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能有效实现经济发展下的碳强度目标约束,但初期的高成本特性,实效前景取决于其定价能否弥合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之间的差距。这需要从顶层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链上下游多方合意的价格契约机制,但目前契约理论对契约性纵向控制的动态分析十分缺乏。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基于定价机制在上下游会产生补贴与成本异动,导致"补贴过度"与"补贴不足"并存。但基于学习效应和规模效应的综合成本效应研究较少,动态化的弥合两种不同电源发电成本的差距缺乏准确的估计,产业链价格联动机制就无法建立。国外的定价机制种类繁多,但发达国家减排目标是基于总量而非强度,完全照搬必然缺乏可行性和经济性。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和产业链特征来设计发电产业链的定价机制,才是科学借鉴文献的方略。  相似文献   

2.
价格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核心影响因素,较高的化石能源价格与相对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价格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化石能源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替代性与制造业中资本与能源替代性类同,化石能源价格每上涨10%,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18%左右,可再生能源价格下降10%,将会促进其利用率提高70%,但两种替代弹性升降趋势不同,据此提出逐步开征化石能源税、灵活调整补贴幅度、适时淡出可再生能源补贴、完善融资体系、改革配套环境等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国都十分注重加强能源立法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出台专门的"气候变化法"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构建和完善以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为核心的能源法律体系,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制度路径.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能源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法律体系中具有引领和主导、衔接和协调的制度功能.在<能源法>中,我们应当坚持"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设计安排能源环境保护的制度内容,体现和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无疑是清洁能源,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废弃蓄电池和荧光灯等对环境的污染不可小视,在太阳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青海,若不能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将可能酿成新的污染源。为此,政府部门应将此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运用法律、政策和技术等手段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与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发展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但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不能通过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应将重点放在降低能源强度、增加低碳能源消费上。我国将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十一五"规划也提出了"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的总体目标。因此,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较大,各地能源利用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明显不同的特点,从地区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实现不同地区相应的能源强度改善和能源结构低碳化目标,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仅对我国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与推广应用是青海应对能源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青海省利用柴达木盆地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等综合优势,已建设成为世界最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新形势下,如何大规模开发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创新发电经营模式,推动光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青海省光伏产业发展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英国等国家以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为核心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做法,对我国低碳法制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我国现行能源、环境法律制度并不足以有效推动低碳发展。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最优路径是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其中要设置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定价、碳排放标准、立法后评价等制度,在立法技术上要注意温室气体排放与其他环境问题的协同化解,并且要注意降低企业的守法难度和成本。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次优路径是修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其中增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球环境变化导致气候问题频发,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动导致世界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加剧了全球各国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展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和目标。氢能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将在各行业“去碳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和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实现路径。当前我国各省份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推动氢能产业的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加速发展。本文针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突破关键技术、提高氢能汽车补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3月20日,政府再次将汽、柴油价格分别提高600元/吨。这是继今年2月8日油价上调300元/吨之后,成品油价格年内第二次上涨,并且涨幅之大超出人们的预期:93号与97号汽油已全面进入"8"时代,离"10元油价时代"已为时不远。公众在慨叹开私家车成本又增加之时,对CPI会否产生相关影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应对高油价时代之猜想也越来越多。油价上调减压石化行业,但物价回落预期恐将落空,接轨国际也难以自圆其说,国家对农业进行了补贴,但补贴终究不如加快改革步伐来得实际、长远。  相似文献   

10.
魏素蕊 《理论界》2010,(12):55-56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成为各国低碳发展、能源转型的核心内容。发达国家将智能电网作为清洁能源规模发展的绿色平台,智能电网将成为抢占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刚刚起步,东北地区应抓住机遇,发挥能源、制造业优势,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相似文献   

11.
国外能源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及我国能源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因此而带来的对国际产业布局和国际贸易影响,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能源政策,以促进本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并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争取主动权.我国当前应借鉴国际主要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在能源保障供应、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促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向低碳经济调整,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提出的目标.秸秆燃气产业化,可以实现年产出19,200亿Nm3可燃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15亿吨/年,有效补充天然气需求缺口.低温热解技术以其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单位产量投资少,单台设备产量大,生产成本低等技术经济的优势,使秸秆燃气产业化成为可能.秸秆燃气按照低于天然气价格30%销售,市场规模37,800亿元/年,拉动经济收益和节约进口成本等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在2万亿元以上.鉴于秸秆燃气产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影响新疆物价水平变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存,但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新疆所面临的物价调控形势依然严峻。积极扶持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整顿流通环节收费,降低流通成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物价调控机制;继续完善动态的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逐步扩大补贴覆盖面;加大价格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价格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干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立法还存在法规不够齐全、配套,综合性的能源基本法还没有出台,某些可再生能源立法还相当欠缺或立法效力级别较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可再生能源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我国应在新制定的能源基本法和新修改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强调和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管理,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或《低碳经济促进法》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种可再生能源一部法"的立法模式,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法律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改进和健全可再生能源立法。  相似文献   

15.
绿色电力是当前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的新型能源,其优点是低污染、低能耗、可持续,是传统火力发电的替代性能源.分析我国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绿色电力产业在产业政策上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农业的重要性及其弱质性、风险性是实施科学施肥补贴的自然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实施科学施肥补贴的社会基础.科学施肥补贴属于WTO<农业协议>中的绿箱补贴,在性质上是一种环境补贴.我国应在<农业补贴法>中的"环境补贴"一章设专节规范科学施肥补贴,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双赢的国际环境合作,是以有约束力的国际环境法规为基础并依托于国际市场机制进行的项目合作,它为东北亚环境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促进了环境融资和环境技术的国际转移,推动区域环境合作的发展并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2007年底"巴里岛路线图"的成功确定,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受方法学和项目风险的限制,项目合作存在一定的困境。为此,应充分利用碳基金来降低风险、开发节能和提高能效方法学、构建东北亚清洁发展机制双边或多边合作机构促进各国间的信息交流,促动东北亚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快建设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具有减排促进和成本节约效应,但其成本效益有多少,还未有讨论。运用方向产出距离函数和随机前沿的方法,测度2001—2017年中国碳交易试点省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并通过多维度的碳交易模拟分析,证明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经济环境“双赢”目标的可能性。实证结果表明:行业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相同行业不同省市间进行交易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可实现的最大可节约成本最高,为987.482元/吨;相同省市不同行业间进行交易时,广东省可实现的最大可节约成本最高,为411.300元/吨;不同省市不同行业的跨组别分析中还验证了存在跨省市跨行业之间的交易可获得的收益高于单一组别碳交易可获得的收益。同时,与全国水平相比,省级分行业的碳强度仍然有较大的下降空间。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中纳入更多行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带来了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等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发展的种种疑虑。以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1997年《京都议定书》为核心的气候变化国际法在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特定国家的特定污染物排放量作出定量限制。我国虽然暂时不用承担温室气体限排义务,但未来的履约压力日渐增强。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和平发展,我国应当在国际层面和国内两个层面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低碳社会的理想能源之一,当下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中国,太阳能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光伏产业群体,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这个年轻的新兴产业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主要光伏应用国家政策的调整,正面临着众多挑战和困难。本研究依据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形势变化,结合中国"十二五"新能源规划,分析和研究了青海省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前景与风险性、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