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论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随着历史认识论研究的深入,有关历史认识的相对性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史学研究者的注意和重视。本文结合目前史学界的研究状况,就历史认识相对性的含义及其特点等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企望展开更广泛的讨论。 从已经发表的论文、论著来看,有关历史认识相对性问题的探讨,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其一,以相对性的原因的分析来代替对相对性的含义的阐述。如有同志说:“历史认  相似文献   

2.
目前,史学界对国史学历史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制约了国史学理论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国史学历史理论的研究,必须解决好国史主线及其分期、国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评价三个问题.就历史分期理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就重大事件评价理论而言,目前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分析框架.就人物评价理论而言,也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此外,研究者应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加强学术积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史学的发展与多民族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林东 《河北学刊》2007,27(6):91-94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秦汉起进而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史学记录着这一伟大文明的发展历史,其中,少数民族史学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认同的客观趋势。这个客观趋势是历史上的任何矛盾、斗争都阻止不了的。因此,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应当不断丰富、充实少数民族史学的内容,以加深我们对多民族统一国家之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在这方面,史学界已经作了许多努力,产生了一些成果,但发展的空间仍然是恢宏广阔的。2007年9月21—23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供论文四十余篇,就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北学刊》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十分关注,乃设立专题进行讨论,以期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组论文,正是反映了作者、编者的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撰述与民族一统、同祖同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武 《河北学刊》2007,27(6):94-97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秦汉起进而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史学记录着这一伟大文明的发展历史,其中,少数民族史学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认同的客观趋势。这个客观趋势是历史上的任何矛盾、斗争都阻止不了的。因此,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应当不断丰富、充实少数民族史学的内容,以加深我们对多民族统一国家之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在这方面,史学界已经作了许多努力,产生了一些成果,但发展的空间仍然是恢宏广阔的。2007年9月21—23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供论文四十余篇,就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北学刊》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十分关注,乃设立专题进行讨论,以期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组论文,正是反映了作者、编者的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5.
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是近几年来的烈门课题,作为史学界的一个成员,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过去年代,由于两个方面的问题,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未能实行根本变革:其一,中国封建史学对史学界影响很深,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论,史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吴凤霞 《河北学刊》2007,27(6):97-99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秦汉起进而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史学记录着这一伟大文明的发展历史,其中,少数民族史学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认同的客观趋势。这个客观趋势是历史上的任何矛盾、斗争都阻止不了的。因此,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应当不断丰富、充实少数民族史学的内容,以加深我们对多民族统一国家之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在这方面,史学界已经作了许多努力,产生了一些成果,但发展的空间仍然是恢宏广阔的。2007年9月21—23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供论文四十余篇,就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北学刊》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十分关注,乃设立专题进行讨论,以期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组论文,正是反映了作者、编者的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史学界对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的深入,史学工作者的思维模式也被引起了相应的重视.所谓史学思维模式,就是建立在一定时代哲学基础之上,以史学的研究方式、史学的智能结构、史学的价值认识和史学的审美标准为表现形态的思维过程.其中,史学的研究方式和智能结构是史学思维模式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时代的思维模式,除了受着哲学、人文科学的影响之外,常常受着  相似文献   

8.
以前我国史学界多注意历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史学理论即关于历史学本身的理论的研究,致使我国的史学理论研究长期是一个空白。这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把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相混淆,甚至以历史理论来代替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就是“史学理论”在许多人脑海里根深蒂固,已成为一种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史学理论”内含的认识,影响了我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我们与国际史学理论界的差距。新时期以来学术空气的活跃和史学研究的深入,带来了史学理论研究的繁荣,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  相似文献   

