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孙俊 《职业》2012,(30):36
一体化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体验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赵启文 《职业》2014,(15):71-72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安排教学活动,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一体化教学中,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相似文献   

3.
张春 《职业》2013,(24):54-55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群)需要为依据,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因此,技工院校需要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本文探讨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的建立,阐述职业功能模块项目化教材运用于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费有静  裴小兵 《职业》2016,(26):47-48
以企业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企业需要人才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本文以数控加工为例,阐述了该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以期更好地开展后续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鲁海龙 《现代交际》2014,(8):182-183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逐步的推进,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目前课程改革主要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焊接专业将钣金下料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张良 《职业》2014,(30):143-145
如何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科学评价一直是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引入德国"职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测评项目"(基于KOMET的能力模型和测评方案),采用严格的测评方法,对学校相关班级进行职业能力测评,在科学分析测评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班级和非试点班级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对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最终得出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陶涛  王治平  陈彩凤 《职业》2013,(21):18-2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的研究课题“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拟评估自2009年起全国30所技工院校开展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等5个专业中级工阶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科学、系统、可行的评价模式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黄惠玲  陈祥 《职业》2014,(14):7-8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学生精彩的"第二课堂",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始终坚持"为学生成功奠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开展"琢玉"教育,在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中共育人才。  相似文献   

9.
李红强  辜东莲 《职业》2013,(20):24-27
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研究课题“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拟评估自2009年起全国30所技工院校开展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等5个专业中级工阶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科学、系统、可行的评价模式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马坤 《职业》2012,(5):90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重视实训、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中心,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走出了一条重视实训、突出技能,为社会  相似文献   

11.
刘炽平  王光林  辜东莲 《职业》2013,(17):14-17
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研究课题“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拟评估自2009年起全国30所技工院校开展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等5个专业中级工阶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科学、系统、可行的评价模式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王岩红 《现代妇女》2014,(8):385-385
完整、详细的教案体现整个教学流程和教师的上课思想,优秀的CorelDraw设计教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一体化教案设计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最大程度上实现职业教育改革中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颜珍平 《职业时空》2013,(5):45-47,53
从现代职业及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的要求出发,提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具体以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谢燕美  伍尚勤  陈彩凤 《职业》2013,(18):12-1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委托、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的研究课题"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拟评估自2009年起全国30所技工院校开展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等5个专业中级工阶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情况,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科学、系统、可行的评价模式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梁自敏 《职业》2016,(18):103-104
在时代发展和一体化教学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业的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本文在分析面点制作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的目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对面点制作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小云 《职业》2013,(5):49-50
技校学生的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却很低,究其原因是技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低。班主任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角色地位,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需求,是电子商务教学改革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为抓手,结合指导学生参赛的亲身经历,提出了基于技能大赛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云斌 《职业》2016,(18):83-83
工学一体化是技工院校近三年教学改革的方向,而学习工作站建设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本文从机构装配学习工作站建设入手,提出具体的工作站建设布局与设备配置方案,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虚拟软件、教学资源、硬件设备三者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陈翔 《职业》2013,(30):90-91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教师讲授内容与职业要求相关性不足、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等问题,笔者提出要在学校装潢专业啧绘制作教学中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究。“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学生为主导,课程内容安排与实际职业岗位要求更贴合,课程学习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以情境为依托,让学生在行动中提高分析、批判、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现自身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谭馨 《职业》2014,(29):38-40
本文深入探索了一体化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目的和一体化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开发构建的原则、方法。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确定了建立与职业生涯各阶段相对应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指出了一体化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教学改革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适应学生终身实际需求为根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积极研究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学生学业的评价机制,促进技工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