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吃马肉的行为经历了一个忽上忽下的历程。回望石器时代,旧世界的狩猎者以野马肉大饱口福。首先驯养了马匹的那些亚洲游牧民族继续品尝着马肉,就像前基督时代的北欧民族一样。对马肉的禁忌最初是和古代中东帝国的兴起而一同产生的。罗马人也拒绝吃马肉,而且在中世纪早期,当教皇下令所有基督徒禁食马肉时,马似乎快要变成欧洲的神牛了。大概到了法国大革命时,马肉才重新得到欧洲人的青睐。在19世纪晚期,欧洲人——除了英国人以外——又一次大量消费马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巴黎人每年吃一万三千吨马肉。不过,如上所述,自第二次…  相似文献   

2.
文欣 《家庭科技》2011,(12):24-24
不少人认为,儿童吃糖要节制,最好不吃或少吃。究竟怎样对待儿童吃糖呢?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10,(6):25-26
不少家长认为.夏季天气炎热,孩子食欲不振是正常现象.孩子能吃则吃,不吃就少吃一点也没关系。对此说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的陈主任医师持不同看法。她认为,在炎热的季节,宝宝的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振,与天热引起的精神疲惫有关。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有足够的营养,如果忽视饮食,很可能会让宝宝错过黄金发育期。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夏天也爱吃呢?陈医生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4.
前些天到朋友家,朋友的夫人提出了一个在不少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孩子不知足,就拿吃来说,几乎没有他们喜欢吃的东西,不知这是为什么?笔者回答,这应该是家长的问题。随后给他们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还不完全懂事的孩子,他最爱吃苹果,而你真的爱他,想给他幸福,你该怎么做呢?答曰:“给他买,让他吃呗!”如果是那样,事情的结果很可能是今天你的孩子早已不喜欢吃苹果了。这就是经济学对幸福的解释。什么是幸福?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其有不同理解,而对幸福的一般理解应该从经济学角度去探讨,因为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  相似文献   

5.
《中文信息》2005,(11):26-26
最近,在论坛里发现很多人寻找儿时的小吃,用时的滋味。对于一些声名很大的成都名小吃,大家仿佛都不那么热衷了,让人很纳闷,外地人拼命地要到成都吃小吃,而现在的成都名小吃成都人为什么不喜欢吃了?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在成都吃喝玩乐论坛进行了随意访问。  相似文献   

6.
最近,同事说没鳞的鱼胆固醇非常高,大家都不敢吃了。请问,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读者 唐钢 随着人们对饮食营养和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人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尽管具有这种保健意识是好的,但有时候也容易走极端。比如说,很多人因为胆固醇与许多慢性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而将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统统从饮食中排除出去,这样就违背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一、人类文化历史和现状表明人类需要构建完形文化 为什么世界女性都有“第二性”屈从身份的本质和表征?依照真正伊斯兰教的风尚,女人只是一种附属品,还被排除在人类之外。为什么全世界的男性相对女性群体而言都是权威的统治象征,以致成为“看着人类的半数受到另一半的排斥而不能参与政府管理,按抽象的原则来讲是一个不可解释的政治现象”。为什么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是男人独占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切职务和职业?为什么男性交出一部分职务和职业权利之后,女性依然困难重重?难道真的是造化让人与人之间有了巨大差别,而人类的这一最大差…  相似文献   

8.
中年以后,人的身体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也容易积劳成疾.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戒陋习人到中年,身体基础代谢率呈下降趋势,所以应控制饮食,少吃甜食,适当参加运动.中年人消化系统逐渐开始衰退,故应定时定量进餐,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吃过多的精制食品,不要过多吃盐,少饮酒,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9.
中年以后,人的身体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也容易积劳成疾.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戒陋习人到中年,身体基础代谢率呈下降趋势,所以应控制饮食,少吃甜食,适当参加运动.中年人消化系统逐渐开始衰退,故应定时定量进餐,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吃过多的精制食品,不要过多吃盐,少饮酒,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10.
逢年过节,每家都少不了大鱼大肉。经常有人问吃什么能助消化?其实,即使有助消化的药物或者食物,也只是在轻微腹胀时帮助缓解一下。要想吃得健康,关键还是控制好进食量。在吃大餐时有个小窍门可以帮助消化,那就是先吃主食。很多人吃大餐都是先吃菜,到最后基本不吃  相似文献   