9.
顾颉刚先生(1893—1980)作为中国现代一位颇有影响的史学大师,在史学界辛勤耕耘了六十多个春秋,提出了不少有关史学研究的观点和方法,编集了大量的史学研究论集,留下了丰富的史学研究成果。今年,适逢顾先生的百年诞辰。在这纪念的日子里,回顾一下他所走过的史学道路,评价他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史学界所起的作用,总结他的史学方法和史学成就,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推倒封建史学的偶像冲击封建史学的各种教条,对它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是顾颉刚在史学界的第一个杰出贡献。自秦汉以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史学也被用来作为愚弄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史学界展开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在一些史学工作者的研究实践过程中,也产生过一些非历史主义倾向和脱离阶级观点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归结起来,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时代性与阶级性统一原则的正确认识与正确实践的问题,亦即如何正确贯彻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历史遗产给以批判总结的问题。因此,历史主义与阶级分析命题的提出与讨论,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适时地反映了现阶段史学实践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推动人们加以研究和思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新社会史学派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史学界在六十年代以后,无论在历史观或历史哲学、方法论,还是在研究实践的技术手段上,都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史学研究的变化蕴涵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变革,其中英国的新社会史学派和法国的“年鉴学派”,在采用新方法把历史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方面,是两个影响较大的学派。特别是英国新社会史学派的代表霍布斯·鲍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且吸收了人类学、计量史学的一些新方法,开创了西方史学界新的一页,同时也是开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上半叶,如何认识和书写中国传统史学成为中国现代史学史的重要学术课题。在三、四十年代,钱穆对中国传统史学作了多角度的研究,从先秦典籍的类别《诗》、《书》、《春秋》和"礼"探讨中国史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认为中国史学具有自由、人本和理性的精神;传统史学多样化的体裁扩大了历史记载的范围和内容,通史体裁的创立和完善则确立了中国史学发展的道路,也为中国现代新史学变革指明了路向。钱穆对传统史学的内涵、特质和价值深入发掘,与反传统史家的主张相对立,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新认识和新书写,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界的理论研究活跃,形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对唯物史观内涵和外延的新阐发,历史理论的探讨深化了对中国历史特点的认识,以历史认识论研究为重点构建史学理论体系,史学方法的更新和多样使历史研究更具魅力,对历史学功能的新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 自从1978年史学界在成都召开规划会议以来,史学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情况:(一)结合三十多年来史学理论实践的经验教训,重新提出了一些史学理论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社会发展规律性、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又如史料和理论、历史和现实政治、批判和继承等关系问题的讨论等等。这对于我们解放思想,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二)开始注意介绍国外史学方法论、史学理论研究的进展,改变了过去我们长期不了解国外史学发展的封闭状态。(三)在一些大学重新开设了历史学概论、史学方法论的课程。上述史学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应该说是我们开创史学理论研究新局面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来代替史学理论,历史科学应当有自已特殊的理论建设,这是近些年我国史学界在学科建设认识上的一大进步。对此,大约已基本上没有异议了。 于是,史学理论研究开始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成绩是显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表的史学理论文章,数量之多,恐当以千数计了。史学理论领域的一些专门课题,为一大批作者提出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些课题中,有些是史学  相似文献   

16.
历史科学如何跟上社会改革的步伐,为“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做出贡献,这是时代给历史科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个史学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其间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便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反思和再评价。为推进这方面的研究,本刊约请施丁、瞿林东、许凌云等同志写了文章,辟“中国传统史学的讨论”专栏,以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指正。这组文章涉及问题相当广泛,例如,我国史学传统的定性、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和历史教育,史学研究同现实的关系,等等。行文各有侧重,认识有同有异。希望这样的讨论能活跃学术气氛,有助于史学改革的进展,欢迎广大学者、读者给予支持,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对人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视,已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普遍现象。近现代以来,西方一些史学家由于意识到历史认识过程中主体(史学家)和客观历史过程之间的矛盾性,从而把研究重心转向主体方面来,对历史学本身的反思已成为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主要趋向。在我国史学界,随着史学变革的进一步加深以及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化,使得历史研究中的主体问题变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是当今享誉全球的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家。他的作品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便已被介绍到中国来,但由于当时史学界的封闭状况,并未赢得足够的注意。1980年代以来,由于伊格尔斯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高度的概括力,他的多部著作,不论在学术史的知识方面,还是在学术研究的预设、视野和方法方面,都为中国史学界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十分契合了新时期中国史学界了解西方新史学发展的需要,遂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尽管长期从事西方史学和史学史的研究,但他对非西方国家,包括中国史学一直抱着一种尊重、客观、平等的态度,并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发展历史研究的事业中,这种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四化建设蓬勃发展并进行全面改革之际,发生着深刻变革的社会现实,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对历史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不可避免地进行着冲击和影响,要求传统史学突破陈旧狭窄的研究范围,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改进孤立、封闭的研究方法,增强活力,以适虚社会前进的步伐,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开创繁荣兴盛的新局面。围绕这一课题,近来国内史学界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现结合新疆史学研究情况,略陈浅见,不妥之处,请史学界的同志和读者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20.
解放以来,我在大学里教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古代史,已近四十年。我自信,这四十年来我搞的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我也知道,四十年来中国史学研究经历了风风雨雨,道路并不平坦。用马克思主义做指导,研究中国历史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根据我见到的整个中国史学界的发展状况和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我一直认为,现在还这样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史,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