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他的法律观以"仁"为纲,探求法理,兼容中西,融会贯通。他建立了近代式的中国法学和法学教育,指导了晚清的修律改制活动,开启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在法学领域,沈家本是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沈家本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又接收了西方法律观念,其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沈家本的法律思想,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对于繁荣现代法学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体系设置地方特质不鲜明、师资储备面临瓶颈、学生综合素养未能充分彰显等问题.地方应用型高校法学教育应根据地方特质,以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目标定位为引领,以创新性课程体系为重要基石,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核心目标,为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法律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理工科高校具有理工科专业资源优势,其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应当是通晓法律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高校应该在尊重法学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法学与学校优势理工学科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上确定法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设置应该体现法学与优势学科的融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当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借鉴理工科实验室教学经验,创新法学实验教学模式,关注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邮电大学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法学人才培养凸显信息法学特色,在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理工科高校特色法学教育还存在如何在有限的大学四年中予以合理安排与协调人文、社科、理工等各类课程,以及当前师资大多数缺乏复合型学科背景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李维岳 《理论界》2004,(4):167-168
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指是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岗位的法律从业人员,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公证人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等院校不仅要培养高层次的法学理论研究者、法学家、大师级学术带头人,更要训练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诉讼技巧,有职业道德的法律从业人员。实际上,后者的社会需求更迫切、更广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亟需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法律事务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如何及时对法学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了法学教育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存在虚假繁荣的问题,这种假象困扰着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实现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厘清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实质这一命题,梳理“为什么要发展法学教育,为谁发展法学教育,发展什么样的法学教育以及怎样发展法学教育”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树立以人为本、以法治建设为本、以社会和谐为本的标准,坚持精英化的法学教育基本路径,并在这一路径下完成校正法学教育发展的积弊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法学教育制度既是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又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法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法学教育模式仍然存在人文精神缺失、与法律职业脱节、高校管理权失范等现实困境,这有深刻的制度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应当秉承人本主义理念,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方式、学科交叉培养、教学体系、高校管理机制、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协调发展、质量评价机制等六个方面改进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在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法律实践教学和优化法学师资队伍等方式推动和深化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整体转向与深刻转型。具体体现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关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育机制的重构和更加关注方法论的学习与传授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必将对中国今后的法学教育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推动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学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机制存在着种种问题,以致无法有效地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为此,通过与美国法学教育进行比较,提出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职业定位,以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管理体制等诸方面进行改革,以完善我国法学教育机制,从而回应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争论的焦点是法学本科教育是通识型教育还是职业型教育。本文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是职业型教育,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职业型人才。基于这样的定位,法学本科教育应从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扩张教学内容着手,以实务型、职业型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地方本科院校对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已经达成共识,但对于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特别是课程设置问题争议很大,没有达成共识,而课程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我国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法学实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法学本科实习存在实习时间紧张、实习监管困难、协调互动欠缺等现实问题。为了确保法学本科实习的质量,应当建立法学本科实习的动态考评机制,注重全面考察和跟踪督促。同时,还应当扩大实习基地覆盖的法律职业范围,完善实习的考评标准和考评程序,积极探索实习带队老师的常驻机制,建立常态化的协调联系与信息反馈机制,共同提升法学实务教育质量和法学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现了法学学士及硕士就业难,而社会对司法精英之需求更强烈的尴尬现象,如何培养现代法律人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其实,法学教育涉及的知识外延与专业内涵相当广泛,需要社科界与司法界的紧密合作.对此,研究发现,如何培养强化法学教育的应用性和复合性,正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面临的新一轮挑战.面对我国高校原有法学教育重学术、轻实践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比较英美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现代法学教育理念,我们应当强化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和统一,强化高校发展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系列培养工作,切实开拓现代法学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法学案例教学法的若干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法学教学改革中被广泛运用,甚至被认为是法学教育的突破口.案例教学法虽然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学人才确实颇有成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法学教师澄清认识,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6,(1):112-117
国内法学高等教育存在教育规模过度扩张、教育项目品类繁多、司考制度内容僵化、法学教育全球化趋势回应缺失等多项困境。法学高等教育困局的破解应首先确定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并存的二元培养目标体系。以二元培养目标为基点,构建缩限招生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司考制度与法学教育双向对接的突围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司法裁判既需要本体论知识也需要方法论知识;既受法学本专业知识的影响,也受法学外知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我国法学教育对司法裁判过程知识的关照存在一些特点或不足,主要有重视法律规范知识的传授,忽视事实认定的过程;注重法学本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相邻学科知识的渗透;注重本体论教育,忽视法律方法教育以及注重理论教授,忽视实践训练。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应在法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法学对美国法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世伦  付池斌 《东岳论丛》2006,27(2):179-184
现实主义法学,是美国极其重要的法学理论,从它一诞生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对美国的传统法学思想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法学思维范式:从关注“书本上的法”转向“现实中的法”;从关注法律规则的作用转向法官的司法活动。现实主义法学,对美国战后新法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美国的现代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至今,经济分析法学、批判主义法学、后现代法学和“新公法运动”都仍然闪烁着现实主义法学思想的火花。  相似文献   

17.
1976年之后中国大陆法学高等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在教育质量方面却差强人意,特别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缺失.具体而言,在精英教育以及大众教育之间的游离导致了其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学专业素质教育应该被确立为中国大陆法学高等教育的目标,创新性领导能力的培养应该被作为今后法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等法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秋  孙斌 《理论界》2007,4(4):117-1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距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国际社会发展需要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本文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法学理论基础、教育成果的衡量和高等教育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法学教育所面临的局面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以期我国高等教育在交流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法学教育模式,促进我国法学教育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应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困境,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重视实践教学,实现法学的实践性品格。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因其“三本”地位和民办教育的“独立”性,更应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完善传统的实习制度,重视法学教学对司法考试的适应性,要善于结合社会需要建设特色法学专业。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的新形势对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的部门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教学在全球化进程中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全球化视野的部门法教育、全球化的法律实践教育有待加强、全球化法学教育的交叉学科发展仍显不足。新加坡法学教育在全球化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经验,以NUS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全球化、法学教师全球化、法律实践教育全球化经验为代表,其将全球化理念融入部门法教育中,基于比较法的视角聚焦全球性法律前沿问题,并将全球性法律实践性问题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在课程设置、法律实践、学科竞赛、国际交流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以提升国内部门法教育的全球化水平、推进法律实践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促进法学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的多样化,为服务国家扩大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高素质的全球化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