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在宋词是否有四声的问题上,夏承焘认为不仅南宋词有四声,北宋词也有四声,因而对宋词有四声进行了多方论证。针对宋词中多有不守四声的情形,夏承焘认为不能以宋词中存在未守四声现象否定宋词有四声,宋词讲四声并非逐字墨守四声,而是关键之处守四声。在词调“四声之争”中,夏承焘坚守“不破不拘”的立场,主张既要“不破词体”也要“不诬词体”,“词失乐后,更须守四声”,但作词要守活声律而非死守声律。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四声之争”中,夏承焘的四声观最为深刻、系统,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对杜甫诗歌的批评不同于传统对杜诗的肯认,是船山学和杜甫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王夫之非议杜诗"诗史"之誉,通过与史的观照来凸显诗的抒情审美特质。其间,王夫之对杜诗的褒贬立足于其对诗歌本质的界定,是诗学范畴的论赞;但其赞抑的程度和方式则出于挽诗坛之颓败的诉求,溢出了纯粹诗学的范畴,而延展至借论诗以期观照当世、改易时风世俗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9.
一、引言 中国近、现代哲学与明清三百年的早期启蒙思潮,有着内在的血脉关系.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胡适等,曾分别盛赞船山、亭林、梨洲、戴震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典型代表人物熊十力,亦从明清三百年的进步思想家那里吸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而且,他出入佛、老,泛滥于宋明理学及其他各学派思想,又吸纳了现代西方的哲学与科学思想,堂庑广大,气象雄博,在面对20世纪西方文化强大的冲击波时,努力激活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他本人所理解的儒家哲学的真精神,为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另外一种典范形式(相对冯友兰的哲学体系而言).作为20世纪中国上半叶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表现出极强的生命感悟色彩. 相似文献
10.
11.
正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浅陋选取数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1.《西域传》云:"奘师发迹长安,既渐至高昌,得蒙厚礼。从高昌给乘,传送至瞿萨旦那国东境,即汉史所谓于阗国也。彼土自谓于道国也。东二百余里有婫摩城,中有旃檀立像,高二丈余,极多灵异光明。疾者随煽以金薄 相似文献
12.
13.
固原回族自治州1953年10月30日建立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辖固原、海原、西吉三县和与之毗连的隆德、静宁、靖远等县的部分地区。1955年改名固原回族自治州。在甘肃省东部(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接泾源回族自治县,北与宁夏省相邻,州府驻固原。汉置高平县,属安定郡,隋隶平凉郡,唐设原州肖关县,宋为镇戎军,元为开城州,明为平凉府固原县,清为固原直隶州,1913年改固原县。总面积2万6千多平方公里,有回、汉等族居民46万人,回族占48%以上。地处黄土高原,六盘山婉蜒全境,清水河流贯南北,山川纵横,土地辽阔。经济以农业为主,产春小麦、玉米、黍、谷、莜麦、荞麦、豆类、马铃薯等,地处高寒,气候干燥,宜种胡麻、芸芥、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所产油料约占甘肃全省 相似文献
14.
15.
<正> 先周自古公亶父迁岐后,国家组织日趋完善,发展生产,大兴土木,设三司,立冢土(大社)。《鲁颂·閟宫》云:“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大王即古公亶父,从此“实始翦商”,殷商不能安于枕席,周道大兴矣。 相似文献
16.
《睡虎地秦墓竹简》译注斠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劲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5)
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后,整理小组作了大量的整理,编排和译注工作,使我们大体上能够读懂。但是,仍有若干值得斟酌和补充之处。现提出以下意见,供译注者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研究诗词格律的人颇多,有关这方面的著作也出版了不少,对于五律、七律、排律等形式,除个别例外,必须讲究对仗,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对于某些词调的某些地方,也应该讲究对仗,这也是大家所公认的。总之,对仗被看作诗词格律的内容之一,已经不是问题了。遗憾的是,解放后出版的研究曲的格律的著作,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是在这有限的几本著作中,重点也是谈诗词格律,对曲律只是略谈而已,因此,在曲律研究的领域中,还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就以对仗来说,在曲律中是否也包括它呢?即 相似文献
18.
二王杂帖是研究二王书法、生平和东晋社会、历史、语言的重要材料.目前所据最好的释文为《全晋文》,但其中有不少误释,如将“写”误释作“高”、“送”误释作“道”、“具”误释作“既”、“处”误释作“不可”等等,从而影响了对杂帖内容的正确解读,对此,本文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19.
从語言的角度上来看历史文献資料,有些书的古旧写本并不一定就好过后来的本子。往往后人整理之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不应該抱着某种偏见或因有小小缺点就一概加以抹煞。唐代卫包更改《古文尚书》,宋代陈鄂更改《經典释文》,不能不說是一种令人抱憾的事,以致古文原本从此不传,損失十分重大。其实如果深入考察一下,事情并不是这样,說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損失。他們这种改写工作并不违反語言文字发展的事实;反过来,如果沒有他們这一改,恐怕整部《尚书》会因东晋以来一种特殊的写法,加以传抄錯誤,愈变愈奇,会弄成和符籙天书一样,比薛季宣《书古文訓》的本子还要难讀,而书也早已不亡而亡,而《經典释文》也更混乱得无从利用了。 相似文献
20.
《唐律释文》原为宋人此山贳冶子为学习《宋刑统》而编纂的《宋刑统释文》,后经元人王元亮重编而附入《唐律疏议》。《唐律释文》现有两种版本系统,一是至正本系,一是文化本系,文化本系更原始一些,应是沿袭了最早的泰定本《唐律释文》,至正本系则是文化本系所代表的泰定本的修正版。《唐律释文》错乱严重,文化本尤甚,但仍对学习、校勘《唐律疏议》《宋刑统》及解决某些学术问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