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欢喜  亚琴 《阴山学刊》2005,18(1):33-36
苏轼"和陶诗"问世以来,诗评家对其艺术成就褒贬不一。其实,苏轼"和陶诗"的创作,并未脱离现实生活,是作者在特殊境遇下,借陶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是借鉴古人成功的艺术形式来抒发自我对现实的强烈感受,并在学习陶诗的艺术风格中,融入自我独特的风格。"和陶诗"体现了苏轼晚年的艺术追求倾向,与早年那些生机勃然的诗歌相比,"和陶诗"呈现一种跳动的闲淡、一种朴茂之美,诗风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意在言外;写景传神,时见佳句。苏轼的"和陶诗"没有等同陶诗,而是自具本色。  相似文献   

2.
《庄子》中自然生态美的诗性化主要表现为跳跃性、形象性和象征性;其成因就在于庄子人格的诗性特质和他独特而又丰富的情感体验;《庄子》中自然生态的诗性美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其价值在于开创了物我合一的崭新境界和引发了空灵虚静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是一位对于我国山水写景文学的勃兴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诗人。他的诗以全新的创作题材和卓越的艺术表现,一扫自西晋永嘉以来诗坛溺于玄风,辞谢雕采的沉闷空气而开一代美学理想新风,不只饮誉当时,而且衣被后代。清代著名诗论家沈德潜《说诗晬语》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康乐神工默运,明远廉俊无前,允称二妙。”又云:“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的系确论。“新”、“俊”二字,道出了谢诗于惨淡经营、精雕细琢中追求自然清新的本质特色。所谓“新”,不就是突破前人窠臼、自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魏晋玄学影响,魏晋乃至宋初的文艺创作明显存在着淡化‘末有’以显示本体和凸出‘末有’以显示本体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子,陶渊明和谢灵运即是这两条道路的重要代表。陶诗与谢诗之间只有差异,没有优劣,因为他们走的道路是根本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物哀:日本古典文学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古典文学特别是和歌、物语、随笔及俳句,大都以“物哀”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审美追求。它注重的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即一种出自自我经验世界,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拥抱与感悟;营构的是情与景浑、心与物融、把心象寄寓于物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构、天人感应的境界;讲究的是空灵的、朦胧的幽玄美境界的创造,表现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描述性的形态美。  相似文献   

6.
论陶诗在唐宋的传播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霞 《江汉论坛》2006,(9):104-107
传播是陶诗走向读者从而实现其艺术生命的一个重要环节,陶渊明的诗史地位也是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凝定的。唐宋时期,陶集的编刻、《文选》的普及、诗话等文学评点的勃兴、类书的编纂,使陶诗进一步走进士大夫文人的消费领域,客观上加快了陶诗的传播速度,赢得了更多的受众,提升了陶诗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创作范本突出了陶诗传播的文学功能和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7.
唐人送别诗中由于送别情感的激发和送别情景的感染,催生了许多突发奇想和妙语佳句的开端,约略可以分为铺陈赋笔起句、摹物写景开篇、感兴议论发端三类模式,展现了送别诗开端的蕴藉诗意。  相似文献   

8.
时国强 《船山学刊》2010,(3):174-176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玄学语句,在结构上构成了起承转合的重要环节,在情感内容上使所表达的主旨意趣进一步具体明朗化,深化了诗歌的主题。玄学得意忘言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理解谢诗写景繁芜的特点。玄学的高远追求提升了山水诗的脱俗品格。  相似文献   

9.
在美的园圃中,自然美是逾墙而出的一枝,迎风招展,显为人见。面对鲜花绿草,孩童也会喜形于色;置身奇山秀水,文盲也要叹为观止。然而,人类对自然美本质的理性把握,历来是一个难解难分的“斯芬克斯”之谜。自然美美在何处?客观派强调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统一论者则认为自然美在于主体意识性与客观自然物的统一;在社会派看来,自然美的根本之点在于自然物的“社会性”,而这“社会性”又即“客观  相似文献   