11.
陈思 《家庭科技》2008,(1):35-37
所谓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很多人尤其是减肥者和糖尿病人认为,应减少摄入主食甚至不吃。另有一些人在吃正餐的时候只顾喝酒、吃菜,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很多,主食忘记或故意不吃。也有一些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认为更有营养。  相似文献   

12.
大刚 《中文信息》2005,(11):17-19
四书之一的《中庸》曾云:“人莫不能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吃菜是件容易的事,但能细细品出其中味道的无疑就又上了一个境界。清代袁枚说得好:“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那么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味呢?  相似文献   

13.
周云 《家庭科技》2007,(10):23-23
在餐馆吃饭没有在家吃卫生,是很多人都认同的。但是,在家做饭就能一劳永逸解决饮食安全的问题吗?事实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近25%的饮食疾病都因吃了自家做的饭菜而引起。以下烹调误区是你在烹调中应该尽量避免的。  相似文献   

14.
6岁以前形成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品质,比如性格是不是内向,有没有同情心等。一个人成年以后未加控制的性格,大部分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历经苦难而愈加坚强,他们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从来没有想过寻死觅活;相反,另外一些人却非常脆弱,经历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自寻短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答案就是6岁之前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东北抗联1940年同苏联远东军建立国际间相互支援与合作关系,1941年始主力部队移到中苏边境地区,在苏联境内建野战营和教导旅进行政治、军事训练和整风学习,1945年随苏军解放东北。这段特别时期国外国际关系和历史学者特别是抗战后期东北国民党“接收”大员们声称:真正东北抗联早垮了,跑到苏联去的人是因为在东北吃不了苦,吃面包、喝牛奶享清福去了;提出东北抗联被苏联人收编、穿苏联军装、出入苏联边境当间谍,连国籍都值得审查等论点。这是对与东北抗联血肉相连的中国东北父老兄弟的亵渎和对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曲解。1941-1945年东北抗联究竟为什么到苏联去?他们在苏联做些什么?这段历史似乎迷雾重重。“文革”中不少东北抗联老战士被打成“苏修特务”,蒙受不白之冤。鉴于此,作为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学者有责任尝试解析清楚。  相似文献   

16.
《家庭科技》2011,(5):35-35
夏天的气温很适宜细菌大量繁殖,吃了被大量细菌污染之后的食物常常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问题。 如果出现严重的腹泻,在饮食方面应当怎么办?吃什么?怎么吃呢?关于这一问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主张一定要及时吃东西补充营养,帮助恢复体力;  相似文献   

17.
培根是谁?有没有培根这个人?这个问题决不是危言耸听。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是一个神秘的故事的主角,故事的情节都涉及四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要到何处去?他怎样才能最出色地扮演故事中分派给他的重要角色?18世纪~19世纪英国学术界曾一度盛传培根与莎士比亚是同一个人的猜想,国外有莎士比亚研究专家,也曾考证说:培根是莎士比亚的笔名。我想这个猜测大致来自这几个方面:一、他们是同时代人,在不长的生命中,都经历了都铎王朝和斯图加特两个朝代,他们所处的时代在工业革命和科学时代降临之始,在前,有伽…  相似文献   

18.
一1.权力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支配与服从关系,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使权力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并呈现出独到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为强化权力制约提供了依据。为什么社会需要权力,文明选择了权力?为什么历代英雄豪杰拼命争夺权力,竭力角逐权力?为什么平民百姓崇拜权力,又惧怕权力?为什么古今中外无数志士仁人反复疾呼要遏制权力,约束权力?这一切都可以从权力的特性中得到说明。(1)强制性。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就是使他人的意志服从自己的意志,而且这种服从无须事先征得他人的同意。权力这种特性在国家…  相似文献   

19.
人终有一死,这是人生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但很多老年人恐惧死亡,死亡或与死亡相关的各种字眼,都成了他们最大的忌讳。那么,老年人为什么恐惧死亡呢?  相似文献   

20.
“闻朱”,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稍有了解的人便都知道,这是指闻一多和朱自清。为什么要把他们紧密联系为一体呢?很容易想到的理由是:闻朱二人相知甚深,政治倾向相近,一般都被认为是由“右”向“左”转变的知识分子之典型,当然更由于一篇现代史上的著名文章,称赞闻朱反蒋反美的“骨气”。“闻朱”不可分的印象就这样奠定下来了。于是,在后来的许多文章和专著中,常要把闻朱二位并在一起,有人著有《闻一多朱自清论》,有人为他们二人合编了一本《闻朱年谱》。曾经有一个时期,因为文学、学术以外的原因,闻朱被塑造成为并肩战斗的同志和战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