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古文字诂林》中有关古文字形体以及校对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汉书》在《史记》基础上,建立起纪传体断代史编纂的完整体系,成为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汉书》对《史记》的袭用也绝不能用简单的"抄袭"二字来概括。班固在袭用《史记》材料过程中遵循有一定的原则,决非盲目照抄。班固对《史记》或增补,或改易,或删节,无不是在一定原则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对孔子是否提倡愚民政策,是否轻视妇女,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提倡搭便车等四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从而澄清鲁迅、钱钟书等大师和时贤们对孔子相关论述的误读或曲解。  相似文献   

4.
一、闲雅沉着,结笔柔厚——说《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琵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首词乃怀人之作。所怀者小苹,原是晏几道(约1030——约1106)的友人沈廉叔、陈君宠家的歌女。曼自叙其《小山词》云: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沤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耳)。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于人间。……追…  相似文献   

5.
《明诗》十条1、“诗言志,歌永言” 本条语出《尚书.舜典》。原文四句:“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因为都是判断句,故彦和一剖为二,用于《明诗》、《乐府》两篇篇首,分别为诗、歌、乐府下定义。其实本条二句是学人共知的名句,原不应有辩,但好几个本子的译释恰恰互有分歧。这里,文字简练,词性极明,句式也清爽,均为“主—谓—宾”结构,故疑义想应源于具体文字的训释。前句无歧异,问题的关键在后句“永”字上。  相似文献   

6.
“西汉文无体不备”,“叙事则司马迁”.一部《史记》以五十余万言的篇幅,记叙了中华民族从传说的黄帝时代直到汉武帝时代,约三千多年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活动和各种矛盾,博综旧闻,兼擅文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读后令人逸气纵横,慷慨悲歌,确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班固、刘勰到刘熙载、鲁迅,历代的文人学士之所以推崇《史记》,“为文之妙,叙事状情”,无疑是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韩国良 《南都学坛》2002,22(2):81-83
《老子》一书误读甚多 ,否定句尤其如此。造成误读的原因 :一是错误断句 ;二是字形讹误 ;三是语音合并。  相似文献   

8.
作为《三国志》研究的集大成者,卢弼的《三国志集解》(下称集解)对于《三国志》以及三国史的研究均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亦存在着一些问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标点整理本在卢弼注解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考证,将学界对于《集解》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然百密一疏,整理本《集解》在句读以及匡正原书错误方面仍有某些未尽之处,现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标点整理本《集解》为底本,将其中一些失误之处胪列于此,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英汉翻译教程》误译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翻译的基本标准:通顺和忠实对《英汉翻译教程》中出现的误译进行了分类和分析。作为总结,作者认为应该深入理论奈达(Nida)关于翻译的定义并用它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全宋诗>由于卷帙浩繁、规模宏大,编篡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漏收、误收、重收等问题;虽然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此,特拈出<全宋诗>编纂中的重出现象,就目前翻阅所及而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讨论,共涉及重收诗21首,以期为<全宋诗>将来的修订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全宋诗》由于卷帙浩繁、规模宏大,编篡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漏收、误收、重收等问题;虽然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此,特拈出《全宋诗》编纂中的重出现象,就目前翻阅所及而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讨论,共涉及重收诗21首,以期为《全宋诗》将来的修订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问世以来,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它代表了我国字典编写的最高水平,诚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文字丰碑。但因卷繁帙浩,终难尽善尽美。现将披检所见的一些微瑕偶疏胪陈如下,略申浅见,与编者读者讨论。 一 作为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当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字义的历史状况。其中,溯源问题甚为重要。《大字典》在这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有时所引例句的时代似嫌晚了些。例如:  相似文献   

13.
辜鸿铭的《论语》英译,自1898年在上海出版以来,备受学界推崇,因为这是华人英译中国古代典籍较早的著作。但因成书已久,受其时的历史条件制约,也囿于辜氏的文化观念和翻译原则,该书译文存在诸多瑕疵。今分析其中误译之例,提出个人的修正建议,以期为典籍英译,寻求正确的翻译策略和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体性》疑义辨析举隅张灯一、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符”字,各本都不注,但非常明显的是训解译释实分两途。如车本.后句译作”表里应该是一致的”,赵本译为“内容和形式是相一致的”;龙译亦意同:”‘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外现的语言文章是打I符合...  相似文献   

15.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 “玄驹”指(虫岂),即蚂蚁,各本均无疑义。“丹鸟”,又称“丹良”,皇侃以为指萤虫。范注云:“丹良即螳螂之转音,丹良即螳螂也。八月萤食蚊蚋,恐无是理。”于是,周本、郭本、赵本、向释、龙本皆据范说注“丹鸟”为丹良即螳螂。《义证》既列范注,又引吴林伯《<文心雕龙物色>义疏》以为指“萤虫”。惟牟本注译皆确认“丹鸟”是“萤火虫”。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析语义配置修辞在《论语》中的具体运用与作用,主要涉及语义配置修辞方法中同义配置修辞、反义配置修辞、类义配置修辞、异类语义配置修辞在《论语》里的分布与使用情况。探析发现,虽然各类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都突出了互补、强调、对照、附加等表意功能。同义配置修辞、反义配置修辞、类义配置修辞从消极修辞方面使其语言达到了内容上明确、通顺,形式上平匀、稳密的效果;异类语义配置修辞则从消极修辞方面实现了辞格与辞趣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先兆迷信的民俗非常盛行,成为宗教信仰的一个部分。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长期实践与经验中,注意到了任何事物都有个发生、发展和终结的过程,必有先后因果的联系。例如阴云密布,这常是下雨的预兆;北雁南飞,这是预兆秋天霜季的来临。叶落而知秋,鸡鸣而知晓,如此等等。所以,人们就对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非常关注,并特别重视社会人事和自然万物的前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列十条,从文字训诂入手,对几个较为流行的《文心雕龙》注译本的诠释译注作分析比较,指出其中的疏漏和讹误,并提出自己的解释。关于刘勰对挚虞的两处批评,亦予必要的辨析,指出其实属不正确的批评。此外,也涉及个别文字校勘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李建中、陈世卿、宋涛诸人名下还有二十余首诗歌与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对这些诗的归属加以一一考证。  相似文献   

20.
《全宋诗》有将一诗误分为二者 ,卷三六三收孙嵩《生日》二首即是。诗云 :云外荒村半掩扉 ,门孤事业与心违。悠悠岁月山林老 ,纳纳乾坤道路非。鸿雁关河秋满眼 ,梧桐风雨冷吹衣。蓼莪自是长休废 ,独立苍苔一叹欷。仔细读这两首诗 ,觉前一首诗话未说完却嘎然而止 ,似非完璧 ;后一首起得突兀 ,似缺前承。若将二诗合二而一 ,则是一首意思完整、气韵一贯的律诗 :两首均属上平微韵 ,故合起来仍一韵到底 ;前者尾联对仗而后者首联对仗 ;合起来恰是中间对偶的两联 ,且粘对合律 ,二诗当为一首而被误分了。盛鹗《宋诗纪事》卷八十收孙嵩诗 ,此即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