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社会保障服务的理念更新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一种社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对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普惠型社会福利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为国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更新社会保障服务理念,坚持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并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多元协同;以政府、市场、社会为服务主体,这三个主体"三位一体",共同在提供社会保障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固定型、代理型、流动型服务模式,这三种模式"三管齐下",最大限度地为城乡居民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领域,社会群体对政府政策的反馈过程经常被忽视。在政府与社会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谈判中,阶层所具有的谈判能力而非其需求才是决定其公共服务获取程度的关键。谈判能力的差距决定了均等化战略所能达到的界限,也构成了该战略发展的突破点。如何加强社会相对于政府的议价能力,对社会力量的弱势地位进行制度性补偿,将成为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给每个社会成员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是,由于政府职能失当、城乡二元结构、消费市场低迷等原因,使我国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呈现非均等化状态。财政体制改革、多元路径选择、参与模式创新,是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确保不同地区、城乡、不同群体的居民享有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具有自由选择权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就要使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弱势群体中,农民工所占比例最高,存在的问题也最为突出。分析农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推进农民工与其他群体享有均等的社会保障服务、公共就业服务、义务教育服务、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推进我国不同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残疾人社会组织的活力与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要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激发残疾人社会组织的活力.而科学构建测量指标是解决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问题的基础.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分析视角来看,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是指残疾人社会组织在资源动员、专业服务、行业竞争、行业自律、价值引领等方面的发展状态.因此,可以从动员力、服务力、竞争力、自律力、引领力五个维度构建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的测量指标.建构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的"五力"测量指标的政策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科学确立评价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的指标体系;二是有利于正确调整激发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6.
区域公共治理过程中,单一中心治理带来的政治协调的障碍主要在于: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区域治理主体的利益差异、区域公共治理绩效评估的梗阻.从政策系统分析主要是三个层面原因:政策主体上,政府利益自利性侵蚀公共性;政策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缺失;政策组织上,科层结构导致传导机制扭曲.要消解区域公共治理中政治协调的梗阻,选择或创新区域公共政策的政策工具、运行机制和政策过程,主要在于构建区域公共治理多元主体体系、建设开放性区域公共政策体系、创新区域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海枝 《兰州学刊》2013,(6):86-91,189
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强调公共就业服务主体应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大致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就业服务,是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的目标,文章概括总结了目前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绩,剖析了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残疾人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和增进残疾人福利,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主体、客体、内容、方式以及效果等方面都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从"大福利"视角看,要加快残疾人福利体系的研完与建设,扩大残疾人福利范围,增进残疾人福利水平.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包括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等基础项目,社会工作与康复教育等专业项目,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等高级项目,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残疾人相关法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及残疾人服务与救助网络的形成才能保证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与推行.  相似文献   

9.
城镇职业女性弱势地位与相关社会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职业女性由于其生育功能,导致在就业与生活保障上处于不利地位。是否给予女性特殊保护,西方女权主义者对此存在着争议。中国目前已有对职业女性生育而产生的弱势处境予以补偿的政策存在许多不足,更理想的社会政策特别是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台迫在眉睫,"性别就业调节费"和"自由产假制度"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完善民族地区社区残疾人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社区残疾人服务存在着基层服务出现"断层";残联"缺位",服务无法向基层和农村社区延伸;残疾人的主体地位未能体现,难以做到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等问题。完善民族地区社区残疾人服务,应建立完善的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坚持民族地区城市与农村两手抓;坚持以民族地区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将民族地区的社区残疾人服务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发展、共建共享;坚持群众性自治,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注重民族地区社区残联与残疾人互动的服务机制;制定社会工作人才规划,推进民族地区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  相似文献   

11.
杨立雄 《晋阳学刊》2012,(4):58-67,78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老年人、军人及其家属、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在内的社会优待制度,但是在开展社会优待工作时存在"四难",即:优待项目界定难,优待福利流动难,优待政策落实难,优待差距缩小难。本文建议,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属地化管理、分类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分担等为原则,构建包括医疗保健服务优待、文化休闲服务优待、日常生活服务优待、交通服务优待、法律服务优待、义务和责任优待等在内的社会优待体系。另外,应建立全国基本优待制度,促进社会优待的均等化;建立财政合理补偿机制,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完善社会优待立法,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执行社会优待政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甘代军 《中州学刊》2023,(12):77-85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等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和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步伐逐渐加快。为全面、客观地测度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程度,进而为国家政策的完善和高效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亟须构建一套兼具政策性和针对性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意涵的权威规定,积极回应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践的现实需求,坚持导向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准确性等评价原则。具体而言,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至少需要包括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3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这一指标体系既能够密切呼应国家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和发展要求,又有利于增强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及其绩效考核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缓慢不仅表现为相关政策、法规出台缓慢,制度建设滞后,还表现为现有相关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其原因在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边缘性不利于其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迅速、合理地制定;现有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缺乏合理性和协调性而不利于政策有效执行;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的相关行为也影响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4.
唐亚林  朱春 《学术界》2012,(5):24-39,254,255,265,266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面向文化民生的责任担当,其内容包括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公民文化权利的道德属性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权并平等地享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因而,作为公民文化权利实践平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不偏不倚地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均等化的服务和产品。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路是在面临各种非均等化现状基础上推进的,其发展逻辑具有中国特色。本文依此逻辑,对当今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既有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有伴随着时代变迁而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传统"二元"论或"三元"论既难以完整涵盖其主要内容,也不能准确反映变迁过程中的重点转移。"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新视角,则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在不同时期,应始终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这个中心;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革的重点则依次是"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农户土地的用益物权"和"市场主导的社会服务"。未来改革重点则是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围绕农地用途、经营主体准入、食品安全、生态补偿等完善微观规制和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6.
基本公共服务是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为目标、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覆盖全社会的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享有的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政策和制度安排。在我国,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提供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具有"总负责"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总负责"地位所决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性供给"特性,导致这一供给偏离了公共利益导向而带有"政府本位"倾向。而"政府本位导致政府失灵",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有效制约政府权力。民主所具有的保护权利、权力与责任、制度化和程序化、公开和透明、多元和参与、监督和制约等基本要求以及由此而来的制约机制,决定了以民主维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效制约政府权力,克服"政府本位"倾向,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卞飞 《江淮论坛》2010,(5):137-141
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但因多种因素的合力导致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各种现实困境。文章在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实困境进行宏观层面探讨的基础上,指出以资产建设为基础的发展型社会政策应成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取向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公众应当既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主体,也是政策执行中政策目标指向的客体。如果以"嵌入性—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来描述公众与社会政策制定—执行过程的关系,则建国以来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角色先后经历了非嵌入的受益者、非嵌入的受损者和嵌入的利益相关者这三个阶段。公众参与社会政策的角色转变展示了国家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历史、现状,也预示着国家与社会相互建构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能否实现残疾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成为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由于可行能力较弱、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以及社会基础相对薄弱等因素,残疾人返贫风险较高,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积极福利的政策构想为探讨残疾人共同富裕议题提供了理论进路。一方面,在国家层面进行自上而下的积极干预和社会建设,推动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战略,构建以残疾人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体系,创新发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均等化。另一方面,在个体与社会层面进行自下而上的共同体建设,增强残疾人群体的可行能力,激发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慈善公益力量,建设残疾人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20.
广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广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公共财政支出、基础教育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均等化程度较低.对此,广西应从破除制度性障碍、重新定位政府职能、优化地方财政的预算安排以及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等方面探析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