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积极投身两岸的时代浪潮中去,在亲身参与两岸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他们的“两岸观”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本文通过研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台湾青年“两岸观”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台湾青年“两岸观”形成与变化的复杂原因,及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创造性研究,构建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他们认为,作为人类特有的组织形态,共同体包括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或冒充的共同体以及真正的共同体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或形式,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的本质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形态和最新形态。它是对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等既有概念的综合与升华,并衍生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新概念。它把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等紧密连接起来;把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坚持正确义利观、发展观、安全观、全球治理观、生态文明观等新理念、新主张有机整合起来;把周边、地区和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进入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执政党建设理论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先进性建设成为执政党建设的新内容,提高执政能力成为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执政党的新理念,构建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成为执政党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执政党建设理论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先进性建设成为执政党建设的新内容,提高执政能力成为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执政党的新理念,构建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成为执政党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5.
美国南海政策调整与两岸南海合作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公龙 《国际论坛》2011,(6):1-5,77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调整了南海政策,公开介入南海主权争端。美国的政策调整既增强了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开展合作的紧迫性,又加大了两岸合作的外部压力。鉴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台湾问题的敏感性,现阶段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合作的空间是有限的,推进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宜本着现实性、渐进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与法治的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法治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法治,基本上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排除在外,它是人类生存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传统法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奠定了法治的新的物质基础和道德基础,拓展了法治的秩序价值、公平价值、自由价值,开拓了新的法治实践,使法治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中国历史大转折和国际格局大变动的新境界中来思考问题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这一思想有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将精神文明建设寓于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中 ,寓于建设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中 ,寓于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之中 ,寓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具体目标之中 ,从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即将访台的消息,和台湾方面传出的马英九不排除在任内与大陆签署和平协议的消息,使2008年的两岸关系呈现出明亮的色彩和积极的步调。不过,笔者认为,由于两岸在政治、安全等领域尚存在认知上的差距,两岸之间将维持一个较长的和平的、平行的发展阶段,两岸的最终统一,仍将是一个只能不疾不徐去对待的艰巨课题。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共同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共同体有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全球共同体等多种类型和层次。共同体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离开共同体而独立存在。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条件下,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努力创造条件,构建共同体,切实促进个人自由的发展,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更是当代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指认。  相似文献   

10.
共同体构成人类存在的方式,它自身的边界暗示了生活其中的人的有限性,只有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直面自身存在的场域和界限。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符号共同体取代实体共同体,人被弥散的抽象"晕"圈所覆盖,透过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才能使人认识到抽象与虚假共同体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和宰制情形,从而当代人意识到真正共同体对自身存在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两岸经贸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恢复发展至今,呈现的主要特点是:两岸贸易规模迅速扩张,贸易关系日趋紧密,商品结构不断调整,台商对大陆投资规模持续扩张,投资领域呈多元化,投资地域分布相对集中,投资经济效益明显。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两岸贸易规模继续扩大,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商品结构趋向多元、互补,台商对大陆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台商普遍增资扩股,投资产业层次逐步提高,投资地域有向内陆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台海两岸的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后,出现了新的特点。新阶段的台海两岸关系是多种矛盾的汇集点或纠结点,是多种矛盾数十年来交集牵扯的一个集中体现。在如何看待对方的问题上,双方予对方政治定位上的"非国似国"的默契,发展模式亦敌亦友。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两岸民众的福祉。文章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遏制岛内"台独"势力的影响、有利于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提升两岸经济合作的水平、利于实现两岸政治关系的正常化四个方面阐述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采取务必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原则、继续加大反对"台独"势力的政策力度、坚持用民主协商的办法化解各种矛盾、提升两岸经济合作的层次与水平等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题。本次研讨会围绕和平发展理论的内涵、岛内政局发展对两岸和平发展的影响、台湾社会的观念和结构嬗变与和平发展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学界时两岸和平发展问题研究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全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针,对我国对台政策和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方法论价值。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达到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其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和为先原则,坚持两岸发展的和谐性、和平性;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抓住两岸主流民心民意;秉承全面协调互信原则,逐渐填平两岸民众心理的历史鸿沟;实行互利互惠原则,夯实两岸统一的利益基础;坚持改革完善自我原则,增强台湾民众的向心力。其基本路径是:建立两岸政治关系的互信交流机制;建立两岸互惠互利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构建两岸文化交流机制,逐渐增强两岸民众的民族一体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当前,有利于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因素在增长,两岸关系的负面因素受到相当程度的遏制,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台独”的失败与美国支持台海地区和平发展的大形势,促成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利氛围。目前,两岸关系已取得了好的开端,但是和平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切实面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三次转变。这三次战略性调整,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开放和台海形势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发展”和“统一”的关系。改革开放为的是“发展”,两岸未来要的是“统一”。就两者比较来说,发展或改革开放应高于统一,没有发展或改革开放就很难实现统一。必须把两岸的和平统一融入两岸和平发展的大战略中,不是先统一再发展,而是应在两岸关系的前进和发展中求统一。  相似文献   

18.
民进党蔡英文的政策主张引起各方关注,其两岸论述既是选举策略,也反映了民进党当前的两岸思维与政策逻辑,对下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复杂影响。围绕2011年2月至6月间蔡英文公开发表的两岸言论进行分析,蔡的两岸论述在坚守"台独"内核的同时,持续进行策略调整,提出不少富有想象力的口号,但仍无法摆脱论述困境,陷于旧框架,缺乏新思维,两岸论述仍是民进党的重大"罩门"。  相似文献   

19.
在胡锦涛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四点意见的指引下,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遏制台独取得重大进展,国民党重新执政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提供了历史机遇,而发展经贸往来是争取台湾同胞的民心工程。抓住机遇,努力工作,才能加快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是在国家统一的语境中展开的。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既相互影响,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立性,盖因二者均有自己的发展逻辑所致。从二者的互动关系来看,经济关系的发展改变了台海局势的基本结构,推动了两岸政治共识的增加和制度化,为两岸实现政治统合营造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发展无法同步,但是两者的乖离程度却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