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矛盾结构的多样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问题的提出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思维的根本规律。列宁认为,这条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选集》第2卷第711,608页)毛主席在《矛盾论》等著作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是指导我们研究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一分为二”被认为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最精确的表述,几乎成了定论。然而,真是这样的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看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是怎样论述对立统一规律的,毛泽东同志所讲的“一分为二”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最后再看看林彪、“四人帮”在“一分为二”问题上造成的混乱及其危害。一九一四年,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写道:“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全集》第38卷,第240页)列宁的这一论述,是对立统一规律提出的直接来源。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把对立统一规律确定为辩证法的核心。指出“辩汪法  相似文献   

3.
李英杰同志的《相对绝对论》是一本很有特色的著作,作者提出了人们有意回避的一些问题和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独立见解,这表现出作者有很大的理论勇气。列宁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许多同志写过文章论证和发挥这一思想。毛泽东认为“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的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有许多同志写过文章论证和发挥这一思想。这两个思想是否完全一致呢?显然不很一致,根据后一  相似文献   

4.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里说说它的来历: 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一书中,就已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其中关于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的规律是最重要的部分,但他在那里只是阐述了这一规律的思想内容,并未把它概括为“对立统一规律”这一科学术语。 马克思也没有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这一  相似文献   

5.
列宁把对立统一规律视为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这充分说明了它在辩证法理论中所具有的极其重要地位。但是 ,只要留意一下国内理论界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现状就会发现 :不仅各种哲学教科书对这一规律的解说普遍存在着深度不够和缺乏逻辑严整性的通病 ,而且就连给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的正确提法以一个合理解释 ,似乎都还是一件尚成疑问的事情。举个例子说 ,有人就曾针对《矛盾论》中关于“差异就是矛盾”论断 ,不恰当地主张 :“存在着不是对立的差异”、“矛盾是普遍的 ,差异也是普遍的 ,而且差异比矛盾更普遍”、“矛盾是差…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理论中,矛盾规律被称之为“一切辩证法的源泉”、“伟大而不可移易的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列宁则把这一规律看作是辩证法的核心,他在列举了辩证法诸要素的同时,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与发挥”。列宁在世时没有能完成这一研究,对辩证法核心的说明与发挥是由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来完成的。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全部研究成果,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阐发。在《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辩证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精髓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层次性冉昌光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申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发挥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形成...  相似文献   

8.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论》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刻的阐发,出色地完成了列宁提出的“说明和发挥”的任务。首先,《矛盾论》说明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 其次,它详细地阐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特别阐明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意义; 其三,它提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精髓的著名论断; 其四,它提出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 其五,它深刻地阐明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全集》第38卷,第240页)毛泽东一贯十分重视列宁的这一思想,他说:“关于辩证法,列宁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解释和发展。’解释和发展,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要解释,我们现在解释得太少了。还要发展,我们在革命中有丰富的经验,应当发展这个学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45页)毛泽东正是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的实质和辩证法的核心是什么?在辩证法发展史上,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这个问题。但是列宁提出这个思想不是偶然的。列宁提出和论证辩证法的实质和辩证法的核心问题,是对哲学发展的历史研究的结果,特别是深刻研究辩证法思想的结果。列宁提出和论证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问题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的第一段中,在谈到黑格尔的学说时用了“the law of thecontact of extremes”一语(原文是英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把它译成“对立统一规律”。笔者认为这一重要所在的译法欠妥。因为无论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他们论述过矛盾双方统一和斗争的规律,但在表述上并未把它概括为“对立统一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这一规律称为“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列宁把这一规律看作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他在自己的探索中得到了更科学、更明了的称谓——“对立面的同一”(或统一)。不过,在用“同一”还是“统一”的问题上,列宁还是不那么肯定。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他带着疑问的口气写道:“对立面的同一(它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些同志认为否定之否定“构成了辩证法的灵魂”,“与辩证法是同义的”,是辩证法的“龙眼”与核心,①而且有的人竟断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甚至列宁同黑格尔一样,“都把否定之否定当作了辩证法的最高发展和全体”,当作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就值得商榷了。究竟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呢?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列宁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略家,而且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大师。在《谈谈辩证法问题》的论文中,他结合前人和同时代人辩证法思想的优秀成果,总结了俄国革命的丰富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和“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发展是对立面统一”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研究哲学史,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这个原理。对列宁提出对立统一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是列宁的独特贡献。在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这个思想并不明确。在他们那儿这个规律的作用不是很明确的,主要就在于对立面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把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简单地归结为“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是不科学的。庞长富同志提出: “如果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唯一规律还是思想萌芽的话,那末在列宁、毛泽东的著作中这种思想就十分明确了”。这是他持一个规律论的一个主要论据。不错,恩格斯的确说过:对立面的转化是“构成辩证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6.
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对于从哲学上总结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分析左倾错误在理论上和认识上的根源,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一)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11页。)对立面的统  相似文献   

17.
<正>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一般是清楚的。可是,当联系到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概念,来进一步说明这一实质和核心时,则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本文试图结合西方哲学史的资料,主要是黑格尔的有关论述以及列宁对它的批判改造,提出一点粗浅的意见。(一)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论述辩证法的实质时写道:“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参看……斐洛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是辩证法的实质……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问题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7页。以下引此书时只注页码。)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创立了“矛盾精髓说” 列宁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列宁这样提出问题,是鉴于马克思没有留下大写的“逻辑”,只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他有志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加以“说明和发挥”。但是,他也只是留下了《帝国主义论》的“逻辑”,也没有来得及在《哲学笔记》的基础上完成大写的“逻辑”,  相似文献   

19.
列宁提出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和“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斯大林采取了“斗争”而抛掉了“统一,由此产生一系列理论上的错误和政治上的后果。毛泽东继承和发挥了列宁的辩证法思想,由此而在“矛盾的同一性”问题上同斯大林产生分歧。苏联《简明哲学辞典》认为,矛盾的同一性不能应用于“根本对立的现象”,这就是否认矛盾的同一性是普遍原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讨论,实质是矛盾的同一性是否适用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杨献珍同志说他从来没有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不符事实,因为他在1958年的文章中不但断言只有唯心主义者才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而且断然否认思维和存在可以有“同一”的关系。他提出矛盾和的同一性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能“混为一谈”,这实际是反对把矛盾的同一性应用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否认思维和存在之间有矛盾的同一性。在“合二而一”问题上批杨献珍同志是错误的。用“一分为二”否认“合二而一”,就阉割了对立统一规律。只承认“分”而否认“合”,只承认斗争而否认联合,这样就产生了“斗争哲学”,它是“文化大革命”的“左”的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关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哲学工作者的重视。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以及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则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中心内容。第二,林彪、“四人帮”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恶意糟踏和破坏,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对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歪曲和篡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