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自2017年3月以来,中国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房地产限售政策。本文基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的全国城市月度数据,针对限售政策分期出台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具适用性的多期双重差分模型(Multi-Stage Difference-in-Difference),分别从国家和城市层面实证分析了限售政策平抑房价的效果及其异质性。在此基础上,又对限售政策和限购政策的联合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限售政策能显著平抑房价且效果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国家层面,限售政策对房价的平抑效果二手房强于新房、小户型强于中大户型;在城市层面,其平抑房价的效果一线城市强于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强于东部城市。此外,双限政策的联合效果优于单一限售政策。以上研究对进一步发掘限售政策的独特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治理制度创新,是指在充分总结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环境治理制度的完善和创建。制度创新是城市环境治理的基础,制度创新包括对组织机构内部的政策规定进行经常的评价和改善,以鼓励环境治理行动,清除影响环保政策实施的障碍。通过实施有效的治理来调节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改善城市环境,并运用法律、  相似文献   

3.
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2003年底中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背景下.新政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从政策实施前后的情况及出口退税额的支付两个方面对出口退税的政策效果进行评测。其次,根据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情况分阶段考虑,选用9个不同的回归方程,采用趋势模型分析各阶段出口退税率调整与出口增长率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确实促进了出口增长,出口退税额对出口总额有正的弹性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出口退税影响出口增长的力度和表现会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柳士双 《决策》2014,(4):46-47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派出多个专家组,分赴各地对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评估。从2005年浦东首个国家综改区成立至今,各类综改区和试验区已经遍地开花。眼下,这样的区域政策脚步并未停止,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热潮正在兴起。但密集的区域政策效果究竟如何?在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有必要停下脚步,进行一番评估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蔡英辉 《领导科学》2012,(17):25-28
由于政策制定与执行需要张弛有度,因此,多个行政主体经过科学审慎的信息评估,会进行政策扩张或政策收缩以适应情境变化。但在缺乏法律规范和有效监督时,在政策空白地带,多个政府有利可图则实施政策扩张和彼此争利,无利可图则实施政策收缩和互相扯皮,公共领域利益陷入"公用地悲剧"状态而难以监管。因此,需在法律层面对多个行政主体的独立地位予以确认,对政府间的行为界限予以明确,建构伙伴型政府间关系,促使政策扩张与政策收缩在博弈中实现秩序平衡,维护不同范围的公共利益,尊重多种利益群体的意见,实现各个层面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财政部门作为国家综合职能部门,在促进就业和缓解失业压力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紧迫的任务。为此,针对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必须积极进行探讨,务必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就业再就业的引导、规范、支持、激励等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人口政策是国家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对人口发展过程施加影响和干预而做出的具有法令性的规定。当前,我国的人口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必须深刻考察我国的具体国情,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我国人口政策进行修正,寻求合理的定位,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有必要从人口政策发展历程、政策评析、未来发展导向等角度对中国人口政策进行探究,以求对人口政策适时进行调整,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们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可以看到的是,这样一项政策的实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有必要在后续的工作当中更好的完善和落实该政策。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同样是存在着较多方面的问题的,主要就在于加大了财政负担,且与WTO规则有着诸多的不适应性,基于此,就有必要从长远的角度上来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更新、调整和优化,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住宅存量调整模型基础上,将政策实施环境与政策工具引入住宅供给分析框架,建立了基于异质环境的商品住宅供给调控动态模型,并在设置预期和城市两类微环境因子的基础上,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10年间住房供给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异质预期环境下同一政策工具对商品住宅供给的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预期不仅对商品住宅供给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还会弱化货币和土地等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异质城市环境下同一政策工具对商品住宅供给的作用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全文从异质环境的视角出发,对现实中住房调控的低效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和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10.
