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典籍中,国,族名前常冠一“有”字,如:有熊,有虞,有夏,有娀,有莘,有周等等。把此“有”字认为是语气助词,作为词头,用于专名之前,有音无义,业经历来的一些语言学家阐释,得到语言学界的认可,而一般字典,辞书也相沿不变。王引之《经传释词》: 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凡国名之上加有字者仿此)。吴昌莹《经传衍释》于王引之《经传释词》补苴罅漏甚力,“有”字条解说尤详富,然对“有”字置国、族名前为“语助”之说未持任何异议。  相似文献   

2.
“有”字是个动词,它和其他动词一样,在句中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述语。但它有与一般动词不同的地方,就是和一些词语结合后可以受副词“很”修饰。如“很有修养”,“很有些自以为是”等。“有”字的上述特点早已为人们所熟悉,本文只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字明先生认为所谓的名词词头“有”字,实际上是一个表特指的指示词,我们通过《尚书〉《诗经》等文献中“有+名”用例的分析,发现“有”为指示词的用法并不具有普遍性。另外,我们将大家公认的一部分指示词与“有+名”中的“有”字作比较,发现他们之间的用法差异很大:前者在句中不能省去,一旦省去,句子就指代不明,句义就不能自足;而后者“有”字在句中大多可以去掉而不影响句义。我们由此推断“有+名”中的“有”是一个既没有词汇意义也没有语法意义的衬音词。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的“有”字连动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很有研究的必要。这里有三个包含“有”字的句子“他有权提出申诉”;“大家有事做”;“我有工作到宁波去”。本文认为,前两类都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不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都是“有”字形式,为什么说前两类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呢?或者说,“有”字连动词组的秘密在哪里呢?它们的秘密就在“有”字的宾语上。  相似文献   

5.
释“宁夏”     
今宁夏地区之所以得名于“夏”,与党项族崛起有关。余读辽、宋史《西夏传》及《西夏书事》、《西夏纪》等书,知唐贞观初,有党项族领袖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于静边(今陕西榆林西)等州以处之。其后该部析居夏州者号平夏部。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之白城子。党项族与“夏”字结缘者自此始。其后,党项势力渐盛,唐末有拓跋思恭者,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唐帝晋其爵为夏国公。宋初,党项势力又有扩展,其酋李彝殷卒,宋追封为夏王;辽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又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大夏国王,封元昊为夏国王。1038年,元吴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奄有今宁夏、甘肃及内蒙古伊克昭盟、阿拉善盟、陕西部分地区。因其地处西北,故辽、宋、金诸国人称之为“西夏”。总之,自唐末以来,随着党项势力之扩展,“夏”之名也随之扩大。  相似文献   

6.
杜甫《北征》中有这样两句诗:“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历来注家都说,上句的“夏”字与下句的“褒”字不相应.一般均认为:若下句作“褒妲”,则上句应作“周殷”;若上句作“夏殷”,则下句应作“妹妲”.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赵次公、浦起龙等人认为这是老杜记错了故事,值不得费气力去考索.胡仔、仇兆鳌等人任意改诗以求字面上相应,胡改上句为“不闻殷周衰”以就下句,仇改下句为“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考察了“宋”的形、义演变,在夏渌教授观点的基础上,运用传统方法加以自己的创造,论证“宋”原即“松”字,并由此论证了殷商时期的宋地  相似文献   

8.
“声旁有义’作为汉字的一种构字法,历代学者多有阐述,日见其精。本文就声旁有义在训诂与校勤的运用上,试作探讨.“声旁有义”历史观声旁有义源远流长,不仅宋代王圣美创“右文说”,乃传于世。其实,早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已见端睨。综观一部《说文》,从A从P、B亦声的字,不可胜举。如:“亦声”之“亦”,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中说,“谐声之字,半主义,半主气凡字书以义为经而声为纬,许重权《说文解字》是也,”又云,“凡言亦声者,会意兼形声也。”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进一步阐明,“言如声者,凡三种:会意字而兼声者,…  相似文献   

9.
“有”字存现句是最早产生的存在句类型,也是使用最普遍、通行时间最久的存在句。“有”字存现句又可分为体现静态存在关系的“有”字存在句和体现动态变化的“有”字隐现句。从历史来源上看,表存现的“有”来源于表领属关系的“有”。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中有字,人们释作“它”。“它”就是蛇。《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甲骨卜辞里也是相问“有它”、“亡(无)它”。看起来这个字就是“蛇”了。蛇即虫,甲骨文虫,它是一字个。因此,亦即,止字古文作,所以字即  相似文献   

