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界》2015,(11)
当前学界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政策解读和外交实践而展开,相对而言缺乏学理层面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考察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史,试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进行理论构建。这一理论构建的要旨在于它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之上,基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践,分析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内涵。最后指出,只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能破解国强必霸的历史宿命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是对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当搁置在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却在历史上属于同一类型国家的"互镜"比较才是科学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它能以和谐方式实现现代化、能够实现制度安排理性、能及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迅速崛起,这既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道路自信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王建 《学术论坛》2012,35(8):5-8,16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明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难题。伴随着历史性难题的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随之形成与发展。数往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演进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经验进行细致的梳理,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提供理论引擎。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史,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为人民民主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和实现民主政治价值目标上的魄力与智慧.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精髓;巩固与完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规范与制约权力运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在于,我们党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依照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市民社会观,应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之运而生发的中国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将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市民社会之所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于它生发的“历史契机”、“理论指向”与“独特问题”.中国特色市民社会之所以稳步健康成长,在于它独特的良性环境: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扎根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土壤中的中国市民社会,要保持其良性生态环境以继续前行,在其特定历史阶段上需从总体上把握几个主要原则: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力;国家与社会分离且良性互动;规范并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将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成长与社会结构的优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新时期的中国要发展,要前进,必须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与此相联系,当代中国的文化,必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一种积淀,而且是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个发展和新的“自我”的形成。因此,它也就必然地与长期的传统文化有所不同。就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的意义决不亚于中国在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它为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找到了一条民族振兴的道路,它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内建设中的实践和成就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弄清楚中国特色,这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特色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二是经济模式的中国特色,三是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四是建设目标的中国特色.这四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旺盛的生命力的深厚根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与世界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这一指导思想,凝聚了13亿中国人的共同力量,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热情。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产物,中华民族对中国梦的追寻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寻梦过程,并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光明大道。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其梦想关系着世界的命运。在美国梦、欧洲梦破灭后,中国梦承载着人民的真正梦想,走文明和平发展之路,它创造的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崭新形态。实现中国梦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它必然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爱云 《学术论坛》2012,35(5):14-18
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从20世纪初中国先进分子对社会主义的选择,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被实践、被认知并不断演进的逻辑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梳理这一过程,探讨其规律,对于人们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不能割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既凝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党和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心血和智慧,也饱含着前29年党和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如果说三中全会后诞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它最早的源头就在三中全会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深入研究这段曲折探索的历史轨迹和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现代化的新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被历史选择的能够承担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任务的政党.  相似文献   

13.
肖三  吕航 《天府新论》2008,(5):123-125
基于俄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仔细研究俄国二月革命便会发现,它与中国辛亥革命在许多细节上存在不少惊人相似之处.对于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让人们认识到中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中俄建设社会主义却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只有以一种准备"艰难探索"的心态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才能避免急功近利带来的错误,进而以一种和谐、开放的心态在"两制"并行的时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 ,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共同性 ;既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 ,也反映了社会主义顽强的生命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模式的交替 ,除了存在着人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外 ,还存在着客观条件的制约 ,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 ,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是在探索一种全新版本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独创性的内在根源在于:坚持独立自主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理念,占据人类思想的制高点;从中华文化这个独特基因寻找生长点.中国道路原创性的内在机理表现在经济上具有独创的动力机制;政治上具有独创的内在优势;外交上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独创性使中国道路迸发出影响世界的历史伟力,使人类发展重心开始东移,它将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真正彰显人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并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经验和强大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6.
道路是旗帜,道路是方向。回顾中国的近代历史,展望中国的未来发展,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本文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必然性,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历程,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之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彰显“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翘首企盼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开始便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共几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探索,努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现在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中国人民也就不可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是一个适合中国发展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在形成历程上可以分为萌芽、初创和形成三个阶段;在内涵上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统一;在意义上,它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论,又为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此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还必须澄清关于它的几个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9.
南京社会科学界继1990年6月29日讨论“马克思本义哲学与社会主义教育”之后,于199O年11月27日举行了“哲学——社会主义”系列讨论的第二次会议,与会30多位各学科学者,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它的客观必然性和光明前景,作了多视角的沦证,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历史学视角: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总结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基本根据在历史之中,今日之中国乃昨日之中国的发展,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基础在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称为一条道路。如封建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等等。本文旨在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作出历史的分析,并将在分析过程中尝试提出一种分析模式,用以对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发展道路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揭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确系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历史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