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把人才喻为“千里马”,把识才者喻为“伯乐”,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论断。此后“伯乐识千里马”之说,广为人们接受,成为传统的人才观念。《马说》所阐述的人才观念,在我国颇有代表性,其中关于识别人才、正确对待人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怀才不遇”的感叹常不绝于耳,有多少人才在叹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确实,由于种种原因,多少年来“千里马”一辈子遇不到“伯乐”的事常会有所耳闻。这么多人感叹“怀才不遇”, 可为什么就不换个思路来看待“千里马”和“伯乐”呢?李白云:“天生我才必有用。”其实,这“天生我才  相似文献   

3.
马年与人才     
大野 《中华魂》2014,(9):24-25
正欣逢马年,人欢马叫,万象更新。马年说马,便自然想到人才问题。把马与人才挂钩,是国人数千年来约定俗成的说法,最出名的就是伯乐相马的故事。旧时,许多杰出人物怀才不遇,蹉跎一生。韩愈为此浩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若把人才喻为千里马,那就首先要相马有术。也就是善于识才辨才,发现人才。关于如何识才,古人多有明训。宋玉在《楚辞》中说"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即不要推开良马不骑,驱赶劣马上了路。司马迁  相似文献   

4.
姜太公直钩钓渭水,诸葛亮散隐卧龙岗。因身有经天纬地之才,隐而不埋其名。于是,文王访贤亲自揽辔,刘备求才三顾茅庐,遂得良臣,平天下。这样的故事似乎告诉我们,真正的人才是不用着急的,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其实不然。韩愈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通篇没说,如果碰不到伯乐怎么办?难道像姜子牙一钓九年,抑或诸葛亮久隐不出?当然不是。姜子牙直钩弄玄虚,才引起文王关  相似文献   

5.
不求幸运     
幸运是在街上闲逛却无意摸到了头等彩票,幸运是在无意搭救的好人中结识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幸运是因堵车误了航班却因此避免了一场空难,幸运是跌下万丈深渊而皮毛未损,幸运是伸冤的状纸无意中递到了“包公”手中,幸运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幸运是……幸运的事不是没有,但也不是常有。如果没有,人们就不会把幸运的话题常挂在嘴边;如果常有,幸运也就失去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价值。向往幸运并没有错,但你决不能把这种向往看得太重,重到作为一种目标去追求。因为幸运是有前提的。幸运也是付出汗水的红利,多少考上大学的学子因家庭贫穷不能入校,但最…  相似文献   

6.
伯乐     
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坐而论道的文章常有,解决实际问题、管用的文章不常有。我们的教育研究不是缺少真理,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真理的眼睛。作为学术期刊编辑的最高境界就是发现千里马,即发现优秀文章和优秀作者。本刊一贯坚持的三审、双盲审等审稿机制为选择优秀论文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由于教  相似文献   

7.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国的人力资源丰富,可是如何在众多的千里马之中选出适合于我们企业的千里马?这就需要我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拔体系,把企业需要的人才选拔出来.结构化面试是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的面试形式,是将"结构化"概念引入面试的一种面试技术,也是人才选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结构化面试基本程序及一些技巧应用,并且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许海兵 《中华魂》2021,(3):34-35
在工作中,笔者不时能听到身边年轻同事的抱怨,有的认为自己从事的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无法成就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伟大业绩;有的认为机关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工作缺乏挑战,所以经常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有的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所知所学大都用不上,一味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自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
一肖红的《马伯乐》,是一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重要特色的长篇小说。至今我们看到的、解放前出版的《马伯乐》单行本或解放后收入《肖红选集》的《马伯乐》,都只是《马伯乐》的上部;而对于《马伯乐》的下部,则很少有人提及。北京图书馆馆藏的一九四一年香港《时代批评》杂志上连载有《马伯乐》,篇目上虽未标明“下”或“续”的字样,但检视其内容,则是同《马伯乐》单行本紧密衔接的。所以,《马伯乐》实际上是有上下两部的。《时代批评》所载的,就是《马伯乐》的下部。  相似文献   

10.
伯乐据说"善治马""善驭马",而更多迹象表明,伯乐是早期相马技术经验的总结者.伯乐有晋人秦人或赵人秦人异说.有学者认为,"春秋之末似有两伯乐",一为"赵人","另一伯乐为秦人也".而《吕氏春秋·观表》说到"古之善相马者","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矣",是值得重视的信息.《淮南子·道应》有伯乐推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马"的故事,其中说到"相马"的技术与理念.伯乐举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良马","三月而反报""得马""沙丘","马至,而果千里之马",或说"马至,果天下之马也"的故事,使人联想到汉武帝时代向西北方向寻求优良马种以充实天子之厩并提升汉王朝骑兵军团战马素质的努力.伯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天下之马"事,或许可以看作汉武帝时代"天马"追求的历史先声.  相似文献   

11.
《说文》曰“相”,省视也。为会意字,目接物为相。《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也。”以此论之,“相”的本义是看,观察的意思,动词。如“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相宅”是看一下住房。“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相马”是观察挑选马匹。“相”作  相似文献   

