纳推理任务,进行了三个相关性研究,共测查儿童120名。结果显示7、8岁儿童类包含概念成绩与其在寻找证据任务和属性扩展任务中的归纳推理多样性表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4,0.29;P<0.05)。然而,7、8岁儿童类包含概念成绩与其在归属任务中归纳推理多样性表现不存在显著相关(r=0.18,P>0.05)。儿童在归属法任务中表现出来的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与在寻找证据法和属性扩展法中表现出来的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可能是不同质的。  相似文献   

3.
儿童在对人的行为进行归纳推理时是否遵循多样性原则,是否受到了其他认知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范式,分析了4-5岁、6-7岁、8岁、9岁儿童和成人在对人的行为进行推理时表现出多样性效应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6-7岁、8岁、9岁和成人表现出了多样性效应,并且9岁儿童运用多样性信息的能力已达到成人水平.但6-7岁和8岁儿童的多样性表现与成人仍有显著差别.从发展趋势上,对年龄、属性特征外显性和人格特质理解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归纳推理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前提数目的增加对归纳推理强度(inductivestrength)的影响,即单调性效应(monotonicity effect)和非单调性效应(nonmonotonicity effect).单调性效应和非单调性效应在有关儿童归纳推理的理论模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作为这些理论模型的具体阐释,也可以作为其理论基础和源泉.但是由于对归纳推理这个概念的界定不一以及归纳推理任务的选择标准不同,这些研究结论也存在着异议.  相似文献   

5.
SNARC效应首先被Dehaene等人发现,此后,研究者不但在不同材料和任务中发现了SNARC效应,而且探究了它的产生阶段及原因。脑机制研究为数字具有空间属性,且这种属性具有神经基础提供了证据。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该效应与Simon效应的异同及其与儿童数学能力的关系等。最后,尝试分析现阶段该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研究可能涉及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父亲缺失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国内外近期关于父亲缺失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的说来存在着概念的界定模糊,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单一等问题。父亲缺失应该分为生理缺失与心理缺失两种情况。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应该将研究的视角更多地转向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应注重研究内容的多样性与系统性;应坚持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按照逻辑学的传统观点,凡是由个别知识的前提得出一般知识的结论,这样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一般知识是从前提的个别知识概括而来的。归纳推理的概括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情形是考察一类的全部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的结论——该类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这叫做完全归纳推理;另一种情形是仅仅考察一类的部分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的结论——该类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这叫做不完全归纳推理。传统逻辑讲归纳推理,主要是讲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是由部分推论到整体,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它是依照下述的方  相似文献   

8.
国内形式逻辑教材在讲述归纳推理时,大都承认“科学归纳推理”为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的一种;但有的逻辑专著在推理中根本不提及它。孰是孰非?该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归纳推理”的实质呢?《逻辑学辞典》“科学归纳推理”的释义为:“是根据一类事物部分对象与某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作出关于该类所有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1];《哲学大辞典·逻辑学卷》称:“科学归纳推理”“亦称‘科学归纳法’。根据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不完全归纳推理。”[2]承认这种推理的教材和…  相似文献   

9.
正人物名片徐平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数学竞赛研究、儿童心理学研究等工作,其《空间关系在归纳推理中的心理效应研究》《温州人精神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围棋活动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等多项科研项目在省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重点一孩子成长规划"概论"问题1:对于孩子成长规划这一话题,社会上观点不一,那么给孩子描绘一幅成长蓝图是否有必要?徐平:作为老师,我见过许多优秀的  相似文献   

