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拥有科学家和神学家双重身份的牛顿,对自然哲学的研究主要服务于其心中的上帝。他肯定上帝的存在,坚持万物源于上帝,相信上帝创造宇宙体系和对世界的绝对统治,并认为虽然人们对上帝的本质一无所知,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对自然哲学的研究来了解和认识上帝。通过对牛顿的研究,解析其心中的上帝,阐述其上帝观产生的根源以及对其造成的影响,以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的牛顿,弥补学术界对牛顿上帝观认识的不足和空白。  相似文献   

2.
牛顿自相矛盾的“上帝观”析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的发展夺取了上帝(造物主)的"立足之地",不断提升和强化了无神论在认识自然中的话语权,这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但是,至今却有人拿"科学家信仰上帝"来做文章,企图把科学的阵地再归还给上帝。通过对牛顿上帝观的内在矛盾的分析可看出这种做法的错误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自在实在是经验不可企及却是可以通过思维逼近的这一前提出发,说明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原则上来说都是发明的。 一 物理学理论的发现说 “自然与自然规律都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天色大亮。”的确,在牛顿以前,物理学虽有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人的卓越贡献,但整体轮廓却是不甚清楚的。从牛顿以后,我们才知道单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原来如此这般美妙而简单。西方因而把牛顿赞美成为上帝特别垂青的一位人间圣贤;是上帝通过牛顿的手把那些原来隐藏在黑暗中的规律呈现给了芸芸众生。因此,我们经常说是牛顿发现了经典力学运动规律;是牛顿创建了经典力学宏大的理论体系。这些说法在国内的一些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及科学哲学方面的出版物中经常可以读到。  相似文献   

4.
亨利·摩尔在17世纪的英国思想界有着重要地位。他试图用自然哲学来为宗教辩护,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摩尔在承认物质的广延性基础上,提出精神的广延性概念。摩尔在反对笛卡尔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特有的空间观:肯定虚空的存在,坚持空间的无限性,把空间看作是一种精神实体并进一步看作是上帝的属性。他的空间概念成为牛顿绝对时空观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批判过自然哲学,而他所倡导的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然哲学、对于恩格斯的这种看来有些矛盾的自然哲学观,我国哲学界一直存在严重的理论误解、要弄清楚恩格斯的这种看来有些矛盾的自然哲学观,就必须正确理解恩格斯怎样批判旧的自然哲学;怎样改造旧的自然哲学;以及怎样创立新的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自然哲学观中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老子自然哲学观中"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观,"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和"万物自化"的生态社会观.研究它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思想是在东亚大陆季风地理、宗法血缘社会、经验直观理性思维、义符音符语言文化背景下,通过自然之道的范式转换,支配或影响科学常规发展的历史过程,集中表现为前自然哲学的萌芽时期、神话时期、符号时期、象数时期和自然哲学的宇宙时期、本体论时期、认识论时期和实证论时期的科学范式转换,即自然之形、自然之神、自然之象、自然之数、自然之道、自然之体、自然之心、自然之实诸范式的转换与科学传统重建。  相似文献   

8.
对于西方近代哲学,人们常从认识论,或从某一方面以实体、观念、自然、精神、人等等为题展开研究,而从基督教神学上帝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则还不够。文章以基督教神学的上帝为论题,论述了上帝在近代哲学中所具有的本质——自然的与理性的本质、上帝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了近代哲学家论证上帝的方式——经验的与思辨的方式;揭示了上帝在近代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功能——保证知识与解决难题。这些论题的研究对于弄清哲学与神学的关系,把握西方哲学的实质和发展轨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厄里根纳是欧洲中世纪的哲学家。他的著作《论自然的区分》构筑了他的自然哲学的理论框架。本文对厄里根纳的自然哲学作了较系统的、全面的、透彻的论述,并说明了厄里根纳的自然哲学与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认为前苏格拉底的希腊哲学主要是自然哲学,而苏格拉底的哲学则纯粹是人事哲学。于是,人与自然的分裂便在这样的划分中被人为地树立起来了。但是,通过对"自然"的词源学考证、通过对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基本思想的分析、通过对柏拉图文献的研读,可以认为苏格拉底哲学仍然是一种自然哲学。因为他的哲学不仅继承了自然哲学的基本思路,将人也包括到了自然这个概念之中,扩大了自然的含义,而且他提出的关于自然"本身"的理论还丰富和深化了自然哲学思想。他创建的研究人的自然方式开启了从存在论上研究人的方向,这为后来形而上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宋代新儒学的自然哲学观赵载光宋代新儒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从探究宇宙本源入手,建立起一种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人生哲学,以哲学的洞察和想象,把人的伦理价值安放在永恒的宇宙自然的背景上。它发展了中国文化的有机主义自然哲学,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具有更高的...  相似文献   

