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兴刚 《民族研究》2004,(3):105-105
20 0 4年3月2 6日,《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师范大学在西南师大桂园会议室举行了题为“西部大开发与西南民族史研究”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民族研究》编辑部主任刘世哲编审、马骍编辑,西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黎小龙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张诗亚教授、王德清教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张明富教授、蓝勇教授、张文教授、徐难于博士,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喻遂生教授,以及上述院所的部分师生,共计2 0余人。会议由副校长黎小龙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围绕“西部大开发与西南民族史研究”议题展开讨论。刘世哲编审首先介绍了《民族研究》杂志的办刊…  相似文献   

2.
肖坤冰 《民族学刊》2017,8(3):45-52,110-112
营养人类学(Nutritional Anthropology)是营养科学与人类学结合形成的一门分支交叉学科,探究文化、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在西方,营养人类学已经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且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中国人类学界对这一分支学科的关注并不多.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梳理了"食物"与"营养"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营养人类学的学科起源、关键概念以及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物作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始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物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标识来分析社会演进的阶序。此后不同学派出于论证、分析的需要,各自阐释物及物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文化隐喻,本文从物与社会演进与象征符号的角度,对人类学关于物的研究谱系进行部分的梳理,论述相关人类学学派在以物为研究对象时的方法论与认识论。  相似文献   

4.
为结合藏学研究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学习江泽民同志有关西藏工作和民族宗教工作等重要论述,从大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藏研中心)于2006年12月8日召开了“江泽民与西藏工作”学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8至19日,“田野中的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王建新教授、刘昭瑞教授精心组织,来自日本爱知大学、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日本冲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思想战线》编辑部、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东省民族研究所、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周…  相似文献   

6.
论西方人类学"历史化"的学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西方人类学受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变化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去殖化运动"(movement of decolonization)的冲击.[1]在殖民地纷纷独立之后,以描写"静态"的"无文字"、"无历史"的小规模社会、原始社会为主的民族志渐渐失去了表述对象.经历数十年的西方殖民统治,殖民地社会不再"原始",同时也累积了一定程度的"历史文献",有些殖民地民族还接受了西方文字或自创文字,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人类学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危机"之中,西方人类学家在开始反思自己与殖民主义关系的同时,也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类学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学者认为,人类学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主动、热切地"拥抱"历史.[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于 2 0 0 4年 7月 2 7日邀请社会人类学著名学者阮西湖研究员以“世界民族研究的继承与发展”为题举办讲座 ,对学科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追溯、评估和预测。阮先生强调 ,从事世界民族研究必须遵循三项原则 :深入实地调查 ;善于发现、观察和解决问题 ;树立学术胆识 ,在理论研究方面不断创新。他还指出 ,作为国家培养的世界民族研究人员 ,应具有为国效力的责任感 ,树立自己的学术优势 ,建立扎实的学术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企业人类学与人类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如医学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有所不同.这些分支学科以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其他领域的问题或议题(如医学、教育等),成为探究这些领域的辅助知识,却没有改变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企业人类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研究范式,在当今全球人类学中是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企业人类学引入“社会结构转型”理论,作为其新的基础理论,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变:突破人类学传统的小社会、小社区视野,学会从整个宏观社会结构的角度看经济社会现象;突破了僵化的“传统—现代”二分法,正在使用“连续谱”的视角;突破了人类学草根的学术传统,深入探索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分析角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提升本学科解析当代经济社会转型的能力.因此,企业人类学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学第四次革命:新的研究范式形成了,其研究范畴扩展和深化了,其学科名称得以整合和统一了,其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已创新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企业人类学不但打通了中国与西方的学术通道,而且实现了中国和国际人类学的局部突破和学科转型.近些年来,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崛起和社会转型,使之成为国际人类学新兴的研究园地.  相似文献   

9.
10.
<正>行星为什么围绕太阳?生命为什么走出海洋?文明为什么向高级演化?人类为什么战于沙场?人为什么大脑发达?鸟为什么展翅飞翔?生命为什么必然死亡?世界为什么像今天这样?莫以为它来自上帝的感召,莫以为它来自领袖的激昂,这其中蕴含着事物自发走向有序的客观规律。这种自组织,灭了大隋,兴了中唐;送走了封建帝国,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但是,人类的历史并不总是伴随着光芒,只有把握自组织的火炬,才能让文明之火烧得更亮。——《社会场论》的自白~((1))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于7月30日在北京举办了“邓小平与西藏”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部分老同志出席了  相似文献   

12.
吴定勇 《民族研究》2005,(1):103-104
西南民族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 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2004年12月21日-24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北 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 学、西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所(以下简称“社科院民族所”)等20余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近7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 议,其中有不少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会议收到论文40多篇。 西南民族大学校长陈玉屏教授和社科院民…  相似文献   

13.
纵览经济人类学学说和学科发展历程,系统梳理和分析其中多次重要的前沿性探索,特别对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人类学的理论拓展与重构,以及当前经济人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综合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原  汤芸 《民族学刊》2016,7(1):81-87, 124-128
“比较视野中的灾难与激变:感知与应对”国际人类学工作坊于2015年10月16日-18日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了工作报告会,来自世界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家学术机构的4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人文视野下的灾难与激变”、“有关灾难与激变的理论反思”、“在灾难与激变中反思社会-政治关系”、“灾后重建中的社区恢复与文化重塑”、“关于灾难的记忆、叙述与情感”、“灾难的感知与呈现”、“关于灾难的艺术呈现”这7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周竞红 《民族研究》2006,(4):105-106
2006年4月26日至28日,海内外学者共聚伊洛之滨———九朝名都洛阳,以河洛文化与汉民族为主题进行学术研讨活动,探讨数千年来“兴废”之间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启示。此次会议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四单位联合主办,河南省政协相关部门、洛阳市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主席罗豪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副主任张道诚,中国侨联副主席李本钧,国务院台办主任助理张铭清,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朱锦昌,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会长揣…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6月 2 1日 ,题为“田野调查与 2 1世纪的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室、《民族研究》编辑部、科研处和《中国民族研究年鉴》编辑部。协作单位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来自北京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 5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郝时远研究员在会议开始时致欢迎词 ,并就田野调查在新时期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并在会议结束时做了总结发…  相似文献   

17.
18.
2008年10月2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和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民族教育研究方法论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来自西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民族研究》编辑部等单位的3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上午的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