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哲学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有助于解决文化与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现代文化哲学的建设离不开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构。文化批判包括对中国的和西方的两种文化的批判。文化创构离不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是根本的文化批判力量和创构力量。  相似文献   

2.
王英 《兰州学刊》2012,(5):92-95
文化与科技的不断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主旋律。文化科技创新强调科技力量及其应用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文化管理文件中提出采取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文化科技创新不仅从社会文化的背景出发对文化的发展进行定位,还关注文化形式的现代重构方式转变,强调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重视当代文化的载体变化对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抓住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科技创新的核心内涵具有深厚的科技意蕴、文化意蕴与社会意蕴,意味着我国对文化发展未来图景的认识上升到了时代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肖建华 《江汉论坛》2002,42(1):78-81
本文揭示了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自身的内涵和特征,找出了二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揭示了二种文化与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内在联系。它们既使现代人获得了感性解放,消除了某些精神压抑,保持了人性,也使人的感性过分张扬和膨胀,带来了人自身的失落,具有某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要讨论的是现代性背景下旅游的兴起,旅游者与景观之间隐蔽的关系.通过现代景观的重新发明,以及景观对旅游者凝视的制约,揭示了现代旅游商业性、文化参与和生态学介入的复杂意义,同时分析了现代旅游者凝视的被动性和被压制性.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中几乎没有人否认技术在现代社会里的中心地位,倒是时常有人否认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以来,至少有机器、铁路、石油、核能、电视、计算机、人造卫星等技术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技术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参量。然而,以往的文化学研究,忽视或轻视对技术的文化意义的研究,更多的仅是从技术的角度来标度文化。如果我们要使现代文化健康发展,以至拯救现代文化尤其是重建中华文化,那么就不能不重视技术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如果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看,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它通过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来;而文化则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方式,它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享受与发展的一种特殊方式。因此,技术与文化都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  相似文献   

6.
《简·奥斯丁与帝国》是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论断的缩影.其间,赛义德不仅赤裸裸地抖出了文化与帝国主义共谋的实质——文化霸权主义,而且动摇了帝国主义领域中经济独断论的局面.赛义德对文化与帝国主义共谋关系的批判,对后殖民主义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赛义德用对位阅读的方法考察西方文化,发现了“地理、空间视角”、“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某个特指名称的“表意力量”.赛义德后殖民批评理论的独特视角,揭示了欧洲文化与帝国主义互为影响的事实,呈现了帝国文化与殖民地文化的互存共栖.  相似文献   

7.
文化: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活动。教育与文化是互动的关系,文化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影响作用,深刻揭示了文化对教育制约的全面性、独立性和潜在性特点,对于准确把握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不同,在建国之初,中国从文化生产实践到文化生活方式都具有鲜明的农业社会特征,以电影、出版、广播等为代表的工业形态的文化商品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通过国家统筹进入群众生活,并逐步构建起当代中国工业化特征的文化生产方式(基本制度、生产技术、市场主体)和文化生活方式转变的基础。这种从文化观到文化实践的转变与当代中国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基本主线呈现出一种历史性的同构关系,并体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农-工结合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翻译研究很长一段时间大多停留在语言层面,很少触及翻译活动所能产生的庞大文化力量,以及翻译活动与译者主体的互动作用。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家应起到积极、创造性的能动作用,认为译者与原作者处于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relation of symbiosis)之中;译者并不透明的翻译不仅使原作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后续的生命(continued life)和来世(afterlife),而且译者具有在改变原文本的同时进而改变世界的力量。①本文旨在从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语境的角度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意图、理解策略和翻译策略,揭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运用翻译策略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现代文化对自身的普遍主义的价值主张和宣称,是建立在其对自身文化化的普遍性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西方现代文化普遍性表述的形成和确立过程,揭示其在内在本质上是一个把自己和世界等同起来的文化概念。从而,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批判和揭示其普遍性价值主张的实质,以应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普遍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宣称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代"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关系 ,代际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问题。对“代”的科学规定和内涵揭示是研究代际关系和代际问题的逻辑前提和方法论基础。代是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的有机统一 ;代具有个体之代与类之代的差别 ;作为历史主体 ,代又是一个退场、在场和将进场的过程 ;在以共同的代文化为特征的代内又总出现具有独特文化个性的“亚代”  相似文献   

12.
19、20世纪之交,康有为遍游世界,在研究了现代国家竞争的经验、特别是德国崛起的经验后提出了“物质救国论”的重要主张,其“物质”包括经济、科技和国防三个方面.此论虽然在反对民主革命和文化革命方面显得“保守”,却准确把握了近代以来中国一再失败的直接原因,实际上提出了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及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问题,对我们今天深入理解“硬力量”与“软力量”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晏月平  王楠 《东岳论丛》2019,40(1):179-190
中国人口转变已进入现代静止阶段,其转变趋势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型人口问题已引起学界诸多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口转变阶段与趋势的综合分析,从人口内在结构和外部环境机制作用,遵循"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探讨人口转变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为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的人口社会发展提供多元视角与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隐喻的父亲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西方现代小说有一个隐喻的父亲主题,这些作品的表面故事下,有一条强化父亲主题的隐蔽的情节线,它们构成寻找与追杀、顺从与反抗父亲的二重组合的张力结构。父亲主题是在父权制、农业文化、宗教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它受到历代作家的重视,形成西方文学史上的父亲主题传统,父亲主题的现代意义在于宣告了权力文化的破产,揭示了现代社会非理性的根源,探索了现代社会的病根和伦理情结,体现了作家对各种非人道、反人性的文化传统和宗教力量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艺术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三个阶段.当前国内大多著述将艺术的特性定义为审美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和非功利性,实际是将现代艺术用以概括所有艺术.现代艺术的自律性反思早期艺术的功利性,后现代艺术的消费性和他律性又在颠覆现代艺术的自律性,每一次艺术的转变都是因为有一种力量推动其审美功能发挥作用并改造艺术的表征,而这种力量就是除审美功能之外艺术所具有的恒定特性——反思与颠覆.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看法.在东西文化问题论战中,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率先注意到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于东西文化的影响,并以战争所导致的西方文化危机来为中国传统文化辩护;而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反对派起初没有意识到这一时代问题.真正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是瞿秋白,他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导致现代科技不合理应用的根源,并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改造社会制度以化解现代技术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阿格尼丝·赫勒从现代性的动力出发,研究了现代文化的三种形态及其表现、作用;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价值与道德的分离及其后果.它们的变化源于现代性的动力和逻辑,既是后者作用的结果,又是现代性的表征.而且,这些变化与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风云变幻,令人目眩神迷的今天,客观现实又把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个老问题重新提上了理论思考的日程。客观地考察和审视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特别是揭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对于我们冷静地思考问题,坚定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股思潮,又代表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它是现代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思想体系的统称,它与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如出一辙,只是颠倒了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和谐的目标指引下,对劳动关系矛盾的学理分析与政策探讨应关注冲突视角之外的和谐视角,即着重揭示劳动关系矛盾的政治社会影响,从冲突应对层面提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路、策略和行动。当然,鉴于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我们也应从多个层面探寻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路径与机制:实施制度重构,拓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化机制;开展组织重建,积聚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化力量;实行文化重塑,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文化内聚力;推行能力重组,培育和谐劳动关系的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传统文化不断复兴,在这表象的背后埋藏着民间文化与民族国家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力量使得地方性文化不断重组和改造以适应现代进程。作为民间文化核心的仪式活动,自然也是再次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