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邓演达是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领袖之一,本文试就他的农民问题思想的渊源、基本内容和在革命斗争中的实践略加论述。一、邓演达农民问题思想的渊源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状态。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困境,不少革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很少有能认识到中国社会贫穷落后最本质的问题是中国的封建制度。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失败,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把能够动摇封建统治根基的广大农民发动起来。尽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里面有个“扶助农工”,但他在革命纲领中,土地问题不是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内容,而是作为一般的社会问题提出来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只是一些原则口号,并未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炜 《学术交流》2002,(6):69-71
加入WTO ,会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冲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会更加严峻。只有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才能有更多的农民进得了城。也只有这样 ,才能提升我国的企业素质 ,提升我国的城镇素质。因此 ,提高农民素质 ,解决农民再就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而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又在于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 ,搞好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反动统治的重要基础。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着手解决农民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误。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虽处于不同的领导时期,但都充分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争取动员农民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们都重视农民问题,始终把解决农民问题当作事业成败的根本问题来对待.毛泽东、邓小平重视农民问题,推动了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也非常重视农民问题,把农民问题当作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来抓.党中央作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必须充分依靠农民,必须注意解决农民的各种问题,必须赢得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唯有如此,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得以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整体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促进劳务输出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民过剩劳动力转移速度过慢,其主要原因是农民文化素质低、实际负担重、第三产业比重过小、大多数企业不景气等。劳务输出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搞好劳务输出的途径主要有建立劳务信息网络,开展劳务培训和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农民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它是毛泽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中国农民问题的产物。毛泽东农民思想经历了两个主要时期: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其中一些观点对解决现在的"三农问题"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荣  罗勇成 《探求》2007,(5):54-58
发展现代农业是2007年中央一号文大标题最突出的重要内容。农民教育是建设现代农业之根本。目前,我国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农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教育投入低;农民教育条件缺失,教育效果差等等。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应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并努力做好农民教育工作:增加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改革农民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改善农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教育效益等等。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9,(7):37-4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民。什么是农民,谁是农民的问题就是摆在乡村振兴面前需要厘清的问题,只有把"农民"的逻辑内涵和外延搞清楚,乡村振兴才能更好地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很多过程必然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因此,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才有希望实现.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制约了当前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也制约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设备的使用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文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一现实问题出发,以农民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数字素养与农民内容创业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数据表明,信息数据素养、创造数字内容素养、问题解决素养、职业技术使用能力相关的数字素养这五种数字素养的提升对农民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创业意愿这一中介变量对创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数字素养、创业意愿对内容创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鉴于数字素养的提升对农民通过内容创业进行脱贫致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农民数字素养的提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北京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服务贸易发展的水平已居于全国前列,各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近年来增长速度不够稳定,在全国服务贸易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趋势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服务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差距及制约其发展的内外因素,并提出尽快制定规划、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文静 《社会工作》2009,(12):49-51
目前,学术界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主要包括社区工作者概念的界定、基本素质与专业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但研究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东 《学术交流》2001,(6):99-102
当前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认识不系统、方法不科学实际、培训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急功近利等.自身素质、家族内部人控制、以往成功的幻象以及员工自身的素质等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教育和改造,加强内部员工培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服务型政府建设已成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误区。从政府职能视角看,理念上存在不足,政府市场服务职能有待完善,社会服务职能薄弱,服务型政府建设还不够系统、规范。各级政府应针对这些误区提出相应对策,总结经验教训,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5.
优势视角:残疾人工作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残疾人工作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工作视角,一种是问题视角也称之为缺陷视角,它是以问题为核心,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残疾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上;另一种则是关注于挖掘残疾人优势的优势视角。优势视角及其工作模式,是当前推进残疾人工作的更为合理的视角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中的财政监督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财政监督体系设置中存在着监督主体多元化、主体关系平行化、监督职能重叠化的问题,造成了财政监督实施中的执法单位职能相互混淆,监督"越位"或"缺位"和对被监督单位重复检查现象等问题,影响了财政监督执法的严肃性和财政监督的工作效率。为消除现行财政监督中的问题和弊端,重新构建适应我国公共财政内在要求的财政监督体系,应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实现预算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建立分层次实施和分级负责并避免对被监督单位重复检查的"立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的全方位、分层次的复合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陕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泳  马晓琴 《唐都学刊》2006,22(6):82-84
陕西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我们既要认识到我省已经具备发挥人才资源作用的诸多有利条件,又要实事求是地面对我省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发展困境、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等方面存在的互通困境、乡村人才开发方面存在的认识困境。要摆脱这些困境,加快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大人才观”,构建纳贤育才的合作平台,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运行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分析,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诸多问题,如受传统观念、人口危机带来的问题、自然资源短缺、环境质量差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制订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采取有力措施,使可持续发展观念变成一种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制约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都市人口承载力进行严格的概念界定,在理清大都市人口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和影响路径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目前影响人口承载力的主要问题和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学术研究提供咨询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宋元时代是祖先祭祀方法由坟寺到祠堂变更的重要时代。本文以苏州范氏为中心,从宋代士大夫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家族、宗族的侧面论述坟墓、坟寺、祠堂的实态和祖先祭祀。从社会史特别是家族、宗族的方面将坟墓、坟寺和祠堂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体论述苏州范氏的坟墓和坟寺、祠堂的问题、家族宗族的迁居和定居、阶层性、风水、夫妇合葬、坟寺和祠堂的管理、运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