罗静 《经营管理者》2009,(24):344-344
在苏联,列宁曾经提出和实施过"新经济政策",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在中国,毛泽东也曾经有一个"新经济政策"的设想,然而只是提出过,并没有真正实施。加之后来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人们很少注意到它。鉴于此,本文对毛泽东"新经济政策"及理论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民工潮”之后出现的“创业潮”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认识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理论意义,对城乡就业和农村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民工回乡创业作为外出打工的一种派生现象,对拓展农村就业,发展县域经济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如何认识和对待民工回乡创业现象,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讨论了与其相关的认识和实践问题,对民工回乡创业作了客观的评价,并从分析影响民工回乡创业的因素入手,提出了适应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企业违约风险与银行信贷筛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银行信贷筛选对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产生的影响。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是基于长期还是短期效应的角度,银行信贷筛选均显著抑制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2)基于货币政策冲击的短期效应可以发现,银行信贷筛选降低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际效应,并且放大了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3)通过比较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可以发现,银行信贷筛选导致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无银行信贷筛选的情形而言,银行信贷筛选导致了整体社会福利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城市道路拥堵与交通污染问题,全国多地陆续实施机动车限行政策,但针对不同城市不同限行政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却鲜有文献研究。根据政策特征,本文将限行政策分为一般限行和特殊限行两类。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01-2017年我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限行政策对城市PM2.5污染的改善作用。研究发现:首先,机动车PM2.5排放已经成为了城市PM2.5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动车限行措施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过程中;第二,一般限行政策和特殊限行政策均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大气污染,但相对而言,特殊限行政策的减排效果更明显;第三,限行政策的力度,如限行区域的相对大小和限制机动车的相对数量均能影响政策效果,一般来说,限行区域越大,限行的车辆越多,减排效果越显著;第四,在剔除特殊样本"北京"和"限购"政策的影响后,限行政策依然有效。本文从机动车PM2.5排放的角度实证检验了限行政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和效果,为政府进一步制定更高效合理的道路交通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积极财政政策: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引言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 ,中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特征是增加赤字 ,增发国债 ,扩大公共投资。1998~2001年分别发行1000亿元、1100亿元、1500亿元和1500亿元 ,共计5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贴息 (见表1)。虽然最初声称它只是特殊条件下采取的一种短期政策 ,但2002年决定继续实施 ,这样积极财政政策实行已有5年 ,事实上成为一种中期政策 ,短期政策出现中长期化倾向。对此 ,国内外有两类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主张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本文主要从政策运行过程讨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已有的研究 (杜鹰、白南生等,1997;宋洪远、白南生等 ,2001)表明 ,政策和体制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与回流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调查中也时常听到流动劳动力的抱怨 ,外出期间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视。要全面深刻揭示农村劳动力外出与回流的现象及其原因 ,就必须对政策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和分析。本文的分析主要是依据2001年6月对东部发达地区山东威海、江苏常熟等市和同年7月对中部核心地区河南、湖南两省的三县两市 (郾城县、邓州市 ,临澧县、嘉禾县、浏阳市 )的实…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stimates whether exports affect the incidence of HIV in Africa. This relationship has implications for HIV prevention policy as well as for the consequences of trade increases in Africa. I estimate this impact using two sources of data on HIV incidence, one generated based on UNAIDS estimates and the other based on observed HIV mortality. These data are combined with data on export value and volume. I find a fairly consiste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s and new HIV infections: doubling exports leads to a 10%–70% increase in new HIV infections. Consistent with theory, this relationship is larger in areas with higher baseline HIV prevalence. I interpret the result as suggesting that increased exports increase the movement of people (trucking), which increases sexual contacts. Consistent with this interpretation, the effect is larger for export growth than for income growth per se and is larger in areas with more extensive road networks.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formed by a Coasian transaction cost paradigm enriched by the concept of Schumpeterian innov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experimental coastal reclamation of the sea to build new cities with a policy for fostering innovations. A new development area at the margin of Shenzhen in China, Qianhai, is used to demonstrate how urban expansion by urban sprawling in a megacity can be avoided by reclamation of marginal land as analytically less costly than along intra-marginal land and more suitable for experimentation for the type of megacity concept that Qianhai aims to achieve.  相似文献   

18.
Urban freight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pollution, noise disturbanc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safety problems in city centers. In many cities, local governments have introduced policy measures, in particular time‐access restrictions, to alleviate these problems. However, setting time windows is very challenging due to the conflicting interests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akehold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whether it is possible to develop time‐window policies that enhanc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distribution efficiencies, while meeting the objectives of the municipalities. We develop a framework for balancing retailer (costs), municipality (satisfa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missions) objective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under different urban time‐window policies. The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by a case study of three Dutch retail organization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tores affected by such time windows. On the basis of an evaluation of 99 different time‐window polici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harmonizing time windows between neighboring cities leads to the best overall performance. The currently used time‐window policy appears to perform reasonably well, but can be improved on all dimensions . However, harmonizing time‐window policies may be difficult to realize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