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学者福克斯等人推出的后现代公共管理学说,是一种以所谓的"对话指向"为实质的和作为"第三条道路"的全新的行政理论。该理论的积极意义表现为,其一,提供了一种消解"基础主义"的哲学范式;其二,展示了一条"居间"的行政体制改革的道路;其三,建立了一种"构成主义"的新的决策方法。凡此种种,使该理论不仅为克服西方行政理论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两难选择而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同时也对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当今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是美国公共行政理论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在新的技术进步和工业的新发展面前,传统时期的行政理性模式已显现出滞后性。无论是工业企业的组织还是服务于公益目标的组织,其内部的结构、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外部的关联都变得更为复杂。处于这样的时代,行政人本主义为当时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一批年轻学者所推崇。由此,从科学理性范式向人本主义范式转换,成了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个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的产生与社会秩序、利益协调以及人们对幸福的体验等愿望相关,因此,道德本身包含了精神性要素和物质性要素、个体性取向与社会性取向双重内容.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民主化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的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务公开则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存在形式.从公共行政的两种基本理论即官僚制和民主制的比较来看,参与机制和程序化的秩序是公共行政民主化运作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5.
美国公共行政学界批判理论的引入,在反对公共行政主流学派过度实证主义倾向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种"非主流"学派,批判理论并未在公共行政研究中受到大多数学者垂青,但是批判理论的学者们所持的观点和立场直接关联着公共行政学者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对公共行政整体运作环境的理解。恰当适时地引入批判理论,对构建中国本土化的、人本主义途径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府部门如果全面实行政务电子化,无疑会对公共行政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从行政体制、行政管理、行政权能三个方面探讨电子政务对公共行政带来的影响。力求推进电子政务走上更加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论英国公共行政改革中的市场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起源地之一就是英国,市场化价值取向是英国公共行政改革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本文简要地分析了英国公共行政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特点,希望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公共行政体制改革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中的混沌与复杂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沌理论被引入公共行政后,公共行政领域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混沌观———公共行政系统中存在着混沌现象。但这只是一个保守的结论,事实上公共行政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混沌与复杂系统,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混沌的发展规律;它也是线性与非线性因素并存、有序与无序统一的系统,具有自我组织能力,在演化过程中存在分叉。因此,公共行政活动应在混沌与复杂性理论的指导下树立混杂思维,包括:树立大系统思维;确立“不可预见”哲学观;保持复杂性阶段;鼓励创建有利于公务员发展的“小生境”以及利用自组织协同实现行政系统从混沌到有序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行政的积极责任与消极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责任是指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应承担的后果。从责任的性质来看,为履行一定义务而产生的负担,就是积极意义的责任,即“份内应做之事”,所谓“份”即社会角色,它内含有“职责”之意。以此观之,责任与责任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共行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非稳定性外部环境,使得公共部门在制定政策时采用传统途径面临各种形式的严重困难。混沌理论探索如何在混沌中创造秩序,在秩序中设计变革,并在变革中寻找机遇。通过混沌理论在公共行政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公共行政实现逆境中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论行政法治下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只有建立一整套能够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以全面有效调整的法律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依赖于行政法所调整的政府与公众、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要积极推进政府法治建设。政府要树立为公共服务的价值理念,要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的行政权力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公共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机制,公共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原则相契合、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相呼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支撑。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谐社会也有纠纷,只是是一个纠纷解决机制健全有效的社会。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人们观念的差异和对利益追求的价值不一致导致社会纠纷的多样性,决定解决社会纠纷的途径应当多元化。仲裁作为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有社会基础,与民间长期存在的调解习惯、"无讼"理念相符。仲裁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素。意思自治是仲裁的基础,体现了对当事人的尊重;一裁终局、耗时较少、费用低廉显示了仲裁效率,是仲裁的优势,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专家仲裁、中立公正有利于当事人的认可,是仲裁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和解决和谐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区别发展动力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层次性和系统性,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发现物质动力具有间歇性、从属性,精神动力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存在着理想信念化减速过程、信念化加速过程。指出精神合力决定和谐社会建构与发展的方向,其理论价值在于设立了模型,提出和谐社会的精神系统与物质系统互动三个解释环节,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内在统一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弘扬先进文化、倡导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进一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强化党和政府主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有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构建基层文化阵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开展公益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机制保障;建立健全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的重要体现;明确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走出若干理论认识误区;着重提出"国民幸福指数"是全面衡量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指标;初步探索"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建立了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就纵向和横向比较两种情形,分别给出了单指标评价、子目标综合评价、总体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对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遵循一定的指标构建原则下,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分别设立多个二级指标,从而构建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行政改革的深层矛盾和问题,通过分析机构改革的深层动力源,认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责任重大,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消除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及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