10.
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比较不同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MPCK)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评价行为上的差异。对不同MPCK水平教师观察评价的目的性、细致性、准确性、方法的多样性及评价信息的运用与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高的教师观察评价水平优于学科知识水平一般和较低的教师。受学科知识影响,幼教师观察评价目的性强弱程度不同;受学科知识和儿童发展知识影响,教师观察评价的细致性与准确性程度不一;学科教学知识三个方面内容共同影响教师观察评价行为,对教师专业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逻辑的实践转向,彻底改变了谬误理论的面貌。对人类主体认知执行活动的考察发现,主体的类型、主体可利用资源的多寡以及由主体瞄准的目标所规定的执行标准,决定推理的合情理性或谬误。主体的推理是在认知经济观念框架下的实践推理,传统上判决为谬误的推理,实际上是人们所使用的一种在认知上有效力的“贫乏资源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关于法律推理研究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承光 《南都学坛》2003,23(5):86-89
法律推理的历史由来已久,西方各派法学家都不同程度地探讨过法律推理的有关问题,尽管他们的观点各异,但大多数法学家都倾向于认为法律推理就是法律适用的推理,它是法官裁决案件时的方法论工具或智力手段,其功能就是为了论证判决结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系统的法律推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刑事司法实践中,重规范解读轻法官思维一直盛行。在刑事法官的思维方式当中,重形式推理轻实质推理又较为严重。在形式推理中,演绎推理是重心,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常被忽略。形式推理的不足,会导致法官思维僵化,刑法原则遭弃,立法精神迷失;实质推理缺位,则会出现恶法亦法、司法不公及规范滞后等消极现象。构建合适的刑事法律推理机制,并对相关问题予以解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对研究生逻辑推理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多数国家各种能力倾向测试和人才测评都把逻辑推理能力列为重要的考察内容,而我国研究生选拔在这方面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为了解研究生逻辑推理能力现状,不同学科和性别间逻辑推理能力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及开展研究生科研能力倾向测试研究的必要性,本研究对北京五所高校文、理、工三科的8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了限时测试,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生逻辑推理能力普遍较差;逻辑推理能力基本不受学科和性别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人类思维方式 ,是 2 1世纪思维领域全新课题。人类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由于物质存在方式的不断转变和社会变革不断出现 ,激活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更新转换。人类思维因人而异 ,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 ,须拓宽思维渠道 ,积蓄思维能量 ,克服自身约束 ,借助科技手段让思维的大脑延伸、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律推理过程包含着权力与利益、应然与实然、确定性与妥当性、客观解释与主观解释、逻辑与价值、语言与事件、思维与表达、认知与行动等诸多矛盾.在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分析哲学与经验哲学的碰撞中,法律已经由文本所体现的规范层面转向法律施行的实践层面,法律推理已经由“逻辑独白”位移到“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7.
抓典型作为一项领导方法和艺术手法,已经辐射到各行各业,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工作方法,被广泛提倡和推广。从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上讲,抓典型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领导方法和艺术问题,而是逻辑推理、科学方法问题,这里的"抓"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过程是复杂的、结论是或然的,一但抓错典型,得出的结论就可能起误导作用。本文从逻辑推理角度来研究抓典型,旨为抓典型方法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初中生为被试、以平面几何问题为材料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他们的推理能力、认知风格及其对先后问题之间存在共性关系的意识水平对解题迁移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1)在平面几何解题过程中,当迁移题与源题之间具有结构共同性,且表面相似性和条件隐蔽性的大小属于中等程度时,解题者对先后问题之间存在的共性关系的意识水平对解题迁移有显著影响;(2)在平面几何解题迁移过程中,解题者对先后问题之间共性关系的意识水平在对解题迁移产生影响时与他们的推理能力和认知风格没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研究中大众的主体性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词,但是过去的研究大多是用演绎推理式的方法,以笼统的方式对所有的受众进行推理假想,没有考虑到主体的差异带来接受的差异.因为消费主体的内部结构、文化趣味、价值观念等将决定主体消费的不同的文化形式.文中试图在梳理大众文化主要脉络的基础上,以特殊人群一暴力犯罪的监狱服刑人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图识别大众文化的"分类式影响",从而显示大众文化是与既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结构相关联的,同时希望本文对这类监狱服刑人员的改造教育以及今后的重新做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今依法治国大背景下,苗族地区遗留、演变下来的部分习惯法由于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而在发挥良性作用,成为国家法的有益补充。文章主要从苗族的“理词”、“议榔词”、“议榔规约”等习惯法内容,“埋岩”、议榔等活动,“捞汤”等神明裁判,石刻碑文,继承和吸收习惯法内容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