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中,重复的运用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人物回溯过去的本能,展现了作为相似性中的阐释作用,突显了作为差异性中的建构功能。对小说中重复及其意义的讨论,既是对重复这一技巧本身的探索,也是对小说《赎罪》丰富内涵的一次研究。  相似文献   

2.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表现出典型的空间叙事特征。小说中选取的三个关键的地质空间对烘托氛围、塑造人物和表现作品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时空体空间共时层面布里奥妮和罗比处于运动趋势,而塞西莉亚处于静止趋势,这不仅与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相吻合,而且反映了历史事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历时层面布里奥妮的运动呈现环形运动的特征,这种环形运动的轨迹反映了布里奥妮从懵懂无知到自我悔过的成长过程。多重视角转换并置闪回重复等手法使该小说取得了叙事的文本空间,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采用文学伦理学方法,分别从夫妻伦理、代际伦理、子女伦理三个方面,仔细考察了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布列奥尼一家的家庭伦理关系,并得出结论:只有家庭成员间的有效交流,才是家庭伦理和谐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花瓶是《赎罪》这部小说中的深层叙事动力。花瓶象征着古典、尊贵和高雅,它从完美到出现裂痕,再到完全破碎,从表层结构来看,这象征着塔利斯家族成员之间关系从完美和谐走向四分五裂;从深层结构来说,这象征着人类文化的命运:完美的花瓶象征着理性和谐的古典文化;裂痕的花瓶象征着与古典文化出现断裂的现代文化;破碎的花瓶象征着平面化、无深度和可任意拼贴的后现代文化。麦克尤恩借助花瓶这一隐喻向世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类文化的深深忧虑:人类文化已经走到了无可救赎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赎罪》是一部恢弘而不失细腻的佳作。小说以舒缓有力的叙述和洗练优美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罪恶和战争的故事。然而小说先被建构后被瓦解的陌生化叙事模式,使得小说显现出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性,需要读者不时地将先前对事件和人物做出的判断进行新的审视和修正。通过置读者于不断自我推翻和自我修正的实际体验中,小说得以在充分展现其陌生化美学意蕴的同时强化了读者对主人公及其自身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认知力。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2007),并通过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以及其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的认知来探讨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根据科恩《自我论》中所揭示的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发展阶段,本文着重分析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她所造成的影响,分别探讨了布里奥妮在这三个阶段中的自我定位、个性特征的变化以及其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揭示了一个人从无知少女到成熟作家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7.
麦克尤恩的《赎罪》的叙事时间跨度长达64年,叙事背景从英国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转换到二战这一历史大背景,从一件普通的案件出发,探讨了历史背景下的道德与人性、心灵的创伤与救赎。小说刻画了个体对家庭创伤、集体创伤以及战争创伤的反应。主人公在遭受一系列创伤,饱受创伤记忆的折磨之后,幸存者开始与创伤记忆做抗争。在抗争的过程中,创伤幸存者对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评判标准被摧毁,而后又重建。虽然创伤造成的伤痕无法抚平,但个体的人格在修复创伤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8.
《香奁集》因其艳情旨趣,历来成为诗评家争议和诟病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文学的生态环境、文学自身的发展、诗人的性格特征和经历等多方面,质疑了有些论者所持的香草、美人的寄寓之说,肯定了《香奁集》是一部叙写恋情、艳情的个体心灵记录。并进一步从文化的层面揭示其在中国艳情文学史上的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对诗歌文本的解析,深入探讨了《香奁集》独具个性的情性之美,肯定其对儒家诗教传统的突破,表现了自然而最具本真色彩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9.
从解构主义的“常论与悖论”言说和新历史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经典历史小说《赎罪》主人公罗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遭遇.《赎罪》的主要故事背景放在敦刻尔克的前线和后方,麦克尤恩通过史实和虚构,以罗比的视角彻底颠覆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争奇迹”,让读者在恐惧和希望交替中强烈感受到了战争给个人带来的人伦悲剧.小说还从美学角度,丰富人们对敦刻尔克,对历史,对战争的认识和理解.麦克尤恩创造的这些经典叙事文本,既是对人皆知之的敦刻尔克神话“常论”的挑战,也是在更广泛层面上对战争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0.
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导致了南非长久以来难以解除的种族间的矛盾与冲突。南非作家J.M.库切的小说《耻》反映了"反向种族主义"在当今白人与黑人社会各个领域的动向,及南非人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运用克里斯蒂娃的"易位"理论.从内部互文性的角度对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进行了解析.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四个文本之间互文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小说主人公布王奥妮心理发展的分析,以探讨这部后现代文本的不稳定性:心理上的不稳定使得布里奥妮不断否定和颠覆自己的作品,不断尝试通过对旧文本的改造建立新的文本,从而推动她的赎罪心理的实现和这部后现代小说的创作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
在《赎罪》这部小说的翻译中,译者运用了大量的四字结构来描写人物、景物、动作以及心理特征。这是一种归化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译者旨在从形式上迎合中国人的习惯,从文化上帮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原小说,并从认知上提升译本的文采。  相似文献   