11.
简论“有A有B”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本文所讨论的“有 A有 B”式既包括 A、 B为单音节时较固定的格式,如:“有情有义、没大没小、有山有水”等,也指 A、 B为双音节时的较灵活的格式,如:“价钱有贵有便宜”、“那真是一个特别有意味特别有文化的幌子”等。我们把后者看作以前者为原型的格式的拓展。   1.“有 A有 B”式的结构分析   1. 1“有 A有 B”式的结构类型 根据 A、 B的特点,“有 A有 B”式可概括为两大类型,即分化式和组配式,其中分化式又可细分为单纯词分化式和合成词分化式。   1. 1. 1单纯词分化式   AB为一个并列式单纯词, A、 B…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甲骨文、金文及《说文解字》等对字形的说解 ,再结合文献资料对“军”、“君”、“”、“屯”声字族进行了研究。认为“军”声字多有圜围义 ;“君”声字多有合义 ;“”声字多有围义 ;“屯”声字多有聚全义。  相似文献   

13.
说“赢”     
说“赢”胡新生周代金文赢、赢字所从的偏旁“”有多种写法.其中有代表性的两种构形为:方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卷十二释此字为赢(蜗牛),谓其“象赢出首负壳其纹重叠之形”。又有学者根据前一类构形将此字释为螺蠃的“赢”字初文,谓其象黑蜂之形。③按,两说均可...  相似文献   

14.
接触黄淑卿、金振良夫妇已经有一年多了,第次零距离接触,总是被他们夫妇博大厚实的爱、人间的真情、无私的奉献所感动。他们夫妇创业20余年,以一个小饮食推经营大连特色民间小吃起家,在大连树起了“双盛园”着实让内地人吃到了海边人的地方特色小吃和海鲜大餐。现在“双盛园”已经不仅仅是以特色民间小吃和海鲜大餐而被大连人熟知,更为大连老百姓称道的是黄淑卿、金振良夫妇及其子女为社会所做的巨大贡献,无论是在收养孤儿资助贫困大学生,捐资建设学校还是在帮助有需要求助的陌生人,扶助下岗职工以及支援灾区上,黄淑卿、金振良夫妇及其子女都是义无反顾,用他们的真诚爱心合唱了最令人感动的《爱的奉献》,如今,“双盛园”这三个字代表的是真情,是爱,是人间最宝贵的“德”.  相似文献   

15.
漫谈“温”     
韩忠治 《社区》2013,(17):59-59
一个“温”字。与中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气候上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这里既不像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那样阳光直射、全年高温,也不像以南北两极为中心的寒带那样只有冬夏之别,我国大部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中“有”字有一种无定代词用法,它直接用在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前,在表示“存在”义之外,还有称代动词义所关涉的不确定的人、物或事的意义。“有”字的无定代词用法可在语义、语法两个层面加以证明。在语义层面,可通过以前后句、上下文相应词语印证,以对文印证,以异文印证这3种手段来证明。在语法层面,可主要通过以“有﹢动”结构式与动词“有”字的4种结构式“有﹢名﹢动”“有﹢动﹢者”“有﹢所﹢动”“有﹢所﹢介﹢动”及其转换式、等义式的比照来证明。经比照可知,“有”还表示名词的意义,证明“有”是无定代词。  相似文献   

17.
“服”字在先秦文献及金文甲骨中是一个常见字,由此字与其它字的搭配组合,又构成了一些专用辞汇。“服”字的原始字意及其衍化,直接涉及到我们对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了解与认识。为此,笔者拟对此字以及由此字构成的一些辞汇进行了一番探索,以求廓清一些概念和认识。限于功力,错误难免,敬希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华夏的由来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相似文献   

19.
钟惺(字伯敬,公元1574年——1625年)、谭元春(字友夏,公元1586年——1637年)是晚明风靡诗坛的“竟陵诗派”的创始人。他们论诗“另立深幽孤峭之宗”,一时间,“闻者皆为所摄”,“海内称诗者靡然从之。”他们评点的《诗归》问世之后,曾令纸贵一时,人们“家置一编,奉之如尼丘之删定”。其影响达“三十余年”。然而,清代以后,对钟、  相似文献   

20.
对于“没的V”、“有的V”这种结构,有人认为其中的“没的”是固定组合,有人认为是“的”字短语.本文认为这些观点都难以成立.本文论证了结构中的“的”不附着于“没”,而是附着于它后面的动词.“没的V”的结构层次为“没/的V”.“的V”是“的”字短语在动词“没”和“有”后面的变体.“的 V”与“V的”有两点差别:(一)“的V”是粘着的而“V的”是自由的.(二)“V的”往往是多义的,而“的V”是单义的.在表受事的前提下“V的”与“的V”可以互相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