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东北方言的形成及官话区的划分、东北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阶段、东北方言词汇研究的内容,以及东北方言词汇研究的问题与展望等四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近百年来东北方言研究的进展情况,特别是韩国、日本等域外材料的挖掘,为东北方言的研究拓宽了新视域。在对近百年来东北方言研究的梳理过程中,虽然看到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尚存不足,如东北方言的内在价值还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汉语各方言的方法是相通的,若对整个晋语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并从中总结出晋语研究的主要方法,那么,我们也就可以看出汉语方言研究的主要方法了.文章从晋语的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方言与文化的结合研究、方言史研究以及方言理论的研究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晋语研究的成果,进而归纳出晋语乃至整个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无锡方言研究综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一个世纪来无锡方言研究的成果显得有些零碎。本文试对无锡方言研究的资料作全面梳理,在音系描写、词汇语法研究、分区归属等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勾勒面貌、总结经验、研判得失,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经面世的四川方言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汇编,均是从近现代四川方言的词汇出发对四川方言进行静态描写,对于唐以前文献中的巴蜀方言没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明清两代开始形成的现代四川方言是以古代的蜀语和秦汉以后的巴蜀方言作为自己的底层,对蜀语到四川方言的演变轨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还是开拓性的工作.中上古蜀语研究对四川方言史的研究以及汉语方言史的完善与研究领域的拓宽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方言特征,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情调等方面,于中可提炼出汉语的共性。东北方言特征词研究仍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学术领域,从既往较少关注的伪满时期文学作品入手勾乙、筛选方言词语,系统探察20世纪30年代东北方言特征词面貌,既能提炼东北方言特征,又能概括东北方言区、片及大方言区特征。就实践操作而言,依照“区内大体一致”和“区外相对殊异”两个方面界定、提取东北方言特征词是大致可取的;伪满时期作家和“二萧”的文学作品是有语料文献价值的,应该纳入东北方言特征词以至东北方言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6.
广西的汉语方言资源丰富,主要有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以这些方言为语料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主要集中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对语法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笔者统计分析了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有成果,归纳了其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未来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许慎在《说文》中引证方言俗语是自觉的。《说文》中的方言研究成果形式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 ,其价值有三 :一是为研究汉代方言保存了具有共时价值的材料 ,二是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方言研究成果 ,三是对后人研究方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启发。《说文》方言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方言文字学  相似文献   

8.
至今有关苗族古歌语言的研究成果极少,且集中在对某一方言苗族古歌中词汇的分析和探讨,没有对苗语各方言古歌的词汇进行整体上的比较和分析,更没有涉及古歌的语法、语音等方面。本文认为,把苗语三大方言的古歌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来全面考察古歌的语言现象及特点,并从历史语言学与音系学的角度出发,对苗族古歌的语言作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这是苗族古歌语言研究将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汉语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在相互竞争中发展。前者对后者的竞争方式主要是冲击和扩散,而后者对前者的竞争主要是渗透。二者竞争结果主要有三种:通语进入方言、方言转化为通语、通语和方言合璧成词。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竞争层次。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赤峰汉语方言词汇中的多义词词义的扩大和转移,词缀的特殊用法、各类方言词汇的来源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探讨赤峰汉语方言词汇的构词方法及规律。  相似文献   

11.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 ,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对这部分方言俗语的研究 ,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 ,又有助于作品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方言间的差别主要在语音”说是值得商榷的。很显然 ,说方言间的差别主要在语音应该是比较的结果。这种比较应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甲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分别与乙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比较 ,二是把上述比较的结果再拿来进行比较。而要想在这种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语音、词汇、语法之间是可比的 ,我们对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内容的掌握是对等的。实际上 ,由于以往方言调查的特点和方言中语音、词汇、语法描写的难易不同等原因 ,我们对三者的把握很难做到对等 ;语音、词汇、语法是三种不同质的东西 ,它们之间无法进行量上的比较。方言间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别是不好分出主次的。  相似文献   

13.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对这部分方言俗语的研究,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又有助于作品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方言词汇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弄清楚方言词汇的来龙去脉,而要弄清楚方言词汇的历史来源,又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就宁波方言而言,考索词源的工作前修时彦已经做了不少,但远远没有穷尽。本文拟以明清白话小说语料为依据,对《宁波方言词典》中未曾溯源的若干词条作些考源。这样做,既有助于宁波方言研究,又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中方言运用得当,会为作品增添别样的色彩和魅力。古华在《芙蓉镇》的创作中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大量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并以其原生态的面貌、灵活性的使用为读者构筑了一个鲜活本真的语言世界,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下南国乡村的时代变迁。新时期文学创作应充分挖掘方言中蕴涵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6.
方言研究是一项与本民族文化发展史密切相关的工作。怀庆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支裔,具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中大量使用了怀庆方言中的一些词汇。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怀庆方言词汇的研究,揭示怀庆方言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年来,汉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词汇习得过程、词汇认知、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等三方面.北美地区汉语新造词汇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词语借用途径的多元化、普通话词汇和对其他方言词汇的融合.结合在词汇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北美汉语词汇现存的两个突出特点,北美汉语词汇教学既要有语言学理论的高度,又要具有接受词汇融合的力度.通过词汇习得概念,简要回顾近二十年来词汇习得,尤其是汉语词汇习得研究方面的成果,结合北美汉语词汇现状,我们总结出了北美高校汉语词汇教学四个主要特点:注重保持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积极性,注意平衡不同词汇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方面训练的力度,训练遵循难易顺序,重视汉语词汇和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用官话和吴语创作的文学作品数量众多,《何典》是明清时期吴语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独白和叙述语言均采撷自真实的方言口语,特殊语汇、俚俗词等语料丰富宝贵,但对其语料价值的研究所见甚少。对《何典》中的丰富语料,从语言学角度,语言系统语音、词汇和语法,历时和共时,文化以及辞典编纂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能深入分析《何典》的语料特点,揭示《何典》的语料价值及对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历史语言学以及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价值。对吴语词典收录的研究结果显示,《何典》等方言文学作品的语料对辞典编纂完善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方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应该以词汇、语法为重点。”本文在全面调查分析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的基础上,总结出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具有七大特点:一、沉积着奇特的析音词;二、产生了丰富的语缀词;三、镶嵌着多样的重叠词;四、点缀着新颖的异序词;五、创造了多彩的特色词;六、继承了诸多的古语词;七、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调查研究内蒙方言词汇,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助于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也有助于汉语史和民族史的深入研究,更有助于语文教学和普通话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卫藏方言(拉萨话)与康方言(德格话)、安多方言(夏河话)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藏语方言的词汇差异,一般是30%左右。藏语方言词汇的差别,除语音上的差别和构词方式上有某些差异外,主要表现在有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方言里用不同词表示;有的同一词在不同的方言里含义不同或所指的概念恰好相反;有的词是某一方言特有的其他方言没有相当的词。研究藏语方言词汇,对于藏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语言史的探讨,当今,特别对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确定藏语标准语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