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作为全球最有影响的经济数据服务机构之一,汤姆森路透集团自2008年4月合并以来,在金融数据市场上曾一度晋升为最大的金融信息与数据提供商,其业务也扩展为经济、金融信息服务和新闻资讯服务两大部分。汤姆森路透集团除了拥有高质、即时的新闻和财经资讯内容与不断研发运用的高新技术外,还取得了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构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环保营销模式。其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来自汤姆森路透以及全球风险投资协会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第二季度没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开上市,并购交易也出现了大幅下降。事实上,在2008年上半年有42家公司打算进行 IPO,不过最终只有寥寥5家成功。此外,风险投资靠被收购退出的道路也越来越窄。2008年上半年,只有120起有风投背景的并购交易,交易总额60亿美元,对风险投资商来说,减少了近42%。  相似文献   

3.
路透集团CEO汤姆·格罗瑟(Tom Glocer)一向以疯狂地节约成本著称,而2006年却是他战略转变的一年。首先,路透集团表示,希望在2010年前,将目前设立在全世界各地的160个数据中心精简到10个,相应的一些职位也将被裁撤。同时,路透将拿出价值1.85亿英镑的拓展计划,用于发展公司业务,这个大手笔让不少投资者大吃一惊。有不少分析家认为,此计划有可能将公司2006年利润降低20%。看来,对这位上任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的路透集团掌门人来说,2006年又将是艰辛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全球银行业并购的原因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并购风起云涌,仅1998年至今,全球金融并购就出现了几个大手笔,如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公司(Citicorp)和旅行者公司(Traveller Group)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新集团定名为花旗集团,价值730亿美元,拥有遍布世界100多国家的1亿家公司及零售客户,能够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交易等业务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1999年2月1日,法国排名第二的兴业银行……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是对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也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并购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资产的整体使用效率。研究以 Z 集团并购 S 银行为例,介绍 Z 集团并购 S 银行的背景和动因,并对财务整合的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国资委于2002年率先在央企改革中推行并购重组,并提出了"并购重组———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思想。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并购重组已成为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安徽省旅游集团(下称安旅集团)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实现了良好的重组整合效应,总结其并购重组的实践经验与教训,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研究国有企业并购重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并购的理论企业并购自上个世纪末在美国出现,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并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久前,德国最大的工业集团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宣布合并,涉及市场金额达920亿美元,刷新了有史以来企业并购之最。企业并购是一种企业自主进行的市场行为。依据并购双方的条件划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强弱联合。即优势企业与弱势企业的联合,由优势企业对弱势企业进行改造重组;另一种是强强联合,即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的联合,通过强强联合…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是企业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主动选择的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购都是在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和具体实施的,政府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2002年3月至5月期间,太太药业和东盛集团通过我国证券市场对丽珠集团股权争夺进行的企业并购,呈现出我国企业并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并购日渐增长。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最近的中国铝业集团注资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受挫,四川腾中重工收购美国悍马等案例则又一次使人们对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予以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对外并购中高管薪酬变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上市公司实施的非控股股东集团内并购活动为样本,对并购活动与高管薪酬变动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在并购前后公司绩效并未提高的情况下,高管薪酬却得到了显著的增加,并进一步证实高管薪酬的增加确实是该次并购活动所引起,还发现薪酬变动水平与并购规模正相关而与并购绩效无关,为并购中存在管理者代理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上融资约束能够提高债务在海外并购中的治理功效,提高并购绩效.而案例研究发现,光明集团无论是从制度环境还是财务分析都说明了光明集团面临着融资约束;但由于光明集团的股权结构、集团规模、集团化程度、集团所在地的金融发达程度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因此光明集团采用全杠杆融资并购.缓解融资约束使得债务产生软约束,债务融资未能在光明集团的海外并购中产生较好的债务治理功效,从而降低了海外并购绩效.从案例研究中得到如下启示:(1)海外并购依赖全杠杆融资的金融环境改善;(2)全杠杆融资能够带来不可忽视的财务风险;(3)缓解融资约束能够降低海外并购中的债务治理功效.  相似文献   

12.
1月16日,国美行政总裁陈晓"黄袍加身",正式接替黄光裕,就任集团董事局主席。人们还记得两年半前的2006年7月25日,中国家电销售行业排行老三的永乐向老大国美凄凉无奈地举起了白旗,以股权置换和现金兑股的方式被其并购,原永乐董事长陈晓则受聘于原国美董事长黄光裕,出任国美、永乐合并  相似文献   

13.
徐静 《国际公关》2011,(1):13-13
日前,锐博集团(Racepoint Group)通过收购博凡诺公共关系公司大中华(下称"博凡诺大中华")来拓展其亚洲区业务。完成并购后的博凡诺大中华更名为锐博集团亚洲。其总部位于香港,分公司遍及北京、上海及新加坡。锐博集团中国区总经理胡睿雄(Ross Hughes)先生近日作客《国际公关》"对话"栏目,诠释公关咨询行业内的并购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开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在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上全面超越外资并购,成为跨境并购交易的主流.但是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继2005年轰动一时的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失败之后,2009年中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中铝注资195亿美元并购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也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在于我国商业秘密的保护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商业秘密的流失.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公关》2013,(5):86-87
阳狮集团旗下领先的战略传播咨询机构明思力集团于今年6月发布《创造公平的并购环境》白皮书,详细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及五大公关传播挑战,并为中国企业赢得更公平的交易价格提出了软1生沟通方案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股权并购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对经济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力,但并购重组也有风险。股权并购的最大潜在风险是控制股东掌控下的股东会权力滥用,影响公司的投资计划和更换董事等,使企业以控制股东的利益为基调进行运作。本文以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并购上海家化集团为例,分析股权并购中的权力滥用与公司利益的不相容,提出防控股权并购中权力滥用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企业集团战略并购双层协同价值创造与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知识、能力、资源关联与互补的三维度动态视角,分析了企业集团战略并购的基础、潜力及知识、能力、资源的双向动态转移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静态协同效应、动态协同效应两个层次深入剖析企业集团战略并购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和协同价值的创造过程,最后应用三阶段增量DCF模型以及协同效应实现风险系数对集团战略并购的协同价值和风险估计分别进行了量化测度.本文为企业集团战略并购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系统的分析框架和缜密的量化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阳狮集团旗下领先的战略传播咨询机构明思力集团于2013年7月发布了最新报告《全球视角——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其中就中国企业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北欧、巴西、印度和中东九大关键市场参与并购和投资的利弊、投资与社会人文环境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前频发的“研报门”事件使得如何提升分析师预测质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并购作为券商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分析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此,借助券商机构并购事件构建多时点DID模型,基于知识转移视角探究了行业特定知识对于分析师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券商机构并购能够有效改善分析师预测质量,降低分析师预测偏误和预测分歧;且这一改善效应在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的并购事件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客户公司地理距离邻近、分析师知识差距较大以及工作年限较短时,并购后分析师预测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基于知识转移的视角,明晰了分析师预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对于监管机构制定和完善有关券商并购重组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发生多家企业并购行为,但无论是强强合并还是强弱合并,均会发生巨额资的问题。通过对杠杆收购模式原理,特点和类型的分析,提出了在我国目前企业并购浪潮中可以适时地引进杠杆收购模式,既可以解决我国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债务问题,又可以通过对债务的经营而产生利润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