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城市是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平台,是展现现代文明的窗口,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引擎,是区域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体现.城市化既给人们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城市是解决世界上某些最复杂、最紧迫问题如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关键.目前,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贫困、住房短缺、服务匮乏、交通拥堵和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上述原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生态城市的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被城市规划界所认可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看不见的城市》出版于1972年,是卡尔维诺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实际上是对于《马可·渡罗:簿记》以及马可·波罗来华历史的一次重写。通过马可的叙述以及.马可与忽必烈之间的对话展开关于城市的一个个想象.卡尔维诺认为他“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梦想。”文中将从对城市的抒情、关于城市的幻象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著作进行浅显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罗永泰  魏林 《城市》2008,(3):8-12
世界的城市发展历经了自然形成与非自然形成两种类型的发展过程。在这两种各不相同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经济是促进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城市观察》2010,(3):F0002-F0002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充分释放出人们对城市的期许。城市已成为现代人高品质生活的集聚地。为有效地向世界展示城市的独特形象,吸引眼球,地标性建筑已越来越被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所重视。城市地标性建筑因其融合了城市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5.
低碳,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词,特别是上海世博会的理念就是低碳、绿色、环保等,所以,低碳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这的确是城市居民观念进步、素质提高的表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城市的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而且已经威胁到人自身的生存。倡导低碳生活,就是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倪浓水 《城市》2008,(9):31-34
所谓自然性原则.是指尊重对象的自然形成、自然面貌,人为的努力应当顺应这种自然性而不是依照主观意志去改变它、颠覆它。从本质而论.城市建设必然会与自然原则背道而驰.因为城市本身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营构。这种主观意志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便是城市规划:大至城市区域的划分、各区域功能的赋予:小至一条街道的走向和宽度的确定、标志性建筑物位置和高度的选定.无一不是人类主观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正在逐渐侵占森林,如何更好地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城市建设中的林木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分析和研究城市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创建和谐自然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林业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城市林业的发展阐述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的确,“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9.
许德娅 《城市》2012,(12):53-56
一、城市建筑特色的流失在你生活的地方,如果每天不只是行色匆匆地低头前行,而是抬起头来留意一下身边的建筑,便会注意到一个问题:这些建筑的风格似乎有一种趋同的发展趋势,城市蔓延着"去风格化"的轨迹。每个城市都有相似的高楼大厦,到处都是现代化的楼宇、住宅,城市之间建筑风格的差别越来越小,自  相似文献   

10.
黄晓林 《城市》2007,(2):65-68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源、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它是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能使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城市是一种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知识城市”的理论构建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城市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和城市转型的客观需要,知识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进入国际城市发展的视野。“知识城市”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其一套硬性的衡量指标。知识城市建设涉及到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发展知识城市必须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加强地下管网建设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捷 《城市》2007,(3):48-51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最基础的公共服务.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城市对城市地下管网的依赖度也越来越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整个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城市地下管网的公共服务基础之上的.一旦停水、停气,人们不仅不能工作和学习,就连吃饭、喝水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无法满足了,必然会产生社会恐慌、人群骚乱,引发社会危机.当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城市的地下管网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高长海 《城市》2013,(9):60-62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城市中轴线有利于集约利用资源、资金、生活和生产设施,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益,使城市空间形态组织化、有序化和结构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城市轴线的定义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王建国认为,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空间布局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从古人营造聚  相似文献   

14.
陶晶晶 《现代交际》2010,(11):80-80
城市小区中园的设计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运用各种造园手法,表现设计者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城市小区中园的设计也可以有它特有的文化底蕴。通过水、建筑、植物配置、雕塑等造园手法,从各个方面深化造园意境,使韵律感和节奏感很好地体现出来,让居住者的感官得到美的享受,使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一个好的城市要可持续发展,应该具有自然与历史的结构、经济的结构、文化的结构.历史上,城市的发展总是与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美国建筑师格里芬做的规划.方案足把自然的山作为城市的坐标,以首都山为中心规划了3条主要的城市空间轴线.这个方案曾得到"把适宜于国家首都的尊严和花园城市生活的魅力调和在一起"的赞誉,是城市设计的著名范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都市新区大规划的流行,另一种与之相对的建筑惯向也正悄然而生——在理想的乡村环境里建造梦中隶园。离大自然越来越近似乎是许多人努力的目标。今年入选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曼瑟奖(Manser)的十七幢住宅,涵盖了乡间树林的隐居处、海边别墅以及小型城市住宅。本文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案倒,以展现当代建筑师在探索靠近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突出创意。  相似文献   

17.
任致远 《城市》2014,(4):9-13
正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不仅要建设美丽的广大乡村,更要建设美丽的城市,从而让大地美丽、乡村美丽、城市美丽。城市是自然山水环境和人工创造的巨大结合体,人口和各种人造设施高度集中,规模庞大,错综复杂,再加上不断占用自然山水环境,因此,建设美丽城市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建设美丽城市,必须首先建立保留、保护、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环境的理念并付诸实际行动。由此,笔者想着重论述一下关于自然山水环境重要性的城市文化命题。一、城市是在自然山水环境中成长的自然山水环境是城市及城市文化之母,每一座城市都诞生于大自然山水环境之中,受到大自然山水环境的启发,从中获取智慧,获得资源,获得人们聚居并不断改善生存和  相似文献   

18.
王托 《安家》2014,(8):130-135
第二居所解决的不是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而是寻找生活情趣,亲近和体验自然,把工作的热情还原到对生活质朴追求的一种途径。 集居住、度假、投资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第二居所"越来越受到买家的钟情。现代人工作时住在配套成熟、商业繁华的市区中心,休闲度假时则回归城市郊区、风景怡人的旅游胜地或天然谧境中,尽情享受人与自然的零距离体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搜罗一下四海之外那些令人心向神往的"第二居所"。  相似文献   

19.
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亮  王孟欣 《城市》2010,(5):71-74
一、引言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来关注城市。然而,城市和有机体一样,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拥挤、污染、犯罪等,这被称为“拥挤效应”。借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城市生了病,人们通常称之为“城市病”。“城市病”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多苦恼,以交通拥挤为例,早在1937年美国洛杉矶就出现了交通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中的弱势群体阶层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城市社会救助自计划经济时期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不同时期为不同群体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同时也使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