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首届东北民族与疆域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7月24日至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和吉林市举行。与会代表近70人,提交学术论文26篇,论文提要50余篇。专家学者们讨论热烈,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国外学者对中国东北史的歪曲。国外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国东北古民族时,任意歪曲历史,炮制了种种谬论,其流毒既深且广,主要有:“征服王朝论”、“中国无国境论”、“东北历史世界论”、远东(包括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文化独立性”又称…  相似文献   

2.
在东北史研究中,出现很多人为的误区,造成严重的误导。为正本清源,走出误区,还历史本来面目,提高东北史的研究质量,是东北史学界的十分紧迫任务。在这里,我们不揣浅陋,提出问题,以就教于方家。箕子朝鲜在辽西么?在有关东北史学的论著中流行一种“箕于朝鲜在辽西”的论点。诸如:“箕子最初所到的地方在今大凌河流域,即汉之辽西境内。”①“箕氏朝鲜约在西周末、春秋初……,其政治中心已由辽西迁至辽东,占有辽河以西、以东广大地区。……公元前7世纪时其中心地区也应在辽河流域。’”②“此时朝鲜即宾子之后朝鲜侯国,其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顾定国(G.E Gul出n)教授是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也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他的专著《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1994年)是在运用大量第一手访谈材料并结合文献的基础上写就的。这是近年海外专业人士研究中国人类学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学术机构史”。我们知道,英语是强势语言,所以尽管不乏中文撰写的中国人类学史的著作,但是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却不能与顾定国这样的作品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21世纪?──中国民族学学会大连学术讨论会述要纪闻中国民族学学会和东北民族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21世纪?”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15日至19日在大连东北民族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57人,分属13个民族,来自北京...  相似文献   

5.
拉先加 《中国藏学》2020,(1):205-206
2019年10月26日,“第四届中日藏学研讨会暨龙谷大学建校3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日本龙谷大学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日本龙谷大学7位学者来华,并在研讨会上与12位中国学者共同进行学术成果交流与展示.  相似文献   

6.
前年,北亚史的研究很有成绩。纵观1980年的情况,最突出的是有关清代满洲(正确的称呼是东北,本文用习惯称呼)史的满文、汉文档案的不断发表。另外,有关明、清蒙古史的蒙文史料得到了充分地运用。以汉文史料,特别是明、清《实录》为主的研究方法已经过时了。尤其是在蒙古史方面,最大的成果是发表了许多运用蒙文史料的考证论文,从根本上修正了一向根据汉文史料引伸出来的观点。然而,以前一直是北亚史研究中心的满洲史却比蒙古史落后了。8月,在中国南开大学召开了明清史学术讨论会,通过论文我们发现中国的满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吉林省民族研究所、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所、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沈阳东亚研究中心主办,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首届东北民族与疆域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7月24日至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和吉林市举行。与会代表近70人,提交学术论文26篇,论文提要50余篇。会议交流学术著作及民族文化作品9部,学术杂志4种。专家学者们讨论热烈,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焦点集…  相似文献   

8.
正林冠群教授,祖籍福建林森,1954年生于台北,先后在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印第安纳大学阿尔泰学系访问学者。曾任教于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系、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现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专攻中国民族史(唐代吐蕃史、藏族史)、隋唐史,著有《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唐代吐蕃宰相制度之研究》《吐蕃赞普墀松德赞研究》《唐代吐蕃史研究》《唐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由近代发展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及学科发展收获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研究领域开拓方面,还是研究问题深入方面,均是前无古人的.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趋势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中国史学史研究有序进行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作者40 多年来对东北民族史研究的基本认识,分别就东北范围的界定、民族史研究内容的确定、东北民族源流、东北民族形成、东北民族分布、东北民族语言、东北民族体质特征、东北民族经济、东北民族文化习俗、东北考古文化族属、东北民族政权史、东北民族关系史等十二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东北的称谓及其概念,是东北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便可得出不同的概念,其研究方向与领域也随之深入。对"东北"诸多概念的理解,也可扩展东北史研究领域的视野。本文试从历史、地理、方位、文化等角度去分析"东北"的概念,以求探索东北神秘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1984年4月,教育部批准筹建东北民族学院 1986年10月,东北民族学院定址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3年7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东北民族学院以中央民族学院(东北)的名义招生办学 1997年7月,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建校,定名为大连民族学院 2002年9月,大连民族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5年10月,金石滩新校区开始规划筹建 2006年4月,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大连民族学院 2007年5月,大连民族学院坚持“和谐评估、绿色评估”,受到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3.
1995年3月23日,由四川联合大学西藏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西藏及周边地区考古与艺术学术报告会”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1月14日,经黑龙江省民委(宗教局)党组研究决定,任命都永浩同志为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谷文双、韩光明同志为副所长。都永浩同志现任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历任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科研秘书,《黑龙江民族丛刊》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2000年任所长助理,2001年任副所长,2004年任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并主持研究所工作,2005年任省民委(宗教局)党委委员。都永浩同志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民族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民族…  相似文献   

15.
徐杰舜教授人类学学者的口述史研究自1999年延续至今,已有丰硕成果。他的人类学学者的口述史研究,将人类学的口述史从对"他者"的研究拉回到对"自我"的研究,在对人类学学者自我的口述史呈现中,实现自省与内观。同时,以"人"为中心的口述史研究弥补了既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史研究之不足,丰富中国人类学学科史的内涵,成为"第二种人类学史"。  相似文献   

16.
5月4日-7日,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主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河南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党校、湖北民族学院等二十几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教学改革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抗日斗争史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朝鲜民族抗日斗争史研究》金炳镐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把朝鲜变为其独占殖民地,随后又大肆侵略我国东北包括朝鲜族居住地区。朝鲜民族处于存亡的危机关头。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在华朝鲜民族抗...  相似文献   

18.
边疆民族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读后蔡家艺赵云田同志撰作的《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以下简称《沿革史》)一书,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边疆民族史研究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由绪论、正文、附录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2015,(3):122
在中国素有"神州第一开发区"之称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坐落着一所年轻的民族类高等学府。这就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于1985年正式开始筹建的东北民族学院。经过筹建、快速发展和"二次创业"三个历史时期前后共30年的接续努力,学校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区位、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由近代发展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及学科发展收获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研究领域开拓方面,还是研究问题深入方面,均是前无古人的。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趋势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中国史学史研究有序进行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