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阐释与文化观念的建构——《春秋》独特性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历史与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信以为真,而晚近的知识社会学却发现这不过是主观的认知与建构。来自人类学的田野报告也表明,无文字社会被文字社会的权力话语所遮蔽和扭曲的真相有待重新体认。20世纪80年代深受人类学影响而兴起的新历史主义学派认为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并无芩质区别,只有带着高度警觉的批判眼光深入分析,才可以探查到被叙事话语所遮蔽的东西。本组笔谈分别以河西走廊的文化镜像、《春秋》和《礼记·王制》为对象,采用知识考古和多重证据的论证方法,揭示汉语文学叙事如何隐匿并重新表征对中华西部的想象图景与认知建构,透视被出口性的"丝绸之路"常识所遮蔽的进口性的"玉石之路"真相;剖析了《春秋》繁杂的阐释史和阐释本身怎样直接导致了"正统"文化观的建构和巩固,解蔽了"五方之民"叙事所隐含的"中国"叙事者的天下认知图式及其渊源已久的族类编码观念,从而反思长期以来的中原中心与正统历史叙事话语之特质。  相似文献   

2.
关于历史与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信以为真,而晚近的知识社会学却发现这不过是主观的认知与建构.来自人类学的田野报告也表明,无文字社会被文字社会的权力话语所遮蔽和扭曲的真相有待重新体认.20世纪80年代深受人类学影响而兴起的新历史主义学派认为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并无本质区剐,只有带着高度警觉的批判眼光深入分析,才可以探查到被叙事话语所遮蔽的东西.本组笔谈分别以河西走廊的文化镜像、<春秋>和<礼记·王制>为对象,采用知识考古和多重证据的论证方法,揭示汉语文学叙事如何隐匿并重新表征对中华西部的想象图景与认知建构,透视被出口性的"丝绸之路"常识所遮蔽的进口性的"玉石之路"真相;剖析了<春秋>繁杂的阐释史和阐释本身怎样直接导致了"正统"文化观的建构和巩固,解蔽了"五方之民"叙事所隐含的"中国"叙事者的天下认知图式及其渊源已久的族类编码观念,从而反思长期以来的中原中心与正统历史叙事话语之特质.  相似文献   

3.
关于历史与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信以为真,而晚近的知识社会学却发现这不过是主观的认知与建构。来自人类学的田野报告也表明,无文字社会被文字社会的权力话语所遮蔽和扭曲的真相有待重新体认。20世纪80年代深受人类学影响而兴起的新历史主义学派认为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并无芩质区别,只有带着高度警觉的批判眼光深入分析,才可以探查到被叙事话语所遮蔽的东西。本组笔谈分别以河西走廊的文化镜像、《春秋》和《礼记·王制》为对象,采用知识考古和多重证据的论证方法,揭示汉语文学叙事如何隐匿并重新表征对中华西部的想象图景与认知建构,透视被出口性的"丝绸之路"常识所遮蔽的进口性的"玉石之路"真相;剖析了《春秋》繁杂的阐释史和阐释本身怎样直接导致了"正统"文化观的建构和巩固,解蔽了"五方之民"叙事所隐含的"中国"叙事者的天下认知图式及其渊源已久的族类编码观念,从而反思长期以来的中原中心与正统历史叙事话语之特质。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影响下,国内于20世纪末开始出现“空间叙事”这个概念,不同著述中所讨论的空间叙事,所指往往不同,有的指作品中空间的功能,有的指空间的意义,有的指叙事的空间形式,文章以卡夫卡的《地洞》为例,将“空间叙事”视为一种叙事模式来展开讨论。认为,小说中的空间叙事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以空间为叙事“前景”;第二,以空间组织叙事;第三,以空间为意义主体。《地洞》通过空间叙事模式,叙说着现代人的空间体验、空间焦虑、空间危机和空间矛盾,体现了存在与空间之间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汉书》继《史记》而作,以为汉绍尧运,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班固作为汉臣,以后汉臣子的身份编撰前汉的历史,殊不简单。以《史记》与《汉书》所载异同为讨论中心,从“述而不作”的叙事传统、歌颂汉德的叙事手法、互见之例以见褒贬忌讳三个方面,阐述分析《汉书》以汉德为尚的叙事原则,认为以汉德为尚乃是《汉书》全书的指导思想,但在歌颂汉德之余,《汉书》仍不失史书褒贬美刺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秦穆公,为夷狄之君,所以名列春秋五霸者,原因有二:一,秦穆定晋之乱,成文之功,左右霸主,使中国再振。二,虽贪利违谏,千里袭郑;崤之战,为晋军所败,匹马只轮无返者,然穆公知错悔过,任贤增德,《左传》以为贤,遂称美之,曰“遂霸西戎”。晋文公在位,秦晋相善;文公即世,秦晋交恶,崤之战实为分界。其本末原委,《春秋》所书,可见端倪。《左传》诠释《春秋》,尤有相应之历史叙事,以见终始本末。除了以史传经外,《左传》颇以“君子曰”发表己见,以书法之解释传《春秋》,以简捷之判断传《春秋》,如《公羊传》《谷梁传》之以义传经者,《左传》亦多有之。《左传》传经之模式,“秦穆公遂霸西戎”之本末,其叙事与解释,已具体而微,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新青年》"通信"栏目戏剧性的演变过程,显示了近代报刊民间化和政党化的双重影响,也从一个特定角度投影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公共空间"既建构又解构的悖论性状况,使"现代性"在中国语境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面目。  相似文献   

