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以来 ,曾经煊赫世界的英国经济开始由盛转衰 ,其经济增长率长期落后于其它发达国家。英国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综合国力持续衰落的现象 ,被称为“英国病”。“英国病”的根源在于 :长期的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和组织自由 ,产生了大量排他性和反对变革的“分利集团” ,它们阻碍了英国的技术革新和资源自由流动 ,降低了英国的经济增长率 ,并导致了严重的机构僵化症。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 ,同样面临着分利集团的逐渐聚集及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为了维护市场的充分竞争状态 ,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局面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分利集团行为。  相似文献   

2.
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十个滞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性改善.但是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改革理论滞后、国企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宏观调控体制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克服这些滞后问题,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银行是技术进步和金融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给监管当局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在介绍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基础上,将网络银行日益凸现的问题概括为“两大矛盾、四大滞后”,并结合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实,提出了针对性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认识和消解城市化滞后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问题。构建开放经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运用1995—2010年40个未完成工业化国家的数据,研究城市化滞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发现:在开放经济体系下,若国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且本国产品及服务可向国外市场出售,则该国城市化率滞后于工业化率的程度与净出口比例显著正相关;市场化水平越高、城市失业率越低、卫生设施改善越少的国家或地区,出现滞后城市化的可能性也越高;滞后城市化与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5.
政策滞后是近些年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多从制度供给视角对政策滞后的概念作了深入的探讨,但仍然比较抽象,缺乏层次性、系统性。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的政策滞后概念综述的基础上,从类型划分、基本特征方面提出了公共政策滞后的学理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书是以作者李建民先生在北京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一部专著。作者希望我为本书写篇序言。我在仔细阅读文稿后,便答应下来。因为,我认为本书选题比较重要,写得也很好。作者自己概括道:本书以冷战结束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为主题,从国内政治、对外政策、社会思潮等方面的变化入手,对日本的“普通国家化”进行了多角度透视和分析,认为“普通国家”政治理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新“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汉藏对音材料以及西夏文与汉文的对音材料,对分布在陕甘宁地区的“拓”姓的读音进行探析,认为“拓”姓是由党项拓跋部族的复姓“拓跋”简化而来,“拓”作为特殊姓氏以及封闭类词,其方言中的读音滞后于与它相同音韵地位的“托”,保留了12世纪末西北方音中的读音风貌。  相似文献   

8.
先是《出版大崩溃》,后又有《出版大冒险》,都是日本人写的,据说很轰动。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柳斌杰给中译本写序,说前者是“病情诊断”,后者乃“治病良方”。我不知道日本的“良方”能否对中国的症,但中国的出版业有病,这一点很多人都承认。只是病根在哪里,问题有多大,能否药到病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滞后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改革开放的前一个时期,曾经得到长足的发展,进入九十年代后,却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现象,这其中有经济的等多种原因,但从深层分析,制度因素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本文试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实证分析入手对城市化滞后的制度根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得出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仍然比较滞后的结论,进而分析了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有关措施。 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发展中的双滞后与加快土地流转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指出我国现阶段在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的同时,农地经营集中还滞后于农村非农化,这种双滞后在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分析认为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但目前学术界仅仅对前者滞后给后者滞后造成的影响给予关注,而对后者滞后对前者滞后的制约尚缺乏研究,不仅如此,当前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如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等被决策者所接受,阻碍着土地的流转与集中。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刮析,在此基础己提出加快土地流转的目标、思路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日本战后“赶超”时期的经济体制已不适应日益成熟和复杂经济的需要.目前经济危机最重要的原因是体制调整滞后的结果,它揭示了广泛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要求.但日本经济体制不会趋同于英美体制,它将按照路径依赖的方式演变,从而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生代”的体制模式.密切关注日本经济体制演变的新动向,对我国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 ,较为系统地检验了著名的鲍莫尔—富克斯假说 ,并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整体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 ;其就业份额增长相对较快的主因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 ;服务需求与服务部门发展处于一种极不均衡的状态 ;各类服务需求几乎都缺乏价格弹性且近年来服务价格不断上涨 ,因此很容易引发“成本病” ;中国服务业及其各部门占GDP的比重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呈现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付桂军 《阴山学刊》2006,19(1):105-108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处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近些年来,从人均GDP水平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来看,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将会影响到我区整体的经济运行和小康目标的实现。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土地风蚀、水蚀现象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人口严重超载,人均耕地严重不足;收入增长取决于有效降水的多少,近年来持续的干旱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教育和医疗状况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都市区膨胀病的产生与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已经出现膨胀病。膨胀病的产生,既有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不科学、执行监督不力,城市建设的随意性强,城市规模机械扩大,城市机能未能同步完善等原因,也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交通发展不足,政府社会服务职能不完善有关。大都市区膨胀病的产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产生了大量的机会成本,而且直接影响到居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等方面.这种滞后对西部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的和谐、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等都带来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保证在制度、政策和法律上的有效供给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摆脱滞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常用词"疾"、"病"的历时替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疾、病”是表示“疾病、生病”义的一对同义词,从战国中晚期开始,在“疾病、生病”义上,“病”渐显替代“疾”的趋势。汉初的使用中“病”已略占优势,在《史记、《汉书》、《论衡》等巨的影响下,这种优势日渐成为强势。“以今释古”性质的训诂专暗示我们,“病”已经成为汉代的今语、通语,而对口语性较强的汉译佛经的统计分析恰恰证实了这种结论。可以说,东汉以后的口语中,在表示“疾病、生病”之义时,已基本不用“疾”而用“病”。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是重庆三大经济区中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市委书记贺国强在市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要“提速提档”,明确要求采取过硬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档次,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力争用五年时间“超过西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本文拟就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如何“提速提档”问题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中流意识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中流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中流意识消失”说;有的学者认为日本两极分化严重,社会被分成了“胜利组”和“失败组”;还有学者认为日本已经沦为“下流社会”。在以上诸观点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状的角度对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的中流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民贫困的制度滞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涛 《人文杂志》2004,(1):186-191
在从理论上分析了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制度滞后的基础上 ,对制约农民贫困的主要滞后制度进行了考察 ,认为农地使用制度、户籍制度、税费制度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滞后是造成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解决农民贫困的制度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