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求》2017,(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讲话,不仅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意义,而且表明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中国创新的现实价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特质。具体表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新思考;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的新突破;"中国梦"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诠释等。  相似文献   

2.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做好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学用结合,强化使命担当,主动对接需求,切实把党中央、水利部的各项要求变成抓落实的具体行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下简称“黄河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9,(5):28-3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内高级干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导群体。为此,高级干部需要承担起四类角色:一是在个人与未来的理念层面上做先进理论的信仰者;二是在个人与中央的体系层面上做中央权威的维护者;三是在个人与工作的方法层面上做新鲜知识的学习者;四是在个人与权力的观念层面上做优良作风的示范者。注重以干部现代化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级干部相关论述的显著特征作用,其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理论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5):85-88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体现,是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国家治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的特殊性是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可以运用的重要平台。十八大以来推行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政府要充分转变职能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各领域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求》2017,(3)
<正>2017年4月20日,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交流会",会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展开学习研讨。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校委成员和全体教研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认为:"四个坚持"是旗帜、方向和原则,是广东、广州在新起点上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探求》202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辩证法"与"辨证思维",学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辩证思维重要论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提出背景、思想蕴涵、理论特色、现实应用等方面。当前的研究呈现出现实性、继承性、发展性、系统性、前瞻性等特点。通过文献梳理,指出下一步的研究应首先凸显学理意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继承创新发展维度,着重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辩证思维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问题导向以及新时代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践应用等问题的探讨。突出问题导向意识,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位一体"战略布局以及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实践问题加以研究,真正凸显辨证思维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7.
《台湾工作通讯》2021,(3):17-18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当天下午,中央台办主任刘结一同志向机关党委负责同志传达会议精神,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安排。2月22日上午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午召开局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全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矿产资源保障与国家安全》,这也是我第一次做这方面的报告,我们共同来学习。我今天想讲的有四个方面。一、矿产资源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先介绍矿产资源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在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成立的。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治国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这些都对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寄予了更高期望。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的成立,对于回应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的期待,促进专业建设,发挥社会工作在建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我国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2月7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传达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全河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下一阶段黄河科研工作。黄科院院长、党委书记余欣出席会议,并作题为《树牢精品意识打造拳头技术助力黄河流域保护治理管理科技化信息化》的工作报告,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聚焦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为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上海市委召开了十一届九次全会,还召开了上海社区工作万人大会,对于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把握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内在规律,推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在新起点上持续提升本市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明确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二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几次重大变化,探讨了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巨大挑战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提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所需满足的几个前提条件,并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计划;加强与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3.
高层声音     
<正>习近平: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半年度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7月8~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外治理理论与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旨在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探索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治理经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提供学术参考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22,(1):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论述,为推动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基本的规则遵循。规则意识指向方面,应以规则意识取代丛林意识,尊重和维护合理规则的权威地位,按规则办事。规则判断指向方面,应认识到全球治理体系规则安排的滞后性,也要承认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存续的现实必要性。规则意涵指向方面,应强化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规则平等化、规则民主化和规则法治化,完善规则统一性与规则多样性并存格局。规则作为指向方面,应扩大规则的国际参与度与认同度,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从规则指向视角审视和把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重要论述的具体意涵,为新时代推动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及打造人类共同价值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政  廖晓东 《学习与探索》2023,(2):93-1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理论。研究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需要切实把握好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内在精髓与时代价值。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中的相关思想和精神实质,对于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出具体部署。邹城市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文化使命。当前,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与黄河文化发展契合度不够高,存在“两张皮”现象,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够,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温县黄河河务局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作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用铮铮战鼓,奏响新时代温县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新乐章。以学促干特色品牌聚合力大道同行,行稳致远。党员干部是群众的领路人,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担负起艰巨繁重的实践任务。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5,(10):9-12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谋改革发展大势、布国家建设大局的高度来统筹设计和规划,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新策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新要求,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方式。习总书记的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指导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擘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施工图”,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问题.福建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谋划布局落实举措,推进新时代新福建治理现代化.福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福建省《实施意见》,发挥独特优势,把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与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紧密结合起来,团结争取更多台湾同胞共同致力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