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潇 《社会工作》2011,(24):32-33,36
面对近年来各类重大灾害频发,社会工作以其服务助人的专业优势,不断参与到灾后重建之中。作为社会工作内容之一的社会行政是一项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强调对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安排利用,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服务效用,并注重对服务质量的监督评估,以提升社会工作质量。本文力图分析社会行政在目前灾后重建中的不足,探讨其在灾后重建中的应有作用,以期对社会行政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刘小霞 《社会工作》2009,(22):44-47
灾后社会重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合力。来自灾区群众的本土志愿者,是灾后社会重建的重要内源力。本土志愿者队伍的培育,有利于发掘当地资源,带动受灾群众参与灾后重建,提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加快灾后重建进程。要多措并举,建立当地志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协调管理机制、运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专业性和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后社会工作已成为实务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8·3鲁甸地震,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地震伤员的社会心理干预的行动研究,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灾后伤员心理救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尝试,期待研究结果能对灾后社会工作和灾害管理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杨义凤 《社会工作》2016,(5):112-119
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残疾人的在院康复,在进入社区康复之前帮助其建立康复社会支持网络尤其必要。通过理论和案例研究,文章分析了灾后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不同主体及分类、支持特征、网络建构的目标层次等问题,探索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与优化路径,认为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具体服务提供、促进资源整合两个层面介入灾后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前者的目标相对容易达成,后者则需要进一步与医院、政府、社区、其他社会组织等支持主体深度互惠合作。目前许多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的资源整合能力欠缺,无力改变社会支持网络条块分割的现状,给社会支持网络优化带来困境。文章引入案例,讨论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志丽 《社会工作》2009,(20):19-21
5·12四川汶川地震后,灾后社会关系重建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但也许是受“脱离理论”的影响,作为微观层面的老年人的行动研究视角被忽视了。笔者作为一名社工亲临Q安置社区发现,培育并发挥老年人的社会资本对灾后社会关系恢复与重建具有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理念在社会重建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大发展,集中展示了我国人民对社会建设的渴望和良好预见。本文拟围绕灾后社会重建,结合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在地震灾区理县所参与的建构式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了以社区重建为平台,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理念,以灾区伤亡家庭、党政干部、青少年、残疾人等四种人群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会重建的路径和模式,以期对于灾区目前的社会重建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09,(10):16-16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物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2009,(16):44-44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帮助恢复灾民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各自担当的职责相较,灾后救助中的社会工作者专业特质在于整合灾民的环境资源、有效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的自身潜能、建立成熟的社会服务输送体系、  相似文献   

13.
赵罗英 《社会工作》2011,(11):63-66
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来源为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非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同伴等,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政府、志愿者、福利组织及社会人士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网络对灾后青少年心理恢复具有较强的助益作用,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对灾区青少年心理复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罗英 《社会工作》2011,(22):63-66
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来源为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非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同伴等,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政府、志愿者、福利组织及社会人士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网络对灾后青少年心理恢复具有较强的助益作用,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对灾区青少年心理复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震后孤儿如何成长为一个健康和有用的人是地震灾后“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的重点。震后孤儿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化所处的社会心理支持环境如何、社会工作又有何作为?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中的社会资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具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在近期的灾害研究中,研究者开始引入"社会资本"这一社会结构性资源的概念,分析社会资本在灾害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对相关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综述表明,微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本(个人通过社会网络可获得的资源)可帮助受灾者获取有关灾害的信息,得到救援、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等实质性资源;而表现为公众自愿组成的公民组织、人际信任以及合作与利他的社会规范的宏观社会资本则可以促使受灾社区及居民的团结合作,更积极地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后,大批四川籍灾民外出打工谋生。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他们在打工地的社会适应状况。统计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灾民普遍存在经济、生活、心理等层面适应不足的状况。社会工作可以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层面,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动员、政策倡导等方式,帮助提升外出务工灾民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震后孤儿如何成长为一个健康和有用的人是地震灾后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的重点。震后孤儿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化所处的社会心理支持环境如何、社会工作又有何作为?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地震后,大批四川籍灾民外出打工谋生。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他们在打工地的社会适应状况。统计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灾民普遍存在经济、生活、心理等层面适应不足的状况。社会工作可以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层面,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动员、政策倡导等方式,帮助提升外出务工灾民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丰城市尚庄街道民政所始终坚持以“有访必复,有难必帮,有忧必分,有灾必救”的工作承诺,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矛盾的职能,努力为人民排忧解难,积极解决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真正做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