8.
9.
道德情感是重要的情感类型之一。叙述者、情节和环境描写是叙事文本的三种重要抒情因素,也是道德情感抒发的主要渠道。《驿站长》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的叙事名篇,其成功塑造了维林形象,是描写小人物命运的开山之作。文本中叙述者与维林的视角融合,对道德情感抒发产生影响;《浪子图》、作者、维林叙述视角各异,分别呈现三种情节模式,共筑道德情感的抒发渠道;环境描写则借助于叙述者、小人物、自然环境进行道德情感抒发。揭示三种抒情因素在作者道德情感抒发中的作用,剖析叙事文本抒情性的源起和脉络,为《驿站长》乃至叙事类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摘要]“文革”时期的小说创作并非一片空白,在当时公开发表的小说作品中,作家浩然和姚雪垠在其创作实践中以各自不同的叙事策略尝试丰富固有的阶级叙事模式,或试图与之周旋,在有限的范围内维护文学的自主性,体现了特殊时代中文学与政治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移居海外后的严歌苓偏爱用“文革”叙事来塑造中国形象,但作家在“文革”叙事中并不做道德审判,而是惯以一种冷静的基调挖掘出动乱年代中的扭曲人性.在严歌苓“文革”题材作品中,最具开拓性意义的当属小说《白蛇》.在这部小说中,严歌苓不仅对特殊时代的人性进行了考察,还不带偏见地对同性情爱给予了某种认同和理解,创作出了一部纯净的反映“文革”同性之情的小说,并以此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国民劣根性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另类叙事作为极端化或非常规化的文学表征形式往往会造成阅读过程中作者编码意图的缺位或扭曲,进而无从准确揭示作品当中所包含的整体认知图式。本文选取莫里森的经典小说《宠儿》,对文中赛丝杀子这一另类叙事加以聚焦,以说明文学中的极端叙事表征形式并非只是出于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性关注,相反,它旨在通过刻意偏离常规的脚本认知规约以实现作品的深层编码预期。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的"<春秋>决狱"不仅开创了法律儒家化进程,而且实现了古代司法由"峻"向"和"的转折,迈出了儒家"和"的司法文化曲折历史的第一步.通过"<春秋>决狱"遗存下来的四个案例的分折,展示儒家"和"的司法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分析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水鸟》的空间叙事特点.小说将物理空间和隐喻空间紧密结合,通过回溯、并置、第一人称等叙事手段的运用,女主人公皮格特在物理空间的挪移和置换交织着社会空间的异质生存体验,并最终投射到其拥堵和闭锁的心理空间,书写了她的边缘生存境况及其人生悲剧.《潜水鸟》中的空间形塑了皮格特的主体特性,成为小说主题建构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从评点家对《水浒》叙事意图的争论入手,论述了评点家自身的伦理道德指向以及小说暗含的伦理道德之"善"向艺术之"美"转化的条件和途径,重点分析了金圣叹的"忠恕"、"格物"观念的新内涵。同时,也试图分析评点中蕴含的感悟式、直觉式、心理性的美学因子。  相似文献   

16.
乌托邦叙事是乌托邦思想对文学创作形成重大影响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乌托邦文化的源泉,并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水浒传》作为一部最能表现乌托邦思想的小说,它的乌托邦叙事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乌托邦观念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存在状况。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乐论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荀子 · 乐论》与《礼记 · 乐记》最为典型.二者思想有承续关系,但在"乐"的性质与功能、"乐"与情感的关系、"乐"对君子人格的教化以及"礼""乐"关系等基本问题上存在微妙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出上古儒家乐论的演进及其路径,折射出西汉统治者在礼乐制度上对儒学的改造,以及儒家乐论逐步适应西汉王朝政治要求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春秋》五例"和"隐义以藏用"在"道—圣—文"的话语模式中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公认并效法的权威学术话语。首先,与《春秋》笔法贵曲相似,古代文论家们认为文学创作应采用一种曲折迂回的言说方式,即不能直说,而必须绕着弯儿说。其次,与《春秋》笔法用晦涩相似,古文论家也崇尚含蓄蕴藉。第三,与《春秋》笔法之贵曲用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褒贬劝惩相似,有些文论家强调曲折迂回,崇尚含蓄蕴藉也是为了更好地"美刺箴诲"。而中国文学作品中影射技法的产生和兴盛,则既受《春秋》笔法尚"隐"观念的影响,也是封建专制强权政治压迫文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认为,余华的<兄弟>(上)和东西的<后悔录>是以身体经验为中心书写"文革"记忆,所承续的依然是"五四"以来启蒙叙事的文学传统.首先,文章通过<兄弟>(上)中偷窥、<后悔录>中围睹的情节,分析了"文革"时期普通中国人荒诞的身体经历.根据现在的身体经验,用带有夸张、反讽意味的调侃笔调描写身体可笑可悲的处境,以揭露"文革"的历史理性和道德戒律压抑摧残人性的"罪恶",是两位作家共同的旨趣.其次,文章通过"文革"特殊的呈现方式,分析两位作家经由荒诞的身体经历进入"文革"政治的特殊途径.支撑"文革"政治的是其历史理性即阶级理性.余华和东西并不属于没有历史的失忆一代.在切己的身体经验中回忆"文革"政治如何渗入、控制身体,这是在生存论的意义上反思"文革".在阶级理性和道德戒律的支配下,运用政治化的身体修辞,性基本上被社会化或阶级化了,性关系基本上被革命友谊或阶级情义所取代.这无疑有其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最后,文章通过对"五四"以来启蒙叙事传统的清理,对两部作品中启蒙因素的概括,分析了两位作家与这一传统的精神联系.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启蒙思潮,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创作.然而,他们的先锋或叛逆姿态遮蔽了这种精神联系.他们重视艺术而不反启蒙,并未抛弃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对人的认识,后现代的消解意义的文学游戏与他们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