13.
美国小说家霍桑的《红字》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角:对清教教义的质疑,对人性的反思,对世界的矛盾态度。三重矛盾带来的对立冲突或对立冲突的缓和,成为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的深层艺术力量。从艺术视角、三重矛盾和赎罪主题入手,可以发掘出《红字〉的更多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中,一言兴邦拯救天下的政治热情与为民请命的内在赎罪冲动联袂而行,政治上直言极谏,诗歌创作中的讽谕诗"惟歌生民病",风格嚣张刻露,致使白居易政治和艺术上走入了双重困境,并因此而带来了他诗歌创作心理的变化,遁入了"知足保和"的逍遥之游,为其讽谕诗的创作画上了仓促的句号。  相似文献   

15.
采用Semino&Swindlehurst的分析方法,结合语言学理论和图式理论来分析小说《赎罪》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思维风格,以及这种思维风格对人物刻画和文本运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独特的个人经历形成了张爱玲独特的、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体验。然后结合文本阅读 ,详细地分析了在其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人性观、审美观的影响下 ,张爱玲在小说中冷静地掀开生命那件“华美的袍子” ,残酷地描绘了人生的虚无荒诞 ,呈现了人性的自私丑陋。从而阐明 ,张爱玲的独特的小说世界来自于她独特的心灵世界 ,并由张爱玲这一个案引起人们对小说创作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毕淑敏洞察人性幽微的散文,体现作者崇高的文学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精神层面:始终坚持用文学去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表达对理想人性的寻觅与呼唤;敢于直面各种社会问题和人的精神问题,对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予以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大胆解剖人性中的弱点,为疗治精神痼疾提供良方。她的散文在意蕴上体现了鲜明的批判意识和炽烈的人文关怀,对重塑民族灵魂、提振民族精神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分析贝克特的两部主要广播剧《凡跌倒的》和《余烬》,探讨贝克特如何利用广播媒介来继续他对表达形式实验的探索。两部作品经历了一个从以声音景观来模拟外部现实到逐渐深入到角色内心,探寻角色的心灵景观的过程,体现了贝克特由外到内,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世界到意志世界的不断深入的艺术挖掘过程。  相似文献   

19.
葛水平作为一位有独特风格的山西作家,不仅因其高水平的小说创作而备受关注,还有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创作。她的散文集《心灵的行走》中的诸篇,或发思古之幽情,或记游历之感叹,或怀亲人之思念,无不内蕴着她后来小说中的一些元素。在她的散文中不仅有对乡土情怀的坚守,更表现出难得的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与对生命意识的高扬。通过揭示葛水平散文的这种美学意识与文化情怀,有利于理解她的文学理想和创作特点,进而也更能确认葛水平在山西文学界乃至当下文坛中所处的坐标。  相似文献   

20.
<风筝>一文对探寻鲁迅心理结构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风筝>隐含了鲁迅自我人格的分裂结构.作为叙述者的"我"与被叙述者的小兄弟实际上代表了自我的两个既对抗又互为依存层面前者是纠缠不脱的无意识层面即先验性的罪性存在的人格化呈示;后者则是被压抑、被摧残、被牺牲的孤独感和虚无感的展露,从中透射出鲁迅在自我生存困境中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悲剧性体认.而贯穿本文的"风筝"意象为我们理解<风筝>拓展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