12.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北门>之叹,岂徒然哉!故珠赏之誉,惟由病蚌;颖脱之效,须处革囊.而世事无常,人生如寄,数奇命偶,冥兆于天.用之为虎,不用则鼠.时异事异,念兹释兹.大道之行,选贤与能,固尝载于儒典;异姓一家,随才器使,犹可见于说林.  相似文献   

13.
<正> “伯乐”这个名称最早在《左传》中出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同千里马相联使用,但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识马者的通称。从其词义的发展变化中亦可看出这一点,“伯乐”一词人们最先用之命名某一星辰,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习惯将那颗所谓掌管天马的星称之为伯乐,《晋书·天文志》对此交代得很清楚:“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宋代人俞文豹在《吹剑录》一书中讲法亦大同小异。以后,伯乐这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取其主典天马的意思,代称那些擅长识马养马的人,春秋时期的秦人孙阳由于马术高超而被称之为伯乐便是一例。《庄子马蹄  相似文献   

14.
马品     
伯乐在马群旁相马。相着,相着,伯乐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不是千载难寻的宝马良驹吗?只见那匹马头盖骨高高隆起,眼窝深陷,脊背收缩。马蹄大而端正,一声高叫,声震林野,撒开四蹄,似离弦之箭。“好马!难得的好马!”伯乐不住地捋须夸奖道。顿时,这匹马身份倍增。累了一天,伯乐正在屋前石凳上歇息,忽然,一匹马飞奔而来。伯乐定睛一看,这不正是自己今天相中的“千里马”吗?伯乐正要起身相迎,没想到,那马已经奔到他面前,二话没说,就拿蹄子狠命地踢他。伯乐猝不及防,幸亏有众人赶来相救,才幸免于难。伯乐气愤地指着已被拴住的千里马问道:“我让你名利…  相似文献   

15.
在职场上,很多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没有遇到欣赏自己的伯乐.面对众多食物,你是否想过自己是不是一个好伯乐呢?其实,餐桌上也有很多怀“才”不遇的好食物,它们本身很有营养,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忽略,甚至被嫌弃. 番茄酱 番茄是常出现在大家餐桌上的食材,但说到番茄酱,大家会觉得它不新鲜、没营养.事实上,番茄酱的营养并不比番茄差.  相似文献   

16.
选贤与能一向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历代的人们都为贤能的被发现或被埋没而或喜或忧。春秋时代伯乐识千里马于槽枥之间,更是引发了唐代大作家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深沉感叹。这叹息是这样久远、悠长,一千多年来不断有人应和着,成了许多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肖红的长篇小说足本《马伯乐》,虽然仍是一个未完稿,但是主人公马伯乐的形象还是完整的,其性格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示,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因而完全可以据此做些评论的。 一、洋奴哲学与马伯乐这名字的学问 马伯乐出身于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中产阶级家庭“马家的传统就是圣经和外国话”。他的父亲还给他起了个外国名字叫“保罗”,这些说明,马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洋奴性质的。可以说,他满脑子灌满了洋奴哲学。比如他对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在下意识中就区别对待的。他到中国饭馆,不论干不干净总是不信任的,椅子“先用手摸一摸”,“筷子举到眼眉  相似文献   

18.
足本《马伯乐》在萧红诞辰七十周年之际,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对于热爱萧红作品的读者,对于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都是一个大喜讯。 多年来人们看到的《马伯乐》(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萧红选集》收入,并有各种版本单行本),只是全书的上部或第一部。到了一九七七年,香港作家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2002,(3)
马来西亚伯乐学院(KolejDamansara Utama)通常简称为KDU,建于1983年,是马来西亚最早拥有专用校园的私立学院之一,更是开设美国大学转移课程的先驱者。还在1987年时,KDU伯乐学院就引入了英国双联课程,并从1999年起开始提供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学位课程。2000年,它开始与美国Touro大学联合采用电脑空中教学的方式。值的一提的是,KDU伯乐学院荣获了ISO 9002质量体系认证。KDU伯乐学院于1991年在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槟城成立槟城分院,诗巫分院则于1997年建立在东马来西亚沙劳越的诗巫市。这三处校园都拥有安全、宜人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这句是说开始学解牛时期——头三年——的情形。“所见”,指庖丁目之所见的东西或事物,包括牛在内,但远远不止于牛,是千差万别的。“无非牛者”,意思是说没有不是牛的。此句用了两个否定词,强调了肯定的意义,肯定了庖丁所见唯牛,别无他物。这就怪了。以时间之长,天地之大,作用于庖丁眼睛的万物之多,庖丁皆视而不见仅唯牛是瞻,这可能吗?可能的。同类的故事,庄周在《达生》篇里还讲过,说是有位捕蝉老人,身处林中,“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即蝉)之翼”,“而唯蜩翼之知”。庄周讲的这两个故事,与王充讲的伯乐学相马的故事相仿佛:“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