12.
一、伦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目标在比较中西传统哲学时,人们常常说西方哲学重视人,中国哲学轻视人。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现象,而未看到事情的本质。从本质上讲,中国传统哲学是关注人和重视人的哲学,是人沦哲学,而西方传统哲学才是疏忽人的哲学。西方传统哲学或者是把目光放在自然事物上的自然哲学,或者是把目光放在上帝天国的宗教哲学。其哲学重心始终没有象中国哲学那样放在人的身上。而仅有的那么一点人文主义,也不过是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而没有重视作为人所特有的社会伦理特征。中国传统哲学恰恰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大致梳理了自古希腊到牛顿有限空间理论与无限空间理论的论辩历史,指出牛顿的无限空间学说取代亚里士多德的有限空间学说并不是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战胜抽象理论的结果,而是因为在基督教思想世俗化运动的过程中,人类理智逐渐抛弃了古代和中世纪的谦卑态度,日益取消了人类理智与上帝理智之间的差别与界限,最终相信人类可以像上帝一样把握一个无限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世纪艺术的形成,人们往往从北方蛮族那里寻找依据,简单地把中世纪艺术贴上倒退的标签,而相对忽视自然灾难对于中世纪艺术的重要意义。在自然灾难的作用下,基督教最终征服了罗马人、北方蛮族,并创造了不同于古典艺术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在基督教那里自然灾难不仅演变成为上帝惩罚人类贪婪的刑具,而且是对上帝存在的确认。这就意味着:中世纪以上帝为中心的艺术必然在内容、形式、功能等方面体现出自然灾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自然哲学同神话最初的分离在于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自然哲学家有物质生活的保证,能够自由地思考问题.自然哲学是和教育思想相伴随产生的.自然哲学家们的学说中都暗含着倡导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既是哲学发展的结果,又是希腊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基本原因.自然哲学家们从教育的"本原"出发考察教育问题,探讨教育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他们所提出的教育主张构成了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然哲学与公民哲学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自然哲学中基本的形而上学命题往往蕴含了公民哲学的含义。这些基本的形而上学命题有:没有推动就没有变化;生命运动等。这些命题分别与公民哲学的基本范畴如自由和自然平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价值可分为劳动附加价值、存在论或天道论价值和道德引导价值三种。劳动附加值是一物作为劳动产品,其上所附加的人类劳动。天道论价值是自然物的内在价值,是它作为天道运行的一部分和它对于其他自然物的意义,自然物的工具性价值从属于它的天道价值。道德引导价值是实然和应然、事实与价值、是和应该的统一。当代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肯定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存在道德要求,科学规律可以转化为道德义务。其实,在不少语种的日常语言中,"自然"包含"自然的",这表明事实中包含着价值。又,生态规律的"必须"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命令",是人的应该;再次,从本体论上看,最高的事实同时即是价值。所以,事实和价值是统一的。在儒家自然哲学中,自然和价值是统一的,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这个认识对于当代生态哲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康德提出自然目的论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18世纪的自然科学理论对生命的自律和自然的统一性的难题无能为力时,康德提出了自然目的论。但其自然目的论不是独立的自然哲学,而是作为一种特殊认识能力(判断力)的批判,以弥补《纯粹理性批判》中知性和决定的判断力的不足,同时也是作为先验原理以适应先验体系的需要,从而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建起一道桥梁。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早期的科学活动中并行着物理-数学潮流和经验-实验潮流。牛顿在科学实践中统一了这两种潮流,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实验哲学思想。牛顿在从事数学研究的同时,逐渐确立了与自己的物理学研究相一致的科学实验观念。牛顿坚定的基于实验的确定性追求,其意图在于彻底抛弃以往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思辨倾向,也在于做出可检验的达到在数学上精确化的科学理论表述。这种追求,既是一种知识观意义上的根本变革,更是一种在方法论意义上对他的近代科学前辈方法论精神的扬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有一种倾向认为:科学与宗教没有本质区别,科学与宗教可以互补和融合,甚至提出宗教可以指导科学的发展。其啧啧称道的案例之一是,笃信上帝的开普勒做出了重大科学发现。本文着重分析了开普勒的自然哲学思想,从而说明他心目中的"上帝"只是"理性"的代名词,开普勒取得的科学成就完全是理性活动(包括科学观察)所结出的硕果,是"摆脱宗教"的成果,而不是靠什么万能上帝的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