10.
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和陶是一种很特殊的、值得注意的现象 ,其意义已经超出文学本身。这种现象不仅证明陶渊明的影响巨大 ,而且表明后代的文人对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陶并不是一种很能表现创作才能的文学活动 ,其价值主要不在于作品本身的文学成就 ,而在于这种文学活动的文化意蕴。在研究了大量的和陶诗之后 ,本文所要强调的是 :陶渊明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和陶在不同程度上表明了对清高人格的向往 ,对节操的坚守 ,以及保持人之自然性情和真率生活的愿望。真实的陶渊明也许并不很单一 ,我们不能排除后人对他的认识有理想化的成分 ,而这正是符号的特点。至于和陶的人 ,多数未能达到陶渊明那样的人生境界 ,有的只不过是借以自我标榜而已。陶渊明不断地被追和 ,说明这个符号在中国文化中不断地重复、强化。研究和陶诗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1.
自在之物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还没有被认识的自然世界;为我之物是已被认识了的自在之物,是自在之物的必然结果。自在之美是尚未为主观世界认识的美,为我之美是已被认识了的自在之美;自在之美转化为为我之美,必须是使物自身关的潜能得以弘扬,使审关主体潜在的审关机能和意识得以发挥,使物自身美的潜能和人自身潜在的审美意识融会。任何美的生成,都是自在之美向为我之美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李群玉的诗“多登山临水 ,怀人送归之制”。他的诗是以屈原宋玉的《楚辞》为宗 ,兼有陶诗与谢诗的风格 ,尤其“登山临水”的写景诗 ,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成为盛唐诗佛王维之后山水诗派的一盏传灯。  相似文献   

13.
郑杰文 《文史哲》2002,2(6):67-70
张问陶诗以其情真事切被时人传颂。其写景诗、抒志诗、赠酬诗中 ,时时表现出诗人或仕或隐的矛盾心境 ,从而反映着那个政治桎梏时代的进步士子的共同心态 ,成为传统的入世文化与出世文化矛盾对立的历史缩影。联系清代学术研究思潮观照这一问题 ,可见张问陶的诗作 ,正是嘉庆以降“求实”文化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且具有文化先导的时代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范明华 《中州学刊》2003,(3):142-147
“自然”在中国古代文艺和美学理论中是作为一个价值范畴来看待的。它代表的是一种最高的美。“自然”一词兼具“必然”与“自由”双重含义 ,这是其成为美的主要依据。作为一种美 ,它表现于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方面 ,简约的形式和生动的内容是这种“自然”之美的主要特征。同时作为一种创造法则 ,它要求排除一切反自然的人为因素 ,通过去“心”、“物”之蔽消除一切对立和限制 ,以显现出天地万物固有的真实和生命。  相似文献   

15.
苏轼对艺术价值的看法,与其人生哲学相联系,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苏轼对审美享受的看法,一是强调“适意”,即在审美欣赏中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和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和谐一致,在审美创造中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艺术表现的自由结合;二是主张“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其核心是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享受中的能动作用。苏轼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的统一,其所概括的统一形态主要有“常形之美”、“形神之美”、“常理之美”三种。苏轼强调“意”与自然的统一,并探讨了统一的过程,提出了“性与画会”及“境与意会”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船山论美     
<正> 船山认为美在自然,美在精神,美在中和,美在德容。船山的美学思想,是对儒道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兹论述于下。一、美在自然船山认为,美是客观的,美是气化的产物,是阴阳相交的产物;认为美在自然界,美在天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美学界围繞批判朱光潜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展开了热烈討論和爭辯,呈現出一片百家爭鸣的景象。現在爭执的基本问题仍在于: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以及是怎样的客观和怎样的主观。茲分下列三方面加以简述。一、“美在物”与“美在心”对这个问题,朱光潜过去认为美純粹是主观的。試以“花美”为例,他认为,花,只是美的条件,但它本身不就是美,犹如空气含水分是雨的条件,但水分却不就是雨一样。他說:“美不仅在物,也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凡是美都要經过心灵的创造”。……总之,花本身的形象以及它的美都产生  相似文献   

18.
论意境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维在《元剧之文章》中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又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王国维对意境本质的认识概括起来大概有三点:一、感情要沁人心脾;二、景物要明晰可见;三、艺术表现既要自然又要有弦外之音。本文则试图从物境、情境、表现三个方面来窥视意境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9.
美之本质及其价值,八十年代在自然人化论、本质力量对象化和主客体双向建构论启迪下,主客体统一说获得广泛迅速发展,几乎是国内占主导的新模式。美为主客观或主客体之统一,美发生于主客体双向建构活动之中,审美价值是主客体交互作用产生的美感愉悦价值,或审美客体所具有的为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领悟与评价的一种物质等,无一不是其表现或变通的运用。这个模式与认识,有上述理论支持下,且近实际、易为人理解和苟同,确实较以往各种美学观(主观说,纯物客观说,社会性客观性合一  相似文献   

20.
《蜡日》诗作为陶渊明的一篇饮酒之作,作为魏晋节俗的生动写照,反映了一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生命狂欢,反映了诗人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另一个侧面,由此陶渊明的诗性生命显得更加丰满更加圆融。同时,这首诗又是我国咏梅文学的鼻祖之一。就咏物艺术而言,陶诗对梅、柳、兰、菊、松、柏等自然之物的描写与开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自然意象,不仅对我国古典诗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古典绘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陶诗以心注物、传神达意、得意忘言和重神遗形的艺术手段,对我国古典诗学和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